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甘泉的宋诗诗句
描写甘泉的宋诗诗句。
描写甘泉的宋诗诗句
甘泉[gān quán]
释义:
1
甜美的泉水。
2
指美好的水泉。
3
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
4
宫名。
5
赋名。
6
汉粮仓名。
列表:
-
1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徐铉《奉使九华山中涂遇青阳薛郎中》 -
2
侍从甘泉与未央,移舟偏要近垂杨。
徐铉《柳枝词十首 其一○》 -
3
听漏分宵趋建礼,从游同召赴甘泉。
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
4
甘泉陪法从,千载喜歌虞。
胡宿《明堂大礼》 -
5
大壮亲规近,甘泉旧典崇。
胡宿《诏祀西太一宫》 -
6
子云嗟寂寞,无思状甘泉。
宋庠《庚午春观新进士锡宴琼林苑因书所见》 -
7
久贰甘泉计,新陪丹府游。
宋庠《送司马待制守河中》 -
8
甘泉宸象洽,无独赋青葱。
宋庠《瑶津亭同窠双头牡丹》 -
9
迎寒便立甘泉仗,扈从应无七圣迷。
宋庠《喜晴晚归》 -
10
十里甘泉卤簿新,即时天借雪清尘。
宋庠《和中丞晏尚书乘舆宿殿致斋日巡仗遇雪》 -
11
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宋庠《寄武昌胡从事》 -
12
晚于玄有得,始悔赋甘泉。
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 其八》 -
13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陈与义《伤春》 -
14
甘泉坊里林影黑,吴氏舍前书榜鲜。
陈与义《题甘泉书院》 -
15
怪石甘泉作檀施,长廊古殿荫多罗。
苏籀《次韵洪令谷瑞平远台》 -
16
无奈泥沙拨不开,分明塞断甘泉眼。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三八》 -
17
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
张九成《嘉祐寺》 -
18
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
张九成《拟归田园 其四》 -
19
泠泠迸石甘泉洌,馥馥袭人和气生。
苏钦《游灵岩》 -
20
捉月笑他吟采石,凌云端欲赋甘泉。
欧阳澈《子贤和韵见酬次答之》 -
21
夜到甘泉捷,光摇建晓魁。
朱翌《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其三》 -
22
大将朝甘泉,后部腾沙碛。
曹勋《饮马长城窟行》 -
23
甘泉烽火照黄昏,候骑骎骎入雁门。
宋祁《拟东武曲二首 其一》 -
24
归来武库祭蚩尤,得从甘泉参豹尾。
宋祁《拟东武曲二首 其二》 -
25
传言天子将羽猎,千乘万骑向甘泉。
宋祁《少年行》 -
26
忽从楚水枫林下,还入甘泉豹尾中。
宋祁《有诏解郡作 其二》 -
27
玉树扶疏入紫烟,鸣驺偕计望甘泉。
宋祁《送友人赴举》 -
28
何当入会甘泉计,玉树扶疏倚太清。
宋祁《寄赠高知县》 -
29
甘泉路迩烽槔偃,非子川长马庌平。
宋祁《送王龙图镇秦亭》 -
30
便有戎酋归圣化,甘泉应得慰皇情。
曹勋《癸未御前帖子三首 其三》 -
31
燕颔虎头经赏识,定应接武向甘泉。
刘子翬《次韵明仲赠六四叔之作》 -
32
暂别甘泉豹尾中,隼旟仍驻水晶宫。
秦熺《送舅氏王亨道知湖州》 -
33
暮年亦复侍甘泉,每对青铜只自怜。
吴芾《和王瞻叔泉字韵》 -
34
持荷久侍甘泉橐,剖竹仍分刺史符。
陈棣《陈镇江生辰 其二》 -
35
程王二夫子,听履上甘泉。
史浩《次韵程泰之尚书》 -
36
持橐甘泉日,英声耸缙绅。
史浩《吴明可阁学挽辞》 -
37
况从尺一招,甘泉问鬼神。
李石《送范至能制置》 -
38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
晁公遡《凌云寺》 -
39
甘泉洗心清,好风吹面凉。
晁公遡《任季明见和池上诗再用韵奉简且识予拳拳怀向之万分也》 -
40
半岁甘泉橐,频年刺史幡。
王十朋《哭陈阜卿 其一》 -
41
帝眷甘泉旧,纶恩换虎符。
王十朋《闻韶美侍郎易任广汉 其一》 -
42
老成犹滞甘泉橐,晚进叨乘刺史轮。
王十朋《用贡院韵寄当涂吴给事明可》 -
43
庆事公家奕世传,生封锦告出甘泉。
王十朋《薛士昭主管母夫人加封送酒为寿薛有诗谢次韵以酬》 -
44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宋祁《上元观灯纪事》 -
45
由来东海传高阁,复见甘泉载后车。
曾协《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其二》 -
46
九重温诏下江边,应览甘泉旧奏篇。
曾协《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其四》 -
47
出为岭峤澄清使,归作甘泉侍从臣。
陈俊卿《哭林艾轩》 -
48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
林光朝《送别傅郎中安道持节闽中》 -
49
闻道甘泉驾,将临细柳营。
陈天麟《旌德道中》 -
50
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
徐璋《送举人》 -
51
甘泉剩贮虾蟆碚,时瀹玉尘香漱齿。
邓深《次正臣韵》 -
52
