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翠云的宋诗诗句
描写翠云的宋诗诗句。
描写翠云的宋诗诗句
翠云[cuì yún]
释义:
1
碧云。
2
形容妇女头发乌黑浓密。
列表:
-
1
三峯拥翠云吞屋,九井扬波雪溅坛。
释正觉《游司真洞》 -
2
遥山扫翠云初敛,芳草铺青路欲迷。
王之道《再和董令升雪二首 其一》 -
3
安得翠云蜚象管,书邀风月上蛮笺。
张炜《赠制墨羽人葛太玉》 -
4
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
张嵲《题永睦县高斋》 -
5
殊喜故家青玉案,方承大问翠云裘。
曹勋《与曾侍郎》 -
6
斋幄连蜷驻玉虬,万灵遥护翠云裘。
宋祁《闻圜丘礼成肆眚》 -
7
罗衣香汗透,宝髻翠云偏。
胡拂道《宫女睡》 -
8
重寻紫荷橐,却侍翠云裘。
宋祁《还都有感》 -
9
翠云舒作叶,碧血染为竿。
宋祁《新笋成竹》 -
10
腕玉瘦宽金缕袖,鬓蝉慵掠翠云鬟。
钱氏《题壁》 -
11
岩灵树异如相语,杰叶豪柯翠云覆。
林宪《天台万年山罗汉树》 -
12
一承丹凰诏,双拥翠云裘。
何异《大华山》 -
13
素箧想藏玄玉炯,晴窗应试翠云霏。
姜特立《讲官沈大监献东宫米字回赐笔墨因作小诗以求墨》 -
14
泻我竹叶青,烹我翠云涛。
姜特立《喜晴》 -
15
万杉离立翠云幢,袅袅稀闻晚吹香。
范成大《径山倾盖亭》 -
16
少待佳晴看山去,玉篸高插翠云丛。
范成大《赠赵廉州》 -
17
便好来分苍石坐,已教不锁翠云关。
范成大《碧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韵迓之》 -
18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范成大《中岩》 -
19
远看方更好,还隔翠云重。
杨万里《灵山》 -
20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杨万里《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七》 -
21
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喻良能《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 其二》 -
22
山入春江雨不收,江寒得傍翠云裘。
释宝昙《余姚江上》 -
23
坐看山花落幔颜,不知身在翠云间。
朱熹《次秀野极目亭韵 其二》 -
24
剪水飞花散又收,天人袖手翠云裘。
虞俦《和汉老弟雪下不聚》 -
25
谢安旧宅翠云环,复见新墙月样弯。
林亦之《代上陈给事二首 其一》 -
26
疑是玉妃新浴出,翠云梯上舞风台。
徐似道《酴醾》 -
27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
楼钥《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 松岭》 -
28
珠袖轻绡卷翠云,日暮天寒倚修竹。
杨冠卿《美人在空谷》 -
29
翠云卧石千岩冷,黄叶呼风万里秋。
邓远举《句》 -
30
翠云幕卷迎风殿,零露盘高待月台。
崔敦诗《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 皇后閤六首 其五》 -
31
天近下连苍玉嶂,山高傍涌翠云屏。
袁说友《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其一》 -
32
翠云白雪两僊容,未怯姮娥傍月宫。
袁说友《和丁端叔双清韵》 -
33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其二》 -
34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马之纯《清暑殿》 -
35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吕定《过小孤山》 -
36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禅房听晓钟。
孙应时《和景孟宿山中》 -
37
殷勤题裹墨犹湿,雨峰高哉翠云滴。
韩淲《昌甫寄栗》 -
38
拥翠云兮祥风驰,乘雾毂兮扬桂旗。
柯梦得《方公祠堂迎送神曲》 -
39
翠云屏嶂碧瑶池,万象前陈属指挥。
戴复古《呈赵园令》 -
40
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
李献可《赋宫人午睡》 -
41
僊女宫钗玉凤头,太平天子翠云裘。
苏泂《似梦非梦作》 -
42
拂拂精蓝护翠云,几番雷雨卧龙兴。
钱时《联辉阁诗》 -
43
仍挈旧司马,入詹翠云裘。
洪咨夔《送崔先生东归》 -
44
白龙飞出翠云堆,不见源头只见来。
洪咨夔《瀑布》 -
45
面势翩翩天外山,彩旂常在翠云间。
方信孺《抱旂山》 -
46
翠云影外来金母,红𩅗香中拥玉皇。
真德秀《瑞庆节集英殿宴致语口号》 -
47
-
48
心期白粉闱,晋扈翠云裘。
程公许《送李季才户部出守衡阳》 -
49
