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玉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玉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玉音的宋诗诗句
玉音[yù yīn]
释义:
1
尊称帝王的言语。
2
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3
清越优雅的声音。
4
磬音。
5
念经的声音。
6
佳音。
列表:
-
1
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
张九成《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见也》 -
2
传柑良可乐,黼座玉音亲。
王之道《和余时中元夕二首 其二》 -
3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曹勋《方诸曲二首 其二》 -
4
九霄风静夜沉沉,仙籁虚徐度玉音。
曹勋《小游仙三首 其一》 -
5
延阁裁章纡和曲,玉音风驭共泠然。
宋祁《和宫师相公待制庞学士贤年二韵续川然两字》 -
6
诚由积善致,玉音重奖咨。
胡铨《家训》 -
7
侧闻玉音犹在耳,记录姓名标殿帷。
胡铨《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
8
力致功名上要途,忠嘉屡奉玉音俞。
陈棣《陈镇江生辰 其二》 -
9
玉音宠谕臣,此会宜有纪。
史浩《进锡宴澄碧殿诗》 -
10
玉音三谕不可挽,一麾且复临江壖。
韩元吉《送许侍郎知宣州》 -
11
微臣簪笔近御床,亲闻玉音义甚长。
周必大《进读三朝宝训终篇赐宴赐赉谢恩诗》 -
12
冠篇不得同迂叟,遗恨犹应记玉音。
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其六》 -
13
登霞抗玉音,结雾吹参差。
朱熹《题画》 -
14
况入芝兰室,又闻金玉音。
朱熹《别陈讲师》 -
15
仪图登俊烦玉音,何人望倾英俊林。
陈造《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 其三》 -
16
东西州尔非秦吴,犹金玉音宁所图。
陈造《次韵赵子野赠别》 -
17
迄今里闬闻沉浮,玉音下天正旁搜。
陈造《送赴省七子》 -
18
他年玉音问,册府起孙吴。
陈造《观诸公射于城北书壁二首 其二》 -
19
州掾聊容养文豹,玉音催去踏金鳌。
陈造《次韵杨宰》 -
20
庭竹琅然振玉音,叶落委阶墉不埽。
薛季宣《即事》 -
21
玉音久不嗣,故岁行欲尽。
周孚《冬夜怀陈丈侍郎》 -
22
护以虬龙威,娱以金玉音。
王质《荷柳松竹赠答 松答仆》 -
23
主将失节度,玉音为咨嗟。
罗愿《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 -
24
寿皇念旧久更深,圣明亲擢传玉音。
楼钥《送苏寿甫少卿赴潼川漕》 -
25
犹记玉音称酷似,始知无忌乃其甥。
楼钥《送安行表兄葬次韵》 -
26
帝敕天丁下取将,玉音诵之声琅琅。
杨冠卿《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有诏复其官亨衢自此发轫闻之喜甚为作古篇》 -
27
野夫自是甘芹味,国老何尝靳玉音。
文彦博《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 -
28
沈侯才隽冠儒林,诗语惊人金玉音。
释契嵩《次韵奉和》 -
29
司成问学何如深,六经表里金玉音。
赵善括《谢葛守诗轴》 -
30
伤情空拜丹青像,提耳不闻金玉音。
王炎《追念鳙谿老人 其一》 -
31
慷慨披丹悃,褒嘉拜玉音。
王炎《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其一》 -
32
离日升黄道,帘中出玉音。
王炎《太皇太后挽诗 其二》 -
33
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赵蕃《寄衡州舅氏》 -
34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赵蕃《寄杨溥子》 -
35
壁间变灭龙蛇字,海内流传金玉音。
赵蕃《登清音堂访介庵壁间留题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长句》 -
36
论事切时务,玉音屡褒扬。
袁燮《寄武冈使君表兄》 -
37
子华当来时,玉音耳尝亲。
欧阳修《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
38
群后在位,奉承玉音。
王子俊《淳熙内禅颂》 -
39
自从栖隠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陈文蔚《送赵国宜之官武林》 -
40
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
曹彦约《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 其一》 -
41
释褐遽沾琼宴宠,锡诗齐听玉音宣。
余复《和御赐登第》 -
42
笋舆扶醉归来晚,清梦犹闻金玉音。
赵汝諿《大涤洞留题 其二》 -
43
忽传佳句到深林,总是铿金戛玉音。
陈宓《回吴信可谢寄唐人诗》 -
44
霜竹钟山寺,雅寄金玉音。
洪咨夔《和子有催归》 -
45
先民不可见,怀哉金玉音。
真德秀《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凄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五》 -
46
君无金玉音,请诵一束刍。