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
耿镃《用功成韵赋外舅短项翁》 -
53
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
洪适《熊直阁挽诗二首 其一》 -
54
中兴良吏盛,佳传压甘泉。
洪适《向侍郎挽诗二首 其一》 -
55
松关辞旧隐,平步汉甘泉。
洪适《张待制挽诗》 -
56
朱轓多惠露,紫橐表甘泉。
洪适《周尚书挽诗二首 其一》 -
57
迎阳周吉土,练日汉甘泉。
周麟之《郊祀庆成》 -
58
谁借羽翰超弱水,又随簪橐过甘泉。
周麟之《初除西掖士华兄以诗贺喜次韵为谢》 -
59
捷书日日到甘泉,使者联翩出劳旋。
周麟之《破虏凯歌六首 其六》 -
60
岂必待政成,甘泉行赐环。
韩元吉《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七》 -
61
上皇诏下嗟见晚,归来荷橐趋甘泉。
韩元吉《送许侍郎知宣州》 -
62
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韩元吉《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
63
甘泉垂入侍,华屋漫兴嗟。
韩元吉《挽徐敦济郎中词二首 其一》 -
64
甘泉虚从橐,曾未席恩荣。
韩元吉《挽傅安道郎中词二首 其一》 -
65
勋业肇端登凤沼,词章接武侍甘泉。
韩元吉《鹿鸣宴》 -
66
曲水赋诗须鲍谢,甘泉第颂忆渊云。
韩元吉《曾丰惠文编》 -
67
紫橐甘泉不愿留,虎符聊试海边州。
韩元吉《送张几仲知泰州》 -
68
天禄校书元有路,甘泉第颂可无人。
韩元吉《送沈驹甫》 -
69
清时得路每投闲,垂上甘泉玉笋班。
韩元吉《故运使直阁少卿刘公挽词》 -
70
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韩元吉《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
71
原隰观风频玉节,省台联秩近甘泉。
韩元吉《故致政提刑少卿方公挽词》 -
72
妙龄嘉誉满江东,晚接甘泉豹尾中。
韩元吉《刘子宣侍郎挽词》 -
73
主公方拔士,入奉甘泉游。
魏杞《送吴佥判之官濠州》 -
74
荫资嘉木当知本,水余甘泉必究源。
罗杞《咏家史》 -
75
千门未报甘泉火,万耦方观渭上耕。
陆游《客自鳯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 -
76
何时复关中,却照甘泉殿。
陆游《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塞上传烽追赋一首》 -
77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陆游《送范舍人还朝》 -
78
江上甘泉寺,登临擅一州。
陆游《峡州甘泉寺》 -
79
先生剑履冠麟阁,后嗣簪橐陪甘泉。
陆游《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 -
80
甘泉不洗天崖恨,留与行人鉴覆车。
崔峄《莱公泉》 -
81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梅尧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
82
常使屏风写无逸,应无烽火照甘泉。
陆游《读史》 -
83
早遇齐侯游柏寝,晚从汉帝祀甘泉。
陆游《杂兴十首 其一》 -
84
虚廊静院听松籁,细草甘泉养鹿麛。
陆游《雨晴》 -
85
甘泉胜牛乳,灵药似人形。
陆游《简湖中隠者》 -
86
未闻光范延珠履,谁向甘泉从玉车。
范成大《次韵子文客舍小楼》 -
87
赐金真浪费,唤取从甘泉。
杨万里《寄马会叔》 -
88
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
89
一州天下孰后先,要渠笔橐侍甘泉。
杨万里《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
90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杨万里《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
91
白马将军震交阯,青钱学士即甘泉。
杨万里《答胡伯圜赠诗》 -
92
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早鸣珂。
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 其一》 -
93
身荷甘泉橐,家仍陋巷箪。
周必大《刘谏议挽词二首 其一》 -
94
鸣佩甘泉不乏人,谁能博古复通今。
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其五》 -
95
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
李洪《忆雪歌》 -
96
侍臣谁荐扬雄赋,岂使甘泉播令猷。
李洪《拟和御制郊祀诗 其二》 -
97
圣王当宁方急贤,愿公袖疏朝甘泉。
马先觉《送昆山丞谢子潚解官还朝》 -
98
夕烽不到甘泉殿,尺一征还近赭袍。
张孝祥《赠邕州滕史君》 -
99
君今持橐甘泉里,我不投书苦海中。
张孝祥《寄方帅 其二》 -
100
天子甘泉祀,欢声浃九围。
梅尧臣《送韩签判玉汝还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