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毫的宋诗诗句
描写秋毫的宋诗诗句。
描写秋毫的宋诗诗句
秋毫[qiū háo]
释义:
1
亦作“秋豪”。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喻细微之物。
2
指毛笔。
列表:
-
1
遁逸从来格自高,莫将泰嶽比秋毫。
释延寿《山居诗 其三四》 -
2
推致无穷中,秋毫共飘瞥。
宋庠《登大明寺塔》 -
3
黄蘗老,察秋毫,坐断春风不放高。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五三》 -
4
临际全机格调高,棒头有眼辨秋毫。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九五》 -
5
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见秋毫身量大。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七》 -
6
谁言眷此帻,掷去轻秋毫。
朱松《女贫苦难妍》 -
7
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
胡寅《题湘西小景》 -
8
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曹勋《人生不长好》 -
9
况自秋毫皆帝力,何言旧物是吾家。
宋祁《再入翰林》 -
10
想应頼尔排纷扰,坐觉秋毫泰山小。
李衡《短项翁》 -
11
日出四楹浮宝气,云开百里见秋毫。
唐皞《上方》 -
12
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
胡铨《予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 -
13
古镜破来菴许大,秋毫未尽眼能宽。
释慧远《镜菴》 -
14
泰华山林兮,秋毫钟鼎。
葛立方《横山堂三章 其一》 -
15
追念平生为,秋毫一无失。
黄公度《挽吴君与大夫》 -
16
秋毫有遗恨,石窌剖封迟。
黄公度《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其一》 -
17
秋毫供握处,春草见归时。
宋祁《送次饶赵职方罢成德军通判还朝》 -
18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陈天麟《题南金慎独斋》 -
19
秋毫无假借,情话与谁论。
洪适《宗人应贤婺源张氏之婿也治邑清介一无所私其列嶽诒书郡幕至以邑尊称之其里谚如此戏成绝句》 -
20
十年蟠绿野,轩冕一秋毫。
洪适《程参政挽诗三首 其一》 -
21
洗心观万物,至理寓秋毫。
李流谦《遣兴七首 其五》 -
22
谁言眷此帻,掷去轻秋毫。
洪迈《女贫苦难妍》 -
23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姜特立《和徐判院见惠诗篇 其二》 -
24
天地忽开泰,万象分秋毫。
姜特立《喜晴》 -
25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陆游《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从仆来佐豫章而德章亦谪高安感事述怀作歌奉寄》 -
26
秋毫何者非君赐,回首修门敢遽忘。
陆游《示儿子》 -
27
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
陆游《神山歌》 -
28
秋毫或壅隔,百体若相仇。
陆游《卧病》 -
29
百年终归朝露速,一死正自秋毫轻。
陆游《雨中排闷》 -
30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
31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陆游《醉倒歌》 -
32
昔者群枉根株牢,众愤不能损秋毫。
陆游《董逃行》 -
33
散发鸥鹭间,万事秋毫轻。
陆游《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 其六》 -
34
秋毫不受俗尘侵,随处悠然一散襟。
陆游《秋思四首 其一》 -
35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陆游《寄题周丞相平园》 -
36
旗亭新酿美,万事一秋毫。
陆游《舍北野望四首 其一》 -
37
鬓毛具白尽,事不补秋毫。
陆游《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二首 其一》 -
38
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陆游《老学庵》 -
39
秋毫失固守,金丹亦奚为。
陆游《杂感五首 其五》 -
40
常使先生饱扪腹,其余万事一秋毫。
陆游《对食戏作六首 其四》 -
41
养心功用在还婴,肯使秋毫有妄情。
陆游《道室述怀》 -
42
长鱼腹腴羊臂臑,馋想久矣无秋毫。
陆游《即席四首 其三》 -
43
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
陆游《治心》 -
44
回头看富贵,何啻一秋毫。
陆游《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六》 -
45
世念秋毫尽,浑如学语儿。
陆游《自嘲老态》 -
46
愚智极知均腐骨,利名何啻一秋毫。
陆游《暑夜泛舟二首 其二》 -
47
世念秋毫除未尽,麴生应恨白头新。
陆游《醉中绝句二首 其一》 -
48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