杜范《戊辰冬和汤南万韵 其二》 -
47
思文圣主师文母,犹待瑶池禀玉音。
岳珂《宫词一百首 其六八》 -
48
玉音琅琅,具记青汗。
岳珂《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
49
梅花蘸影碧江浔,似怪高人金玉音。
程公许《和虞使君赋山茶花二首 其二》 -
50
世尊三昧,金口玉音,亲付嘱紫泥芝检。
释智愚《偈颂二十四首 其一四》 -
51
驰驿无银信,移麾有玉音。
刘克庄《挽方德润宝学三首 其三》 -
52
金版佩上籍,玉音歌洞章。
李建中《澹山岩》 -
53
嗟嗟岁月晚,悠悠金玉音。
李觏《中春苦雨书怀》 -
54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李觏《送张寺丞》 -
55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刘克庄《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其一》 -
56
君不闻建隆圣人之玉音,者也之乎助何事。
方岳《题曹兄耕绿轩》 -
57
池亭小立便幽寂,时听清泉戛玉音。
赵希逢《和池亭即事》 -
58
玉音不许难轻去,局面那知竟未安。
胡仲弓《送后村去国二首 其二》 -
59
玉音不许违三月,此意应须反覆看。
胡仲弓《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 -
60
绿玺南来奉玉音,九重恻怛为民深。
李思衍《行赆有礼辞之世子举陆贾事亹亹见爱谢绝以诗》 -
61
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傍观荣。
叶李《纪梦》 -
62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
吕同老《九锁山十咏 大涤洞》 -
63
云路回仙仗,帘帷閟玉音。
韩维《太皇太后挽歌二首 其二》 -
64
永配玉音,服之无斁。
郊庙朝会歌辞《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 其二六》 -
65
愿言三秋思,毋閟金玉音。
刘敞《郡斋燕居寄海陵道粹仪真景休高邮不疑三太守学士》 -
66
三复金玉音,旷然已发矇。
刘敞《和邻几持国景德寺纳凉》 -
67
叩君金玉音,眷我需于沙。
刘敞《将入京得淮南王工部书及遣寿州官船以来五言寄之》 -
68
惠我金玉音,醒如濯聋瞆。
刘敞《答张洞推官》 -
69
-
70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其六》 -
71
若见荆州客,为传金玉音。
郑獬《送岷山杨道士游庐山》 -
72
胡雁方南飞,玉音未可望。
沈遘《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 -
73
玉音傥无斁,时有北鸿归。
刘挚《送邹泽民还沣阳》 -
74
玉音寄我其无忘,时有归鸿下云表。
刘摰《送蔡景繁赴淮南运使》 -
75
吐霏珠玉音犹在,风折筼筜墨未干。
刘摰《哀吕西台行父四首 其三》 -
76
它时不忘金玉音,为记云巢髙缥缈。
沈辽《奉送志国赴举》 -
77
峨峨气格冠书林,落落文章叩玉音。
韦骧《再和孙正甫音字韵呈舍人》 -
78
滞迹方愁冰蕊过,清风还喜玉音来。
韦骧《和吕景纯以梅花盛开见寄》 -
79
遥聆金玉音,怅望江湖波。
朱长文《少章过吴门宠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继作辄次二公韵以寄之》 -
80
秋风行李归来未,旦暮虚怀迟玉音。
彭汝砺《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 -
81
潜圣有玉音,闻道而已矣。
黄庭坚《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 其二》 -
82
他日可教之,玉音尚无弃。
黄庭坚《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
83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
84
挟经屡造芝兰室,挥麈常聆金玉音。
秦观《奉和莘老》 -
85
云朵摇笔精,玉音锵里耳。
杨亿《表玄师归缙云有怀故雄阇黎成转韵六十四句》 -
86
骑置迢迢阻玉音,左鱼江海遂初心。
杨亿《寄刘秀州》 -
87
恭默谁聆金玉音,陶甄万物付无心。
张耒《次韵子由舍人先生追读迩英绝句四首 其四》 -
88
玉音坐契阔,容华有消歇。
张耒《感春十三首 其一二》 -
89
欲出金玉音,不妨聊考击。
饶节《元辉上人喜赋诗作东坡字萧然有出尘之姿渠亦用韵有作且乞诗为别因再次韵赠之》 -
90
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
洪炎《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
91
尚无金玉音,归鸿来枉渚。
李彭《奉酬程子尚》 -
92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夏竦《奉和御制读晋书 其一》 -
93
虚皇台高步虚彻,宣科玉音神所听。
左誉《游洞霄》 -
94
一言俞玉音,万灶休野宿。
周紫芝《时宰生日诗五首 其二》 -
95
玉音每褒谕,必及吾亲宁。
李纲《闻七弟叔易登科》 -
96
月舞清阴金影碎,风敲幽韵玉音敷。
李纲《题安国寺翠玉亭呈平老》 -
97
题诗谢灵山,勿閟金玉音。
张澂《雷公山》 -
98
雍容樽俎开金地,模写风光要玉音。
王澧《和田望再赋暑雪轩》 -
99
周侯客异县,屡蒙金玉音。
吕本中《送周灵运入闽浙》 -
100
遂令此乡人,得闻金玉音。
吕本中《报晖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