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笔端的宋诗诗句
描写笔端的宋诗诗句。
描写笔端的宋诗诗句
笔端[bǐ duān]
释义:
1
笔头。钢笔、毛笔等用以写字、作画的部分。亦泛指书画诗文作品。
2
方言。犹笔直。
列表:
-
1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伍乔《观华夷图》 -
2
高节自缘心匠出,野丛还拥笔端来。
宋庠《致政张郎中惠亲画墨竹二𭘻以诗为报》 -
3
遥想诗成记来日,笔端风雨发天悭。
陈与义《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 其一》 -
4
-
5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
陈与义《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 -
6
意匠先鹘落,心造忘笔端。
苏籀《与可墨竹二十韵》 -
7
故走溪山寻胜景,为君携向笔端来。
邓肃《和邓成材五绝 其一》 -
8
霖雨虽从天上降,烟云要自笔端生。
邓肃《再和宰公二首 其一》 -
9
据景笔端凌鲍谢,当年门下得伊周。
邓肃《别陈少卿》 -
10
笔端着处皆春容,文墨林中三角虎。
邓肃《贺朱乔年生日》 -
11
邂逅得君能我意,笔端聊复出新奇。
邓肃《别施君叔异》 -
12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二》 -
13
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
王之道《题德章山郭养源墨竹》 -
14
仰止李谪仙,笔端走群象。
王之道《追和元微之春余遣兴示王觉民》 -
15
旅怀欲倩高鸿寄,凭仗新诗付笔端。
王之道《夜泊官牌夹口大风追和陈去非岁晚感怀》 -
16
坐想云烟走笔端,夜哦佳制老忘寒。
王之道《次韵张进彦见寄二首 其一》 -
17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
李处权《翁士特李似表相过小酌分题得踯躅》 -
18
笔端落落曳十牛,老气飘飘横九州。
李处权《简柴端叟》 -
19
恐报苻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张嵲《七月二十日忽有青蝇翔舞坐隅挥之不去》 -
20
笔端绮靡追造化,胸中浩气蟠蛟螭。
欧阳澈《送吴教授古诗》 -
21
哲匠居邻剑水傍,笔端疑化剑锋铓。
欧阳澈《读余逢辰旧唱和诗》 -
22
搜罗万象攒胸臆,笔端扫出春空云。
欧阳澈《游春八咏 狂吟红树》 -
23
笔端日五色,气压诸生前。
朱松《送祝仲容归新安》 -
24
来伴秋风十日闲,笔端久已识波澜。
朱槔《草堂诸陈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携琴先归用壁间韵 其一》 -
25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朱翌《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四》 -
26
为与苍官论久要,笔端应借远烟香。
胡寅《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其四》 -
27
多谢众诗相映发,笔端六出更尖新。
胡寅《谢诸友见和》 -
28
醉把天葩嚼蘂香,笔端翻水趁诗狂。
胡寅《和用明梅十三绝 其一一》 -
29
久矣笔端尘土暗,因君聊复拟心神。
胡寅《和单普二首 其二》 -
30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王铚《题洛神赋图诗》 -
31
明朝诗逐暮潮还,余意凭师笔端说。
王铚《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
32
李公作铭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笔端。
刘子翬《读平险铭寄李汉老》 -
33
頼公管领春,笔端起潜雷。
刘子翬《和李似之秉烛观梅诗》 -
34
乃知晋魏还,笔端有哇淫。
刘子翬《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 -
35
笔端间作龙蛇走,壶里常挑日月悬。
冯观国《述怀》 -
36
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
胡铨《题自画潇湘夜雨图》 -
37
笔端应有口,心事无不说。
王之望《书白氏长庆集》 -
38
笔端百韵斗奇险,坐上几人推俊髦。
王之望《和人元夕》 -
39
通乎笔端之有神,妙乎造化之有功。
释慧远《题墨竹》 -
40
笔端玉筯更银钩,胸次三坟复九丘。
葛立方《张千里惠诗次韵 其二》 -
41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吴芾《和陈平仲中秋怀旧游》 -
42
想当挥毫落纸时,笔端往往具有神。
吴芾《和林大任劝耕》 -
43
幕中佳士欣得公,笔端能与造化通。
吴芾《和刘判官喜雪》 -
44
笔端信有江山助,醉里从教日月飞。
吴芾《和刘与几悟昔》 -
45
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
郑厚《寒食登韩亭》 -
46
付与笔端为雨露,九天神物夜惊呼。
史浩《次韵汉卿谩赋》 -
47
笔端唤醒玉梅魂,满袖春风不见痕。
张子文《墨梅三绝 其一》 -
48
画史含毫欲下时,笔端新意有谁知。
陈长方《牧羊图》 -
49
叶子哦诗风雨寒,时时和墨摇笔端。
陈长方《歌赠叶季质》 -
50
天上紫微郎,笔端演丝纶。
李石《送范至能制置》 -
