描写蛰龙的宋诗诗句
描写蛰龙的宋诗诗句。
描写蛰龙的宋诗诗句
蛰龙[zhé lóng]
释义:
1
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列表:
-
1
老榦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邓肃《霹雳松》 -
2
古壁之梭兮蛰龙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 -
3
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李若水《次韵李子建春雨》 -
4
上有蛰龙湫,比渭不比泾。
胡寅《示吴守》 -
5
蛰龙雨气通沧海,丹凤秋风老碧梧。
冯时行《新居凿井饮之味殊清胜因成一首》 -
6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李石《西堂前老松状如偃盖或云即摩顶松也松产茯苓为人窃去松今不存因栽数小松补其处书此诗壁上》 -
7
天清孤鹤唳,江浄蛰龙鸣。
晁公遡《闻笛》 -
8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
宁参《县斋十咏 古植槐》 -
9
溺鬼夜呼千嶂黑,蛰龙晨起一川浑。
章岘《留题伏波岩》 -
10
月华绕树无飞鹊,云气蟠泥有蛰龙。
章纶《庚子冬夜宿郡馆怀白从古》 -
11
安得雷雨鞭蛰龙,拊髀浩气亦欲东。
李流谦《游秦园分韵得东字》 -
12
诗如奋蛰龙,夭矫不受驯。
陆游《开元寺小阁十四韵》 -
13
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 -
14
虽欲避功名,何处蛰龙鸾。
范成大《读史》 -
15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
李洪《沈氏小玲珑二首 其一》 -
16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朱熹《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 -
17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 -
18
晓上高楼望云气,蛰龙千丈起西山。
张栻《喜雨呈安国 其一》 -
19
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
陈造《上下驿矶》 -
20
田家渴雨望云峯,掣电驱雷起蛰龙。
许及之《酬沈仲归 其二》 -
21
蛰龙老鹤知何往,社燕秋鸿喜再逢。
周孚《张彦勋自建康来相见留三宿而去且言李先生新亡张友圣俞之亡久矣》 -
22
风下四山蛟起舞,洞中搅动蛰龙心。
徐安国《舞翠阁》 -
23
笑看天际孤飞鹜,惊起波中老蛰龙。
廖行之《别蒲圻徐丞于金鸡驿次李和卿韵》 -
24
蛰龙何在渺难问,古井于今竟不眢。
楼钥《游径山》 -
25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
26
千峰背负乌聊山,一区面蛰龙停渊。
梁竑《湖山楼》 -
27
呵剑敺游蜃,鞭雷起蛰龙。
曾丰《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
28
蛰龙已卧潭谷底,湿萤不照蒲苇丛。
叶适《剡谿舟中》 -
29
槐树绿阴刚似盖,天风吹动蛰龙翔。
赵方《沙冈》 -
30
钻泥苯䔿伸蛰龙,轧石胧肿亚卧狮。
陈淳《和丁祖舜绿笋之韵》 -
31
风细吹吟凤,雷惊起蛰龙。
程珌《乔松》 -
32
闻说南洲有蛰龙,百年水旱资神功。
刘宰《赛龙谣寄陈倅校书兼呈黄堂》 -
33
蛰龙将变化,雏凤亦腾鶱。
戴复古《访方子万使君宅有园林之胜》 -
34
欲开桃李嗟寒勒,尚蛰龙蛇恨力微。
赵抃《春日雪雷并作》 -
35
棘闱曾辟大江东,唤起秦淮两蛰龙。
真德秀《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三》 -
36
千丈拏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
刘克庄《关仝骤雨图》 -
37
安知无蛰龙,时见微云出。
任大中《和祖无择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
38
深入蛰龙穴处,肯傍眠牛石边。
刘克庄《余作生坟何生谦致桧十株答以六言二首 其一》 -
39
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刘克庄《次韵寄题建阳马氏亦乐园》 -
40
谁念筼筜一饭贫,蛰龙头角正森森。
王柏《谢叶圣予送笋》 -
41
蛰龙徘徊久,其亦悟此意。
孟点《龙泉山》 -
42
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
叶茵《蟠松灵岩寺草堂之前旧有蟠松尤古》 -
43
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
方岳《大雨》 -
44
霹雳震惊,几蛰龙蛇。