陆游《闻里中有鬬者作此示之》 -
49
寒生事业秋毫尽,笔力终惭鼎可扛。
陆游《北窗》 -
50
遁迹荒村惯忍贫,秋毫不使丧其真。
陆游《遁迹》 -
51
赠子秘传安乐法,秋毫莫遣动吾心。
陆游《书意三首 其二》 -
52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陆游《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五》 -
53
野僧斋罢凭阑久,千里秋毫入望中。
陆游《中阁》 -
54
道渠明断神一般,秋毫不扰田里安。
杨万里《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
55
稍捐官府秋毫利,散作乡村浩荡春。
周必大《太和宰赵嘉言 其二》 -
56
秋毫得失肯悲欢,北固山边更一看。
史尧弼《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其四》 -
57
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却向一秋毫。
史尧弼《试何企笔偶书 其一》 -
58
-
59
秋毫茧纸快收拾,百城烟水行无穷。
释宝昙《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
60
脩泉汲短绠,太山寄秋毫。
释宝昙《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四》 -
61
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
项安世《寿王尚书二首 其二》 -
62
托迹千花冀可曹,冰姿何敢露秋毫。
项安世《次李校书韵嘲阁下红梅》 -
63
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
张栻《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
64
眼见荣华能几日,心知富贵只秋毫。
梅尧臣《酬杨愈太丞之寿州见别》 -
65
要须般礴烦画史,正自指顾分秋毫。
陈造《题识山堂》 -
66
铜章披宿雾,藻鉴炳秋毫。
许及之《上周尚书内翰承旨二十韵》 -
67
敢将出处较秋毫,未报君恩感二毛。
许及之《钓台》 -
68
霏霺散秋毫,虚檐水鸣琴。
薛季宣《春雨》 -
69
野趣知兄爱泉石,风屏少试秋毫力。
薛季宣《书敬仲兄枕屏》 -
70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条空碧见秋毫。
彭演《羯鼓縚》 -
71
即今麦孕苗欲秀,得失相去悬秋毫。
廖行之《夏夜大雨》 -
72
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见秋毫小。
廖行之《和汤无邪》 -
73
傥无后来者,泯没秋毫小。
陈傅良《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 -
74
士友重叹君不譍,视此进退秋毫轻。
楼钥《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
75
齐梁无骏骨,李杜得秋毫。
石介《读石安仁学士诗》 -
76
升高望远天界阔,海山江树皆秋毫。
王炎《九日登宝叔塔同游者杨大著李校书冯正字曾著作易校书》 -
77
自念秋毫皆帝力,衔环结草若为酬。
蔡戡《书怀》 -
78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
杨简《偶书 其二》 -
79
火轮穷旷劫,初度起秋毫。
曾丰《赠五行家涂舜举》 -
80
借不中书非所歉,秋毫元重泰山轻。
曾丰《赠笔工周永年 其二》 -
81
独秀不知为独秀,退然自视一秋毫。
曾丰《题徐子比独秀亭 其一》 -
82
不待月明飞镜夜,此时自可数秋毫。
赵蕃《晓登快阁 其一》 -
83
秋毫浑可数,纤翳不能遮。
赵蕃《邬子对月》 -
84
秋毫细可数,乌鹊栖亦兴。
赵蕃《十六夜月》 -
85
露洗松巅沈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
岳甫《巾山晓望》 -
86
矧复察秋毫,洞见龙肺腑。
袁燮《题豢龙图》 -
87
吴越衣冠几春梦,古今身世一秋毫。
俞灏《三高堂》 -
88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
欧阳修《食糟民》 -
89
汉家财利析秋毫,暂屈清才岂足劳。
欧阳修《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
90
依依红叶树,回首入秋毫。
孙应时《冬十月赴官海陵过会稽诸生饮饯鲁墟桥酒罢就舟倦甚眷然有作》 -
91
事业秋毫尽,声华白日沦。
孙应时《哭亡友胡达材 其三》 -
92
百围松桧秋毫壮,千丈罗纨尺寸成。
孙应时《春日自警》 -
93
政平多暇日,民费绝秋毫。
曹彦约《右史殿撰吴之平挽章二首 其一》 -
94
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
苏舜钦《大小言 其二》 -
95
闸住亭前绿半篙,泉中白兔眇秋毫。
释居简《冷泉待月 其二》 -
96
曩曾借榻坐凉树,细数秋毫闚夜潭。
释居简《水月菴》 -
97
被褐怀珍眼力高,区区不复数秋毫。
释居简《赠心鉴相士》 -
98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蔡沈《寄赠江宁刘明府》 -
99
大不遗泰山,小不遗秋毫。
度正《寄襄阳杨侍郎三丈》 -
100
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苏泂《忆朱子大学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