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翻雪的宋诗诗句
描写翻雪的宋诗诗句。
描写翻雪的宋诗诗句
翻雪[fān xuě]
释义:
1
《宋书‧符瑞志下》:“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因用为典实。
2
形容白浪翻滚。
3
泛出白色。
列表:
-
1
俭幕卷云宾履隔,郢楼翻雪饯壶空。
宋庠《送虞部元员外赴阙》 -
2
吴笺半幅翻雪腴,碧云掩冉生兔须。
张炜《柯山制墨胡处士求隶字》 -
3
一派奔湍响迅雷,喷云翻雪绕琼台。
石延庆《留题桐柏石道师妙声堂次曾史君韵》 -
4
茗碗晴翻雪,香炉晓吐云。
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其七》 -
5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王十朋《至东屯谒少陵祠 其二》 -
6
涛江翻雪卷湖滩,晚泊岩扉暂解颜。
王十朋《云安下岩》 -
7
-
8
月借窗移疏影转,风翻雪放一枝高。
吴光《句 其一七》 -
9
日脚镕金浮巨浸,波声翻雪撼高丘。
范成大《次韵袁起岩提刑游金焦二山二首 其一》 -
10
绕瓯翻雪不须疑,到齿余香亦解肥。
释宝昙《茶香》 -
11
旧曲迄未试,把杯看翻雪。
陈造《再次韵》 -
12
涛喧滩口波翻雪,云断山腰气吐虹。
袁说友《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其三》 -
13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陈文蔚《庐山杂咏 天池》 -
14
淛江亭下晴翻雪,卷作浑涛怒不消。
释居简《双溪潮水清》 -
15
试看拍岸涛翻雪,几许骊珠碎又圆。
释居简《江心寺步月诸公用甄监簿云卿韵》 -
16
九龙翻雪浪,滴水也难消。
释居简《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七》 -
17
凤豁云涛濯锦毛,龙翻雪浪浇银甲。
华岳《浴》 -
18
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
华岳《邻女搔绵吟》 -
19
烟树接天迷送旆,浪花翻雪喷行舟。
华岳《武兴解舟》 -
20
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
华岳《浦城买舟》 -
21
北风翻雪鼓雷霆,舟子停兰亦断魂。
华岳《过鄱阳湖》 -
22
南纪浪翻雪,北风尘暗天。
程公许《送别魏校书借参预李先生韵 其二》 -
23
玉塔界山松霭外,荻花翻雪晚风前。
程公许《宿旌阳风月无尽藏和虞沧江二首 其一》 -
24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隠雷。
阳枋《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
25
茶新翻雪乳,砚古带潮纹。
徐集孙《和赵冰岩借宿僧房韵》 -
26
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 -
27
波翻雪浪养云涛,亭压兰江意气高。
常均《兰江》 -
28
涛江翻雪卷湖滩,晚泊岩扉暂解颜。
杜柬之《云安下岩》 -
29
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
曾巩《送抚州钱郎中》 -
30
皓腕翩翻雪藕丝,婉若游龙或惊鹜。
郭祥正《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 其一》 -
31
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铺。
郭祥正《又和英伯四首 其二》 -
32
向道元戎召和气,岭云翻雪入城来。
郭祥正《闻五羊今岁有雪口号寄颖叔修撰》 -
33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苏轼《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
34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转河洪翻雪白。
苏轼《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
35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麪。
苏轼《送孙勉》 -
36
涛江少酝借,高浪翻雪屋。
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
37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苏轼《两桥诗 东新桥》 -
38
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
苏辙《春后望雪》 -
39
谁为决云开皓月,练翻雪卷看潮生。
米芾《萧堂书壁》 -
40
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
唐庚《峡路十韵》 -
41
峭壁矗云三峡里,急湍翻雪五湖边。
黄鉴《石门岩壁》 -
42
翩翻雪鸟争投浦,拨剌霜鳞斗掷风。
胡宿《芙蓉湖泛舟》 -
43
赖有道傍飞瀑在,喷霜翻雪作清寒。
李纲《午暑憇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其一》 -
44
水光激浪高翻雪,风力推沙远涨烟。
朱淑真《江上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