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英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英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英声的宋诗诗句
英声[yīng shēng]
释义:
1
美好的名声。
2
指悠扬悦耳的声音。
列表:
-
1
二典勋华冠号荣,灿然三代继英声。
宋庠《漫成》 -
2
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须公等振英声。
王之道《鹿鸣宴》 -
3
秘计无人用,英声有史存。
潘良贵《挽陈德固守御》 -
4
骎骎和气随千骑,籍籍英声慰十州。
董颖《贺曾修撰帅江陵 其一》 -
5
行行指点青云步,烜赫英声冠誉髦。
欧阳澈《寄题章泽民快轩二首 其二》 -
6
杰立群隽上,少日腾英声。
仲并《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 其二》 -
7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王之望《挽张直讲》 -
8
伟哉吾叔贤,远继文正公之英声。
吴芾《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之赡其有无使从胡经仲学作诗勉之》 -
9
但留英声与后世,永与日月争辉光。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10
持橐甘泉日,英声耸缙绅。
史浩《吴明可阁学挽辞》 -
11
是以自贤孙,持节蜚英声。
王十朋《陈提刑永仲以清名室志先德也诗以美之》 -
12
陈侯青云客,英声蜚日下。
洪适《次韵陈体仁惠诗幷示游山诗卷》 -
13
英声久飞扬,寰海共倾竚。
李吕《上黄端明寿诗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 其一》 -
14
朝路英声早,宗盟宿望尊。
陆游《赵彦肤修撰挽辞》 -
15
汉家兴王启鸿业,萧相治国留英声。
阎苍舒《兴元》 -
16
英声飞九重,御屏书益详。
喻良能《送吕宪帅维扬》 -
17
列宿英声在,浮云旧事空。
喻良能《挽石似之郎中》 -
18
-
19
锵锵发英声,莹莹如佩玦。
梅尧臣《送侯孝杰殿丞签判潞州》 -
20
况公位貌已崇重,英声凛凛威羌夷。
章甫《简熊帅景瞻》 -
21
不与英声流上国,已有诗卷传江湄。
李嘉谋《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22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廖行之《挽唐学录颐 其二》 -
23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楼钥《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
24
论著大哉尧,英声早已昭。
楼钥《程文简公挽词 其一》 -
25
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
石介《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 -
26
过从欣故侣,慨慕熟英声。
袁说友《和同年张唐英怀弟晋英韵二首 其一》 -
27
振英声兮阶下,气烈动兮清宁。
游九言《杨忠襄墓》 -
28
入洛机云推俊誉,游梁枚马得英声。
欧阳修《送高君先辈还家》 -
29
文伟当年记鄂城,崎岖蜀道播英声。
刘过《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其四》 -
30
名士闻风起,英声逐电飞。
邵度《挽东莱先生 其五》 -
31
公家文章家,三世蜚英声。
韩淲《赠刘叔骥县尉苕溪家也》 -
32
仙籍英声在丹地,紫殿名高非滥吹。
胡榘《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韵》 -
33
屡将大手占伦魁,槐市英声早四驰。
卫泾《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 其二》 -
34
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刘宰《送王颖叔分教山阳》 -
35
我昔闻其名,英声震八区。
度正《正同诸丈饯别制干郎中》 -
36
英声陵鬼方,义气殚禹迹。
陈宓《和徐绍奕》 -
37
英声凛荆扬,盛事踵遐武。
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
