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石刻的宋诗诗句
描写石刻的宋诗诗句。
描写石刻的宋诗诗句
石刻[shí kè]
释义:
1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2
镌雕石制品。
列表:
-
1
雷唱涧流回,石刻惟人竞。
苏籀《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芜累奉和一首》 -
2
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
朱松《游山光寺》 -
3
红心草葬旧金钗,黄陵庙成新石刻。
王铚《诗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 -
4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刘子翬《临池歌》 -
5
石刻分余犹及我,荣耀惊闻浙江左。
王十朋《谢荣帅赠御书孝经用陈大监韵》 -
6
堂名石刻两具存,令我深怀旧长官。
王十朋《题双峰资深堂 其五》 -
7
金华石刻满西州,不惜明珠辄暗投。
王十朋《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 -
8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余石刻记经轴。
王灼《游空山》 -
9
浣花溪上得闲来,石刻摩挲病眼开。
李流谦《草堂》 -
10
风榱雨栋那堪说,石刻污漫像设昏。
李流谦《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然欲复其旧贻以四绝句 其二》 -
11
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
洪迈《游山光寺》 -
12
追想旧游如梦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李长庚《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 其二》 -
13
周遭岩壑寻胜迹,摩挲石刻立多时。
范成大《题磨崖碑》 -
14
壁石刻位号,列侍幽宫隅。
梅尧臣《闵冢》 -
15
寺壁龙蛇石刻新,夔州十绝典刑存。
陈造《游普向十首 其六》 -
16
当日留题海山寺,旋闻石刻暗莓苔。
陈造《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其四》 -
17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
陈傅良《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其一》 -
18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陈傅良《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
19
师传问讯谁书院,石刻摩挲是道乡。
陈傅良《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其二》 -
20
摩挲看石刻,嗟惜到松楸。
陈傅良《题丁少詹姑墓志后》 -
21
百金不惮买墨本,摩挲石刻今见之。
王炎《过浯溪读中兴碑》 -
22
摩挲石刻空三叹,吏部文章绝古今。
蔡戡《滕王阁》 -
23
坛崩殿古黄冠癯,悬岩石刻墨可模。
赵蕃《贵溪隔岸有二岩仆旧游也闻子畅受秋租于彼以诗寄之》 -
24
摩挲石刻叹微茫,孰若汗青移硬黄。
赵蕃《从潘丈求字二首 其二》 -
25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
杨济《云安龙脊滩》 -
26
石刻嘉名岁月多,苔封藓蠹欲消磨。
董居谊《群玉山 其二》 -
27
摩挲石刻元和体,矍铄僧谭宣政间。
黄榦《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夜宿九峰寺》 -
28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
刘过《赏心亭》 -
29
摩挲石刻追前躅,坡叟遗文媿续镌。
胡榘《玉岩石刻》 -
30
摩挲石刻拜方兴,误国从初恨老秦。
虞刚简《游灵岩寺 其二》 -
31
隔岸土封刘氏藁,它山石刻杜陵篇。
释居简《送满上座》 -
32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许应龙《凤池立碑纪事》 -
33
三十年来成一梦,摩挲石刻鬓添丝。
郑损《琼花 其一》 -
34
石刻俨如元祐日,榜题犹带有唐秋。
陈宓《邀同社十七人游灵岩天台次前韵呈潘刘》 -
35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赵汝鐩《题莱公泉》 -
36
感君高谊挟纩温,况有石刻华吾轩。
王迈《谢陈尉宏父惠潮阳蕉丝碑刻因求宿诺韩文》 -
37
先祠石刻摩挲久,华胄遥遥企慕劳。
王迈《绍兴戒珠寺读右军祠堂碑》 -
38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余。
刘克庄《石鼓》 -
39
老僧揖入廊东头,摩挲石刻令人忆。
陈着《次韵如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其九》 -
40
欲识清风千古在,试将石刻句吟看。
徐集孙《此君轩》 -
41
禅定琴台废,诗寒石刻嵬。
徐集孙《旧圆觉》 -
42
诗题田家足浑朴,帖送石刻何舂容。
陈杰《武冈向权叔家有陈魏祠堂合祀简斋鹤山惟两公世异事殊实难牵合诸公既极推引复征予言》 -
43
忍把原碑参叶记,江头石刻懒摩挲。
马廷鸾《十月八日有感》 -
44
拂拭棠阴留石刻,天然仙境岂人为。
谢奕奎《次兄奕修群玉山留题韵》 -
45
吾家秋崖与题跋,乐石刻玉高嶙峋。
方回《赠江东李提学》 -
46
哀辞山石刻,恤典海舟沈。
谢翱《哭正节徐先生》 -
47
石刻仙潭神笔题,我来观感仰灵祠。
陈自新《栖云龙潭》 -
48
摩挲石刻拜方兴,误国从初恨老秦。
卢刚《灵岩感怀》 -
49
石刻蛟螭扶绣柱,金盘龙凤走雕楹。
王珪《宫词 其三○》 -
50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司马光《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衅惧而归之子高答简有碎珊瑚之戏昌言以诗赠子高同舍皆和》 -
51
更览晋祠新石刻,从来文体压梁齐。
苏颂《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
52
密议金銮应有记,登庸石刻竚重题。
苏颂《邓圣求承旨叠贻佳句过有褒称无言不酬虽复牵强以多为贵固已数穷大雅旁通谅无诮斥》 -
53
祗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苏颂《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其二》 -
54
共传金石刻,具是大文章。
苏颂《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 -
55
崩崖坏山出众宝,石刻鼎铸周秦余。
刘攽《和苏子瞻韵为石苍舒题》 -
56
旁摹石刻署名状,各有凭附相夤缘。
王令《八桧图》 -
57
扑面尘埃二十年,纱笼石刻顿光鲜。
韦骧《题岑岩起剑门诗刻后》 -
58
石刻见贻真雅赐,峥嵘笔力有余刚。
孔平仲《和项元师见遗柳书》 -
59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黄庭坚《书磨崖碑后》 -
60
不珍金石刻,要我一挥肘。
黄庭坚《寄上高李令怀道》 -
61
因访山中人,石刻尚仍旧。
胡志道《黄帝祠宇》 -
62
玉驾班龙飞九色,古殿崔巍遗石刻。
刘弇《游麻姑观用黄道士韵》 -
63
壁间石刻图经在,瀼外祠堂绘像真。
李复《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 -
64
江吞百顷尽,石刻一篇留。
贺铸《郎官湖》 -
65
为言诸老有遗迹,细寻石刻摩苍苔。
周紫芝《雪后再至菊坡》 -
66
曾颂天禧金石刻,定应宽利赋朝恩。
胡宿《送兵部陆学士赴漕闽中》 -
67
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
陈渊《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 -
68
声名向千载,石刻余羊杜。
陈渊《同杨遵道出京本欲作诗而吟咏久废恐取道襄阳吊古遗迹遵道有作不能多继也先以诗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