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琴樽的宋诗诗句
描写琴樽的宋诗诗句。
描写琴樽的宋诗诗句
琴樽[qín zūn]
释义:
1
亦作“琴尊”。
列表:
-
1
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
谭用之《寄友人》 -
2
病质尚惭纡组绶,闲心惟拟泥琴樽。
李昉《暑雨初晴炎风称解更逢连假甚适闲情竹轩正恣于高眠蓬阁忽贻于佳句一篇一咏虽许于唱酬载笑载言颇疏于陪接不蒙顾我深所慊怀敢次来章用伸微抱》 -
3
几时清赏玩,啸咏与琴樽。
阮思道《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4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
刘兼《访饮妓不遇招酒徒不至》 -
5
北第琴樽歇,东原旌旆飞。
宋庠《赠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二首 其二》 -
6
接武西台属钜贤,琴樽欢意满山川。
宋庠《和吴侍郎相从经岁忽有陕许之别见贶长句》 -
7
帘幕深无暑,琴樽静照人。
张九成《夏日即事》 -
8
淡泊交情具耐久,几多潇洒寄琴樽。
欧阳澈《诸友乘兴拉谒吴朝宗因次韵》 -
9
一堂风月一床书,随分琴樽乐有余。
吴芾《如老堂 其二》 -
10
岩壑知心赏,琴樽乐性灵。
陆游《北斋》 -
11
左右琴樽静不哗,放翁新作老生涯。
陆游《斋中弄笔偶书示子聿》 -
12
平山堂上命琴樽,前辈风流肯见分。
陈造《登平山堂》 -
13
静女无媒未易昏,幽人乐地但琴樽。
陈造《次韵方秘正 其一》 -
14
借得琴樽留待月,从教帘幕不胜秋。
赵某《休官》 -
15
入眼云烟归翰墨,满怀风月寄琴樽。
孙应时《送赵简叔满秩归闽》 -
16
琴樽发清谣,老眼度闲日。
韩淲《次韵斯远和答昌甫读谪仙诗 其一》 -
17
风景不因今古异,琴樽宁与是非休。
韩淲《昌甫携渭南诗见过》 -
18
君道本和乐,况有琴樽命。
韩琦《寄题西京致政张郎中静居院》 -
19
枢廷岂是琴樽伴,会约幽居称幅巾。
韩琦《枢廷对竹》 -
20
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
赵抃《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
21
公余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王迈《送郑邛叔珪之博罗尉四首 其四》 -
22
秋声萧瑟北山椒,頼有琴樽遣寂寥。
田锡《秋声有怀寄副翰宋白舍人》 -
23
鱼龙惯灯火,鸥鹭识琴樽。
曾致尧《题刘居士江楼》 -
24
舟中望古刹,川上移琴樽。
严羽《游临江慧力寺》 -
25
琴樽畴昔记追随,富贵休教贫贱离。
赵希逢《和寄仵判院八首 其六》 -
26
一榻萧然谁是伴,琴樽相对太清生。
赵希逢《和宁川冷渡》 -
27
敲扑岂甘忘素业,琴樽犹可助清谈。
陈舜俞《南阳春日十首 其二》 -
28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韩维《和江十浮光隠者》 -
29
悠然一笑对南山,壁上有琴樽有酒。
于石《答诸友》 -
30
紫极秋声竹满轩,一尘飞不涴琴樽。
仇远《题天寿观清隠山房》 -
31
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
文同《墅居》 -
32
杖屦独游栽药圃,琴樽多在钓鱼船。
释楚峦《隠逸》 -
33
掉手入岩谷,琴樽乐幽旷。
文同《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 -
34
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
文同《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
35
欲种梧桐满碧轩,春风岑寂映琴樽。
刘敞《种梧桐》 -
36
出入金鼓威,寤寐琴樽乐。
司马光《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足成一章》 -
37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王安石《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 其二》 -
38
琴樽长有乐,草木似无衰。
强至《寄题张殿直长春亭》 -
39
到喜琴樽能满意,退嫌圭组只劳形。
强至《题余公亭》 -
40
青云露三峡,寄傲开琴樽。
吕陶《送周茂叔殿丞》 -
41
遥忆琴樽会,吟游路险难。
张允《凉轩》 -
42
琴樽虽在侧,难以解愁颜。
魏野《暮冬郊居怀李安》 -
43
箕踞巾舄闲,玩好琴樽列。
魏野《夏夜与臧奎陈越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
44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
寇准《巴东书事》 -
45
聊借琴樽乐清景,全胜车马冒黄埃。
韦骧《次韵和公舒太守长至游水南僧寺》 -
46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苏轼《寄题梅宣义园亭》 -
47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樽。
苏轼《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 -
48
客恋琴樽乐,僧依水石清。
李宗谔《咏华林书院》 -
49
无复琴樽对鸥鸟,空遗松栢几秋风。
曾肇《太父太师密国公赋诗江楼世称名笔从侄子绩得之以居肇缅思祖德且爱绩之能继志也为赋一首》 -
50
琴樽不复存,青莲开梵宇。
贺铸《历阳十咏 百福寺》 -
51
东道琴樽能惜夜,西园花絮欲伤春。
贺铸《将发永城留题李氏斋壁》 -
52
邑小民事简,琴樽有余欢。
谢逸《送鹿好古》 -
53
山居多水石,客至亦琴樽。
许景衡《寄题会文阁》 -
54
巾履日可赏,琴樽雅成饰。
蒋堂《飞来山》 -
55
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
范仲淹《赠都下隐者》 -
56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
57
诗礼闻相远,琴樽谁是亲。
朱淑真《寄大人二首 其二》 -
58
坐来肌骨爽,□□湿琴樽。
王延轨《白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