释智朋《大歇和尚赞》 -
45
蛰龙何处深渊睡,乞取霆声为唤惊。
李曾伯《夜雨复晴》 -
46
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
章谦亨《云岩》 -
47
蛰龙初动雨峥嵘,黄浊连宵与树平。
萧立之《赴官舟中》 -
48
晚花留日明深树,枯泽回潮起蛰龙。
萧立之《次赵东林韵》 -
49
古剑成蛰龙,商帆来阵马。
蔡襄《题延平阁》 -
50
蛰龙须奋跃,何待禹门雷。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二○》 -
51
积世冤雠都扫却,蛰龙银匣袭珍藏。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二》 -
52
歼厥渠魁未得时,蛰龙护匣牢收抗。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五》 -
53
蛰龙潜介入寒?极目沧江浪不生。
董嗣杲《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其一》 -
54
雷动蛰龙飞,天老哀猿吊。
郑思肖《古诗三首 其三》 -
55
黄州谪臣坐诗累,杳杳蛰龙空九地。
林景熙《双桧堂为鲁圣可行可赋》 -
56
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
陈普《笋 其二》 -
57
菌蠢蛰龙安静退,不妨奋豫小愆期。
陈普《暮春始闻雷》 -
58
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
赵清源《天台石梁》 -
59
夜雨半山回,春风蛰龙起。
刘达《龙渊》 -
60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周惠《萧岩》 -
61
悲鴈飞何之,蛰龙卧终偃。
刘敞《雪》 -
62
字形讹缺非昔时,蛰龙病虺相排迮。
刘敞《麻黄州送李斯石铭二十一字》 -
63
江雨黄梅实,湖云起蛰龙。
刘敞《久雨二首 其一》 -
64
封蛰龙蛇病,伤根竹柏枯。
刘敞《残雪》 -
65
秋野腾鞲鹘,春雷起蛰龙。
刘敞《诏书求方略之士咸令自陈》 -
66
蛰龙才自脱,过雁可深忧。
刘攽《苦寒》 -
67
箫鼓终椒奠,风霆起蛰龙。
刘攽《陪马守蜀山祷雨》 -
68
夜霄定知奎斗澈,浪翻应有蛰龙蟠。
李岩《玉井云根》 -
69
山寒蛰龙眠忽醒,黄衣九老岩下行。
王观《九龙岩》 -
70
池上蛰龙方隐伏,岩前游客暂跻攀。
吕陶《游交城石壁寺二首 其一》 -
71
天地何曾着两雄,蛰龙飞去有冥鸿。
曹辅《钓台》 -
72
蛰龙潭上木阴森,百丈垂丝未度深。
韦骧《护国院十咏 蛰龙潭》 -
73
岩封蹲豺起,岸断蛰龙惊。
冯山《咏雪》 -
74
古刹插乱石,蛰龙蟠霞湫。
钱勰《与辩才东坡道潜倡和诗》 -
75
蛰龙䦆雷怒奋角,帝子出震初峨冠。
郭祥正《韶石行》 -
76
斤斤梁栋材,葱苍蛰龙蛇。
郭祥正《赠泗守宋子坚》 -
77
谁云蛰龙卧,朗咏前人诗。
郭祥正《寻真观》 -
78
秘文呼蛰龙,舒雁荐层坛。
郭祥正《兰陵请雨》 -
79
一壑飞晴瀑,双崖控蛰龙。
郭祥正《西岩寺六题 雪台》 -
80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二》 -
81
藏蛰龙虎姿,风云即腾吼。
邓忠臣《欲知归期近呈天启》 -
82
恐地具蛰龙,难安三尺床。
孔武仲《五月廿八日雨后》 -
83
蛰龙蟠地秃角出,便讶云物储其间。
刘弇《和许亢秀才适轩三咏 其三》 -
84
定知华表立归鹤,谁见灵湫藏蛰龙。
太史章《桐柏崇道观》 -
85
想当变怪蛰龙虎,中有窟穴谁能探。
王当《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 -
86
雷雨何时起蛰龙,苍痕夭矫石岩空。
司马槱《蜕龙洞 其一》 -
87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
谢逸《拟岘台 其二》 -
88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
周裕《啸岩》 -
89
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
唐庚《食笋行》 -
90
蛰龙水底未全枯,睡稳终惭点额鱼。
张扩《次韵石倅喜江令祷雨有应三绝句 其二》 -
91
掣电驱雷起蛰龙,一畨桃李鬬纤秾。
李光《纪异》 -
92
霜旱忧千里,灵湫卧蛰龙。
周紫芝《秋旱既久巳而大雨》 -
93
蛰龙潭里蛰,潭上风波急。
张沃《蛰龙潭》 -
94
远浪浮赪鲤,惊雷起蛰龙。
胡宿《早春》 -
95
匆匆禹凿当年事,犹待神雷起蛰龙。
胡宿《仲夏有感》 -
96
风雷蛰龙卧,名字列仙臞。
吕本中《闻南寇已平欢快之甚作诗五十韵》 -
97
大声歘然来,蛰龙起脩骨。
郭印《诸公以嵩师破戒作诗嘲咏因次韵解之》 -
98
蛰龙道已成,升降得自在。
郭印《龙渊二首 其一》 -
99
蛰龙昨夜起洄潭,忽雷闪电飞千岩。
沈与求《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