38
猎猎英声世少双,两年乡国望麾幢。
岳珂《送乔江州将漕江右 其一》 -
39
尺缄一介才经月,寂寞英声已九京。
岳珂《闻江陵江帅海病讣二首 其一》 -
40
遄飞借与秋风便,侧耳英声骇震霆。
程公许《送句甥持敬赴省试》 -
41
日月若长在,永永悬英声。
田锡《拟古 其四》 -
42
千载遗英声,三贤继其后。
张咏《送张及三人赴举》 -
43
才业魁多士,英声早岁驰。
释元肇《印佥判》 -
44
英声猎猎满山州,翠剡飞来鹗在秋。
徐鹿卿《酬陈太庾 其二》 -
45
忠献画图在,英声不可忘。
葛绍体《韩氏与闲即事》 -
46
要识中流多峙柱,故能千古振英声。
王柏《宿宁庵闻溪声》 -
47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
李昴英《送梁上舍必得大学解试》 -
48
英声播金石,是皆出人为。
金君卿《文相生日》 -
49
早向南宫掇一筹,英声借借出南州。
翟龛《挽赵秋晓》 -
50
质肃英声盖九州,名孙吾获与之游。
方回《万山堂呈史察使 其二》 -
51
陆生起江湖,文藻振英声。
韩维《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 昆山》 -
52
顾我顽钝姿,无以延英声。
韩维《夜坐有怀黎君》 -
53
起敬英声亦有年,酒边曾见锦囊篇。
黄庚《寄郑枢山》 -
54
英声迈古,德施在民。
郊庙朝会歌辞《熙宁亲享明堂二首 酌献用《德安》。》 -
55
孝瑞纪封,英声载路。
郊庙朝会歌辞《祗奉天书六首 升降用《灵文》。》 -
56
英声人驰骛,壮气方激昂。
释长吉《赠郡纠陈员外》 -
57
英声璧水早年蜚,官样文章价久驰。
翁溪园《寿刘上舍将仕 其二》 -
58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
司马光《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其一》 -
59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化宣。
司马光《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
60
英声轶云汉,远势击沧溟。
司马光《景仁将归颖昌輙为诗二十韵纪赠》 -
61
韩侯出名家,英声迈俦伦。
沈遘《五言送韩玉汝知洋州》 -
62
生不陷非义,死不忘英声。
吕陶《三亭诗》 -
63
英声独与天地长,令人万古遥相望,不可得见空彷徨。
黄希旦《感时行》 -
64
英声摇海岳,高步出风尘。
冯山《寄上金陵王荆公》 -
65
雄风回秋霜,英声散鼍鼓。
郭祥正《望白纻山》 -
66
儿童不敢求见面,卓荦但听驰英声。
郑侠《送杜靖国知连州》 -
67
英声传士庶,清议满江湖。
彭汝砺《上刘推官一首》 -
68
直魄忠魂不复生,后来谁与继英声。
刘弇《题屈原》 -
69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李廌《啸台 其五》 -
70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
李廌《范蜀公挽诗 其一》 -
71
英声彤管在,绘事画屏存。
晁冲之《积善堂诗》 -
72
他时况英声,曾冠通侯次。
邹浩《次韵樗年见简》 -
73
妙略奸雄慑,英声四海闻。
释智圆《武肃庙》 -
74
-
75
耳熟英声相见晚,解颜一笑尽天真。
李新《留别寄元裕》 -
76
诗成椽笔一何工,元有英声妙洛中。
李新《和任普州冬至日作》 -
77
天地英声在,风流何代无。
郭忠孝《赠吴德夫》 -
78
三矢定天山,英声驰九垓。
释德洪《赠欧阳生善相》 -
79
扬清激浊出天性,英声不减狄梁公。
释德洪《南丰曾垂绶天性好学余至临川欲见以还匡山作此寄之》 -
80
牛刀异绩聊千室,棣蕚英声又一家。
廖刚《贺魏议生日》 -
81
宋氏英声振,并门意气扬。
孙冲《过古夹寨城》 -
82
徒令青史上,永?着英声。
陈公辅《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 其一》 -
83
郡侯勤劝驾,英声播江濆。
王庭珪《送颇侄郡学读书》 -
84
帝座髙悬汉客星,樵渔今亦想英声。
李纲《严陵滩下作二首 其二》 -
85
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
李纲《五哀诗 汉梁王太傅贾谊》 -
86
文衡卓卓擅英声,相与明簪笑语清。
黄龟年《赠晋水师》 -
87
绝域英声宜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李弥逊《宝学连公挽诗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