杳杳翠云深作洞,霏霏香雪簇成堆。
吴渊《霜蕤亭三首 其三》 -
50
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绛阙。
白玉蟾《题三山天庆观 其二》 -
51
为君传此新诗去,寄与铅山赵翠云。
白玉蟾《赠天台老樊》 -
52
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白玉蟾《武夷有感 其七》 -
53
寒雀群飞最上头,啄残香玉翠云裘。
方岳《雪后梅边 其九》 -
54
娇红深倚翠云团,髣髴三生吴彩鸾。
方岳《次韵牡丹 其二》 -
55
盍朝翠云裘,重佩水苍玉。
高斯得《次魏明己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
56
金楣玉几翠云裘,那识春风半点愁。
萧立之《姑苏台五首 其一》 -
57
岁久已知苍藓合,晓为常怪翠云封。
饶子尚《逍遥峯访李觏不遇》 -
58
台欹红日晚,梧拂翠云生。
冯去非《凤凰台》 -
59
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
车柬《宿冲佑观》 -
60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
乐雷发《读李群玉集 其一》 -
61
圆绿风翻翡翠云,娇红露淡石榴裙。
释行海《荷花》 -
62
涛江白雪喷苍旻,晚日红金缘翠云。
方回《湖口阻风》 -
63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牟巘《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转似西湖诗图乃知吟啸湖山之乐辄为五诗奉答 其一》 -
64
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
杨公远《喜晴》 -
65
天台赤霞顶,峨眉翠云间。
蒲寿宬《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一○》 -
66
泉挥玉麈尾,岫拥翠云裘。
蒲寿宬《涧亭麈尾泉》 -
67
道士当年九日山,侧身西望翠云间。
蒲寿宬《题纯阳洞》 -
68
月照纎纎织素手,为君裁出翠云裘。
蒲寿宬《七夕》 -
69
翠云低护玉楼台,露洗香苞逐渐开。
王镃《白牡丹》 -
70
待得雪晴春信透,翠云围绕锦屏风。
王镃《山茶》 -
71
昨夜三清醮罢迟,步虚声逐翠云飞。
王镃《游仙词三十三首 其一四》 -
72
还倚仙翁九节杖,翠云深处望安期。
方凤《翠微楼对竹会饮》 -
73
西子西湖只一般,翠云珠髻恣君看。
罗志仁《题汪水云诗卷 其六》 -
74
长身傲林壑,翠云屯万垒。
徐瑞《松风》 -
75
恍然两仙来帝庭,翠云绿雾浮辎軿。
徐瑞《夏五门外小池白莲盛开有一茎双花岿然出于群花之上赋长句志之》 -
76
高峰崛起翠云屏,何事呼为大隠名。
李左史《大隠屏》 -
77
闻说招提景,昙花结翠云。
魏宗《石桥》 -
78
我是康庐倦游客,朅来犹爱翠云重。
张巽《游洞霄宫 其一》 -
79
翠云升送雨,白鹤舞凌风。
孟晋《游武夷山洞天》 -
80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史监《五台山和韵》 -
81
耕织富饶青嶂里,楼台缥缈翠云中。
虞大熙《送程给事知越州》 -
82
盘龙新织翠云裘,点检黄封玉匣收。
王珪《宫词 其七四》 -
83
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
郑獬《挽仁宗皇帝辞五首 其四》 -
84
御史临班望天陛,紫云飞绕翠云裘。
郑獬《早朝马上口占》 -
85
高僧酷爱翠云枝,雨后新阴翠入衣。
郑獬《寄题冲雅虚心亭》 -
86
珍重故家青玉案,徜徉乡社翠云裘。
孔夷《寄高邮王定国》 -
87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苏轼《游道场山何山》 -
88
堆盘何物堪为偶,蒌叶清新卷翠云。
苏轼《咏槟榔》 -
89
一似汉宫梳洗了,玉珑璁压翠云冠。
张舜民《真珠花》 -
90
珠翠云随凤辇行,重楼截臬与天平。
彭汝砺《和履中学士上元有作 其四》 -
91
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
刘珵《咏西湖十洲 竹屿》 -
92
丹雘鲜鲜郡郭西,檐牙高啄翠云齐。
方泽《斯美堂》 -
93
十里桥西别有天,青山欲断翠云连。
游酢《春日山行有感》 -
94
素光冷逼翠云裘,玄冰暗结青光研。
毛滂《对雪作诗未竟曹使君寄声招饮因成篇以寄》 -
95
未近翠云裘,先看班玉笋。
释德洪《赠陈静之》 -
96
济渡游丹洞,穿林惹翠云。
罗从彦《翠云岩次陈默堂韵》 -
97
朅来翠云麓,日唯见山不见竹。
谢薖《题文与可画竹》 -
98
相携踏遍翠云峰,得助溪山应有作。
谢薖《次刘世基韵》 -
99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蔡齐《小孤山 其二》 -
100
棼楣横带碧玻璃,一朵翠云承日毂。
冯熙载《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