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直北的宋诗诗句
描写直北的宋诗诗句。
描写直北的宋诗诗句
直北[zhí běi]
释义:
1
正北。
列表:
-
1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
张元干《止戈堂 其一》 -
2
那知倚栏处,直北是松楸。
林季仲《赵宝学挽词二首 其二》 -
3
绕郭寻好山,直北得覩径。
朱翌《径山白虎寺诗》 -
4
举头直北看青山,低头直下觑黄卷。
朱翌《题孙倅面山轩诗》 -
5
自南瞻析木,直北望玄枵。
朱翌《送吏部张尚书帅成都一百韵》 -
6
直北二江合,水势中分滩。
汪任《游南山》 -
7
归欤已熟他时路,直北龙溪一二湾。
仲并《次韵答友人四首 其三》 -
8
停骖重回首,直北是吾乡。
宋祁《按务东桥驻望》 -
9
兄去游东閤,才堪直北扉。
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
10
直北有异境,烟汀连钓矶。
陆游《避暑松竹间》 -
11
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欃枪。
范成大《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余作亭于水上其详具记中》 -
12
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范成大《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
13
秦川草木多如荠,时倚楼阑直北看。
范成大《寄题汉中新作南楼二首 其二》 -
14
淮山到眼浑相识,直北青梢是定山。
杨万里《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 其一》 -
15
目极朝东水,心怀直北山。
史尧弼《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 其一》 -
16
汉节荧煌直北驰,皇家卜世万年期。
朱熹《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五》 -
17
今宵又过丰城县,依旧长江直北流。
朱熹《次韵择之发临江》 -
18
直北烟都歇,居东雨载零。
王质《挽虞丞相》 -
19
登高明远目,直北望中原。
章甫《独登南楼兼怀严圣几俞若晦 其二》 -
20
貔貅十万师,盟津直北渡。
石介《过魏东郊》 -
21
举首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
钟明《书义倡传后》 -
22
斗极回东指,军容直北营。
叶适《阳复》 -
23
木老地平静,直北万家城。
韩淲《南台》 -
24
一味清新无我爱,遥看直北是长安。
韩淲《读昌甫诗》 -
25
当时剑握不倒置,直北马首无由东。
释居简《读岳鄂王传》 -
26
年少坐谈玄,钟山直北边。
周文璞《至荆公墓 其三》 -
27
中兴规模旧提封,直北燕蓟西崆峒。
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
28
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
程公许《中秋节侍杨尚书待月南楼》 -
29
王宫直北里,天外横歌期。
范镇《七夕二首 其二》 -
30
直北恶溪泉滚滚,落南瘴海雾昏昏。
薛利和《韩亭》 -
31
廐中我有汗血马,与汝直北清氛埃。
盛世忠《胡苇航寄古剑》 -
32
廐中我有汗血马,与汝直北清氛埃。
盛世忠《胡苇航寄古剑》 -
33
浮云岂解终为昏,先生即来直北门。
姚勉《送郑编修罢任》 -
34
最是夕阳烟雨后,不堪直北望长安。
释行海《楼居》 -
35
粗行拍盲,尽直北直南数来,更无此样。
释月磵《崇报洪长老请赞》 -
36
似者般无禅无道无能为底长老,尽直北直南何处讨。
释月磵《隠静空岩长老请赞》 -
37
望中红叶秋何极,直北黄云路不分。
董嗣杲《富池镇上感懐 其三》 -
38
丹心直北看飞雪,往往随花入帝宫。
杨蟠《朝宗门》 -
39
山无重数总蟠青,直北孤峰最有情。
陈岩《螺髻峰》 -
40
愁看直北是长安,云树深深碧殿寒。
方凤《三吴漫游集唐 其九》 -
41
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
郑思肖《北望》 -
42
昨宵我梦中南去,今日君从直北来。
汪元量《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
43
直北抵灵隠,殿宇壮岩陬。
徐瑞《九月四日偕弟可玉外甥张敏修吾孙栋游西山访古追怀甲戌旧游感叹不已纪事五十韵》 -
44
禁跸忽传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间。
王珪《依韵和章枢密景灵宫奉安列圣神御》 -
45
华堂直北望云烟,劳远勤归此待贤。
苏颂《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 碧波亭感事》 -
46
都堂直北正衙西,同日三贤拜紫泥。
苏颂《重次前韵奉酬子由子开叔贡三舍人二首 其一》 -
47
直北瞻天日,征西叠鼓鼙。
邓润甫《道中咏怀奉寄利州冯允南使君》 -
48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沈括《鄜延凯歌 其一》 -
49
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北更崔嵬。
吕希纯《乌龙寺》 -
50
直北清梦多,半落夷门山。
刘弇《送邢清臣赴左选》 -
51
夜来天直北,剑魄绕星辉。
刘弇《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二○》 -
52
天门直北八公西,杏栱梅梁脱蔽亏。
刘弇《陪王纯父燕历阳连云观》 -
53
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杨亿《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 -
54
直北飞来鸿雁,端疑个是潇湘。
贺铸《题惠崇画扇六言二首 秋水芦雁》 -
55
浮云休蔽日,直北是长安。
李纲《江行十首 其一》 -
56
乘兴风流莫相笑,眼看直北走雷塘。
吕本中《望金陵偶成两绝 其一》 -
57
遥想燕山落大花,更堪直北渡龙沙。
沈与求《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