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秦川的宋诗诗句
描写秦川的宋诗诗句。
描写秦川的宋诗诗句
秦川[qín chuān]
释义:
1
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列表:
-
1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释延寿《山居诗 其五六》 -
2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刘兼《送二郎君归长安》 -
3
秦川贵公子,避地来荆州。
宋庠《王粲》 -
4
一击眼睛才定动,又随烟雨过秦川。
释慧空《颂古 其六》 -
5
花落秦川流水香,雨清荷玉妙珠藏。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 其七》 -
6
神光浮蜀道,瑞气贯秦川。
林光朝《东宫生日六首 癸巳》 -
7
北望秦川烟草满,尚疑飞燕舞昭阳。
周麟之《望秦川歌 其三》 -
8
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濵。
陆游《成都大阅》 -
9
秦川草木多如荠,时倚楼阑直北看。
范成大《寄题汉中新作南楼二首 其二》 -
10
周郎昨赞元戎幕,夜眺秦川登剑阁。
杨万里《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 -
11
何年麒麟飞上天,下视平地为秦川。
释宝昙《张约斋生日》 -
12
不道秦川在何处,只惊行色近中原。
项安世《晦日出长安闸》 -
13
秦川列冠盖,蜀道罗旌麾。
项安世《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其一》 -
14
横绝乾坤作四封,秦川马驿与天通。
项安世《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三》 -
15
西彻秦川东剑关,十有六州无间言。
王质《题观政池桥》 -
16
二十年来忆华山,扬鞭西笑入秦川。
石介《初过潼关值雨》 -
17
天气清明新雨后,山光日色满秦川。
石介《雨晴复赋一绝》 -
18
明日水边晴更好,只愁归思渺秦川。
张镃《寒食不出遨》 -
19
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
孙应时《剑门行》 -
20
今日秦川灞桥语,蹇馿吹帽也相宜。
韩淲《孟襄阳灞桥风雪》 -
21
秦川节物似西川,二月风光已不寒。
张方平《秦州晚宴即席示诸宾僚》 -
22
高原极望秦川阔,危栈横空蜀道长。
张方平《过长安至岐山作》 -
23
贰师城空渥洼涸,百年徒费秦川榷。
刘宰《天马歌书刘漕子淮海秋思诗藁后》 -
24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吴泳《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
25
吴阵绮罗千队拥,秦川锦绣五花群。
岳珂《小春六花 芙蓉》 -
26
更怜戍边客,一骑入秦川。
岳珂《闰月之腊诏赐银合腊药三首 其一》 -
27
公乎归徕,秦川之衍夷,公所生只。
岳珂《赵忠简送春诗帖赞》 -
28
武帐宵寒漏箭传,元戎威望响秦川。
程公许《和内幕季美 其一》 -
29
霜趁悲鸿归楚泽,风移残烧下秦川。
张咏《旅中感怀》 -
30
金牛开道秦川险,笮马来宾汉使遥。
祖无择《送潘华阳》 -
31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邵雍《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
32
当时马上过秦川,倏忽于今二十年。
邵雍《秦川吟二首 其一》 -
33
秦川两汉帝王区,今日关东作帝都。
邵雍《秦川吟二首 其二》 -
34
萋萋青草外,何处是秦川。
章采《九江庾楼作 其二》 -
35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川照眼明。
王崇《送王才元入京》 -
36
秦川五色锦,半世劳独织。
何梦桂《三用韵 其三》 -
37
江湖无汉地,家世本秦川。
刘辰翁《秋景 客愁连蟋蟀》 -
38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
文天祥《胡笳曲 十四拍》 -
39
风吹渭水秋砧急,月满秦川夜柝清。
汪元量《洛阳桥》 -
40
秦川公子谪仙人,布袍落魄余一身。
仇远《赠张玉田》 -
41
日午终南翠色燃,满襟飞土下秦川。
文同《兴平原上赤热因寄永寿同年》 -
42
东西车马走秦川,扰扰飞尘混晓烟。
文同《兴平原上》 -
43
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张士瓌《和白君》 -
44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吕信臣《漳州写怀》 -
45
秦川蝉蜕已三回,明月清风任去来。
赵子甄《寄道友》 -
46
试看灵湫轻洒处,甘霖顷刻徧秦川。
张知退《一盌泉》 -
47
秦川旧会欢如在,汉水新书墨未干。
黄庶《哭水丘随州》 -
48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曾巩《隆中》 -
49
黄花欲落晓霜浓,极目秦川一望中。
刘敞《九日龙华阁寄永叔》 -
50
自是秦川贵公子,城隅相望不能飞。
刘敞《答宋都官游骊山见寄》 -
51
长乐钟声断,秦川树色残。
刘敞《同徐监簿灞涘望长安》 -
52
秦川归骑照山红,不觉悲箫起暮风。
