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虎口的宋诗诗句
描写虎口的宋诗诗句。
描写虎口的宋诗诗句
虎口[hǔ kǒu]
释义:
1
老虎之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2
指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3
人体穴位合谷的别称。
列表:
-
1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七三》 -
2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 -
3
毒蛇头少人揩痒,猛虎口是谁捋须。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四》 -
4
虎口仅获脱,好爵安能縻。
高登《陈少阳赠官》 -
5
旧得阴符虎口岩,素书漆轴玉函缄。
葛立方《四绝赠马浩然法师 李筌吴真君》 -
6
狱兴罗织陷忠良,公亦几遭虎口伤。
王十朋《徐有功》 -
7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鸿毛竟败呼。
曾公亮《吊曹觐》 -
8
危机直虎口,薄利祇蝇头。
韩元吉《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 其一》 -
9
今年脱虎口,昨夜梦蟆颐。
陆游《思蜀四首 其一》 -
10
此身幸已免虎口,有手但能持蟹螯。
陆游《对酒》 -
11
人之生实难,失脚堕虎口。
陆游《二月晦日夜梦欲卜居近邑道遇老父告以不利欣然从之》 -
12
忠肝甘虎口,孝骨委蛟涎。
项安世《金陵纪游百韵》 -
13
虎口里转身,拳头上捏怪。
释崇嶽《应庵师祖赞 其二》 -
14
能探虎口同儿戏,异类从兹不见踪。
徐安国《驯虎岩》 -
15
惭愧风师幸安静,敢将虎口斗龙痴。
楼钥《又次郑性之悬尉韵 其四》 -
16
生逆龙鳞死虎口,要与乃兄同不朽。
童敏德《湖州题颜鲁公祠堂》 -
17
九虎口牙恶,便欲膏其蹯。
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 -
18
鸿门直入缓危急,虎口仅免才斯须。
释居简《谒樊将军舞阳侯庙》 -
19
强胡妄冀脱虎口,残喘忽重甦犬戎。
释居简《读岳鄂王传》 -
20
平生崛强身是胆,自许虎口能生还。
林仲虎《出疆》 -
21
南山不惜两茎眉,玉筯空将撑虎口。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一八》 -
22
骨横虎口孰当雄,处士临坛风自从。
陈洵直《驯虎岩》 -
23
鴈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
华岳《闷述 其一》 -
24
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
洪咨夔《古意谢崔杨州辟 其三》 -
25
朅来谈笑上纹楸,龟头局中虎口着。
魏了翁《次韵赵制置制胜轩诗》 -
26
南山虎口翻身出,日本生成一祸胎。
释普济《送日本国僧二首 其二》 -
27
-
28
-
29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元绛《赵潜叔殉节诗》 -
30
-
31
只能暗里龟头缩,怎识伊边虎口危。
戴翼《棋 其一》 -
32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李曾伯《送赵鼎臣赴召 其二》 -
33
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
陈着《挽黄提举震三章 其一》 -
34
非但脱虎口,还能落兽毛。
林同《宛陵女子》 -
35
蛇头揩痒,虎口拔牙。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八》 -
36
遭虎口杀活不分,脱狐身真假难辨。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九》 -
37
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
文天祥《入浙东》 -
38
濮阳火里又潼关,几度鲸牙虎口间。
陈普《咏史 曹操 其四》 -
39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无名氏《题旌忠亭 其一》 -
40
金陵气已基,虎口余义熙。
赵文昌《鹤林》 -
41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王令《暑热思风》 -
42
听他下虎口着,我不为牛后人。
黄庭坚《赠高子勉四首 其三》 -
43
鲸波横流砥柱,虎口活国宗臣。
黄庭坚《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 狄梁公》 -
44
劲气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婴龙鳞。
黄庭坚《思贤》 -
45
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晁补之《复用前韵呈明略》 -
46
奔风捷足欲何追,虎口脱身非素愿。
张耒《度关山》 -
47
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张耒《题荣子邕陋居二首 其二》 -
48
玉函金匮发灵崖,因使阴符诬虎口。
李廌《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
49
谷转马蹄山缭绕,嵓开虎口树婵娟。
晁冲之《次韵集津兄怀嵩少示王立之》 -
50
第三句下荐得,虎口横身。
释克勤《偈五十三首 其四三》 -
51
蛇头蝎尾一试之,猛虎口里活雀儿。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五》 -
52
从他着虎口,寻我镇神头。
洪炎《再赋弈棋五首 其二》 -
53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
谢薖《颜鲁公祠堂》 -
54
虎口都忘险,龙鳞不怕嗔。
释怀深《拟寒山寺 其一○八》 -
55
身几落虎口,名不挂赏籍。
周紫芝《悼舒永丰》 -
56
千金安用试虎口,将帅何如思鼓鞞。
李纲《次韵湖阴曲》 -
57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
李纲《十三夜有小偷迨晓而获志宏戏以诗来次其韵》 -
58
猛虎口边拾得,毒虵头上安排。
释明辩《偈八首 其一》 -
59
携孥仅脱饿虎口,更吟楚些招惊魂。
沈与求《戊申初寒偶作》 -
60
摩诃萨埵真奇特,虎口捐身资福德。
郑刚中《读光明经舍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