51
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
李石《送叔规》 -
52
计上八人才子数,笔端四海状元心。
李石《天彭得解》 -
53
负笈无他奇货,笔端有力躬耕。
李石《扇子诗 其一九》 -
54
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晁公遡《薛郎远以颂为寿句法崛奇读之喜甚赋此为谢》 -
55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晁公遡《曾夔州座右山水图》 -
56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晁公遡《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 -
57
一郡风流古来少,笔端珠玉富归轩。
黄公度《和使君劭农之什》 -
58
纸上云烟惊老眼,笔端风雨起予心。
黄公度《邵监携诗相访用集中闲居韵为谢》 -
59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黄公度《岳阳楼》 -
60
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曾觌《题杨补之雪梅图》 -
61
玉烛调魁柄,阳春在笔端。
李端民《和元微之春游韵寄洪景伯》 -
62
笔端能制人生死,兼有刘郎在道山。
王十朋《用登和乐楼韵酬胡邦衡送别兼简刘韶美秘监》 -
63
天然形貌写何难,难得灵台上笔端。
王十朋《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 观文正像用赠传神道士韵》 -
64
江左风流属宪台,笔端妙语出琼瑰。
王十朋《何子应以蜀中文房四宝分赠洪景卢王嘉叟某与焉因成一绝》 -
65
笔端妙语出离骚,酒后刚肠吐名节。
王十朋《送翁东叟教授 其一》 -
66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诗上笔端。
王十朋《岳阳楼》 -
67
儒生余气习,笔端事挥斥。
王十朋《兴化簿叶思文吾乡老先生也比沿檄见访既别寄诗二十八韵次韵以酬》 -
68
赖有集贤多故旧,笔端三绝刻琳琅。
曾协《邵衮臣挽诗二首 其二》 -
69
笔端电扫三千字,言下冰消十二缘。
曾协《都漕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
70
不但宽平似有功,笔端重睹建安风。
曾协《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其七》 -
71
惠我二笔端,三昧非迷悟。
释印肃《谢戴安抚书院额》 -
72
云盖瓦铺须子细,笔端有口显文殊。
释印肃《普请道友搬瓦》 -
73
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
王灼《题赵德脩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 -
74
诗句丹青共摹写,笔端三昧要平分。
王灼《题云月图 其一》 -
75
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王灼《次韵任元受除夕》 -
76
笔端文字照千春,僊籍班联透几尘。
王灼《次韵顾次凤》 -
77
笔端造化如东君,着物不简亦不繁。
释广勤《句》 -
78
笔端妙言语,挟此波澜势。
洪适《题左达功秀才桂香斋》 -
79
自怜骨相宜尘土,那得丝言动笔端。
洪适《闻景严弟迁西掖并寄景卢》 -
80
笔端风雨真无敌,纸上寒温细作行。
洪适《次韵王伟文二首 其二》 -
81
稳步烟霄迟速耳,笔端梦觉已花生。
韩元吉《周航定国携诸公所赠诗求次韵》 -
82
鲁国笔端昭日月,次山书法得春秋。
赵不息《句》 -
83
从教厌藜苋,笔端有冰雪。
李流谦《彦博为偷儿妄意作诗见贻次韵奉呈》 -
84
粉笺乞句酬天公,笔端有气如白虹。
李流谦《游秦园分韵得东字》 -
85
到此令人忆漫郎,笔端妙语发天藏。
李长庚《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 其二》 -
86
雄篇累日费酬答,但怪笔端飞霹雳。
姜特立《古风送行陈省元》 -
87
愧我笔端无锦绣,羡君胸次有江山。
姜特立《和叔豹咏家园》 -
88
造物发天藏,笔端妙陶冶。
刘应时《寄张武子》 -
89
笔端有口江湖远,莫写干时老子心。
刘应时《西郊三首 其一》 -
90
衰病久废诗,笔端叹荆棘。
陆游《题山家壁》 -
91
有客驱辞颖,临风运笔端。
梅尧臣《和通判太博鸡冠花十韵》 -
92
笔端有纤尘,正恐梅未肯。
陆游《梅花绝句十首 其六》 -
93
诗料满前吾老矣,笔端无力固宜休。
陆游《晨起坐南堂书触目》 -
94
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
陆游《早秋四首 其四》 -
95
君复仲先真隐沦,笔端亦自斡千钧。
陆游《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
96
笔端小技深知悔,旧稿如山欲尽焚。
陆游《龟堂杂兴十首 其九》 -
97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
陆游《甲子秋八月丙辰鸡初鸣时梦刘韶美示诗八篇高古可爱明旦作此诗志之》 -
98
笔端未办夸三绝,酒里犹能扫二豪。
范成大《公辨再赠复次韵》 -
99
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
范成大《滟滪堆》 -
100
画不能成诗不到,笔端无处着荒寒。
范成大《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