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鸿的宋诗诗句
描写秋鸿的宋诗诗句。
描写秋鸿的宋诗诗句
秋鸿[qiū hóng]
释义:
1
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2
古琴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列表:
-
1
云隠秋鸿水隠鱼,相思难得惠休书。
马去非《寄怀英公大师清交》 -
2
-
3
欲寄平安数行字,秋鸿飞不到炎州。
张嵲《又次韵五首 其一》 -
4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史才《送别任龙图》 -
5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许顗《梦中诗》 -
6
薰弦早已迓秋鸿,岁事先生逆料中。
李石《扇子诗 其五○》 -
7
社燕秋鸿不共飞,却因送别更怀归。
王十朋《元章至云安用送韶美韵见寄次韵以酬》 -
8
明年秋鸿飞,槐花动行色。
周麟之《寄伯父元举》 -
9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陆游《夜饮》 -
10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时。
梅尧臣《赋秋鸿送刘衡州》 -
11
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梅尧臣《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
12
秋鸿声涩秋弦苦,涂金博山烟夜吐。
梅尧臣《依韵和仲源独夜吟》 -
13
圣贤何时同一中,纵谈社燕与秋鸿。
杨万里《和丘宗卿赠长句之韵》 -
14
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梅尧臣《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 -
15
只影秋鸿惊,独夜秋叶零。
陈造《寄严文炳 其二》 -
16
风调心期契钥同,谁教社燕辟秋鸿。
陈造《次姜尧章饯徐南卿韵二首 其二》 -
17
蛰龙老鹤知何往,社燕秋鸿喜再逢。
周孚《张彦勋自建康来相见留三宿而去且言李先生新亡张友圣俞之亡久矣》 -
18
秋鸿社燕几时休,万里无家天尽头。
杨冠卿《寄别友生马千里 其一》 -
19
秋鸿社燕时难值,桂酒椒浆醉莫辞。
袁说友《丁端叔茶马会同年同庚》 -
20
秋鸿社燕巧相违,从古交游会合稀。
詹体仁《姑苏台同年会次袁说友韵》 -
21
秋鸿社燕各千里,落日残霞同一川。
赵蕃《呈周昭礼二首 其二》 -
22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欧阳修《闻梅二授德兴令戏书》 -
23
羁羽沈鳞徒影响,秋鸿社燕各炎凉。
孙应时《寄马塘范叔刚》 -
24
社燕秋鸿无旧影,晓猿夜鹤有余悲。
孙应时《周次山和立春诗答之》 -
25
几度归程入梦间,秋鸿社燕两为难。
刘过《西湖别舍弟润之》 -
26
相思屈指秋鸿近,空使挥弦目送知。
韩淲《次韵潘德久见寄》 -
27
煮茗烧香了吾事,试听滩濑落秋鸿。
韩淲《题桥南书院图卷》 -
28
忆闻春燕语雕梁,又听秋鸿叫断肠。
戴复古《无题》 -
29
社燕秋鸿里,人生各有还。
苏泂《足姜句》 -
30
一句秋鸿来入耳,两行客泪下沾衣。
白玉蟾《招贤道士》 -
31
谁谓秋鸿留爪甲,吴侬一稔展眉头。
郑霖《赠无择老禅因观稼 其一》 -
32
奕秋鸿鹄未须惊,一着才差败一枰。
姚勉《弈棋有感》 -
33
昭文大学其宗公,招之使来有秋鸿。
方回《送岳德裕如大都》 -
34
虽慰晓猿兼夜鹤,却嗟社燕与秋鸿。
杨公远《借吴直轩韵别黄仲宣》 -
35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林景熙《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一○》 -
36
风吹远浦秋鸿杳,月出空山夜鹤孤。
汪元量《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七》 -
37
秋鸿社燕炎凉势,沧海桑田梦觉关。
艾性夫《再答诸丈见和二首 其一》 -
38
宜成永向佛菩提,春燕秋鸿岂知我。
利书记《天柱雉儿行》 -
39
天骥腾长坂,秋鸿御顺风。
刘摰《哀光禄王卿二首 其一》 -
40
故国经年别,秋鸿半夜来。
寇准《秋夜独书勉诗友》 -
41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
42
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
43
-
44
秋鸿一何乐,空际乘风飞。
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四》 -
45
九秋鸿雁方遵陆,万里骅骝始下鞭。
范祖禹《和刘莘老赠王圣美三子侄补试太学聨中高等》 -
46
天静秋鸿来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
张耒《岁晚有感》 -
47
数尺渔艇归,几点秋鸿度。
苏为《昭亭山》 -
48
忽思白鱼淮海去,付与清秋鸿鴈来。
吴则礼《泛汴寄清侄》 -
49
异乡各为客,相看如秋鸿。
周行己《送友人东归》 -
50
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周行己《秋霁分韵得中字》 -
51
我亦买舟还故山,社燕秋鸿那忍说。
释德洪《与嘉父兄弟别于临川复会毗陵》 -
52
目送秋鸿凌绝漠,坐传烽火到甘泉。
苏过《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 -
53
畴昔心亲迹异同,端如社燕与秋鸿。
李光《远蒙宫使密学侍郎宠示和章谨再用韵寄呈》 -
54
共看社燕将鶵急,谁见秋鸿刷羽光。
韩驹《至襄城家君有诗命某属和》 -
55
振履忽逐秋鸿往,浮杯又趁春潮上。
孙觌《题灵岩五至堂》 -
56
潇湘千里渺烟浪,浮家早逐秋鸿归。
李纲《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 -
57
心随八极远,身逐秋鸿髙。
李纲《自鄱阳泛江至星子》 -
58
秋鸿度寥廓,天远劳目送。
沈与求《次韵允迪秘监同年所寄会稽唱酬之什》 -
59
秋鸿社燕若为情,歧路东西亦可惊。
刘才邵《次韵送卢汝舟》 -
60
社鷰秋鸿应共笑,是翁如我往来频。
李弥逊《富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