王珪《赠太尉吕惠穆公挽词》 -
53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湿。
司马光《和张仲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江邻几》 -
54
当令洙泗风,郁郁满秦川。
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 -
55
兵少败孰继,胡来饮秦川。
王安石《省兵》 -
56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郑獬《次韵酬张择甫》 -
57
喜深恩更远,不竭似秦川。
强至《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其二》 -
58
身寄秦川紫翠间,举头行坐对南山。
强至《马上见华山》 -
59
童稚情亲今好在,远烦问信到秦川。
强至《保安杨公济书来问疾以诗答之》 -
60
眼惊梁苑花枝静,心豁秦川酒盏空。
强至《送史正孚》 -
61
家本秦川贵,旧传淮水占。
刘攽《王广渊郎中挽诗》 -
62
秦川花品似伊川,真赏应同上苑看。
范纯仁《和韩侍中西禅牡丹》 -
63
方将秦川命,又仗元师钺。
吕陶《送刘希道龙图赴秦亭》 -
64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魏野《渭上秋夕闲望》 -
65
秦川春婉晚,汉水路迢遥。
寇准《有怀》 -
66
楚泽晴芳处,秦川晚翠时。
寇准《草》 -
67
灞岸春波远,秦川暮雨微。
寇准《长安春望感怀》 -
68
倦鸟知还虽有意,故林无奈隔秦川。
寇准《南冠亭秋晚闲望》 -
69
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
寇准《江上晚行》 -
70
枌榆指顾秦川近,台榭周环灙水流。
冯山《送徐之才赴洋州》 -
71
千寻蜀岭供吟藁,一道秦川照锦衣。
冯山《送李杞省句赴阙》 -
72
霜干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
苏轼《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
73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苏轼《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授经台》 -
74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
75
秦川渺渺楚天长,血色山花哭断肠。
张舜民《圆觉院闻杜鹃》 -
76
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
77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
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真兴寺阁》 -
78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
苏辙《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五郡》 -
79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苏辙《次韵子瞻游径山》 -
80
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
刘筠《淮水暴涨舟中有作》 -
81
秦川错绣孤烟媚,渭水浮银落日横。
范祖禹《望朝元阁》 -
82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范祖禹《长安》 -
83
忆逢新火客秦川,绣岭归来浴暖泉。
李之仪《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 其三》 -
84
秦川渭水森长戟,方壶蓬莱冠巨鳌。
黄庭坚《别蒋颖叔》 -
85
有客昔遭遇,郎官帅秦川。
毕仲游《次韵李成之待制见寄》 -
86
桑林垅麦依稀是,祇见秦川万里宽。
秦观《文英阁二首 其二》 -
87
新来乘传抵秦川,会府须才果峻迁。
杨亿《次韵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户部判官》 -
88
谏署才闻满岁迁,分符便见入秦川。
杨亿《史馆高司谏绅知华州》 -
89
百二秦川四塞寛,甘泉烽火报平安。
杨亿《黄刑部之陜西转运》 -
90
阴宿忽自开,秦川一半明。
李复《乐游原》 -
91
杜鹃忽傍耳边啼,回首秦川泪斑草。
李复《送人赴雅州任》 -
92
宝坊开泗水,香露散秦川。
李复《圣容寺》 -
93
-
94
点点蚁封知晋甸,纷纷雁背向秦川。
晁补之《次韵毅父户部兄游栖岩寺》 -
95
平生兰省追高步,老去秦川共此行。
晁补之《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其一》 -
96
西来客引秦川雨,南去秋连楚泽云。
张耒《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其四》 -
97
骈胁当车闟戟先,相君冠盖照秦川。
张耒《有所叹》 -
98
秦川散余秀,长空借残碧。
李廌《太华》 -
99
州城西南五里间,如渡巩洛趋秦川。
蔡肇《得奇石于岘山》 -
100
洛下书生誉,秦川公子豪。
晁说之《承议郎王东起挽辞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