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燕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燕山的宋诗诗句。
描写燕山的宋诗诗句
燕山[yàn shān]
释义:
1
指自天津市蓟县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燕山山脉。
2
指燕然山。亦借指边塞。
3
指战国时筑黄金台招贤的燕昭王。
4
宋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后以指燕京,即今北京市。
列表:
-
1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
张元干《止戈堂 其一》 -
2
此时燕山士如虎,寒多况乃秫酒醨。
李处权《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才臣友直勉诸郎力学之乐仍率同赋 其二》 -
3
旧闻闽海家,欲纵燕山芳。
朱松《寄题起莘家义轩》 -
4
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
朱翌《大雪》 -
5
燕山大雪暗胡云,将士何人欲赐勋。
胡寅《和余汝霖雪七绝 其五》 -
6
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曹勋《幽闺怨》 -
7
好为君王言敌事,早将功业勒燕山。
宋祁《送王太尉被召归觐》 -
8
禔身郭有道,教子窦燕山。
陈棣《挽处士富公二首 其二》 -
9
九棘三槐前鲁国,一椿五桂老燕山。
员兴宗《寿李巽岩》 -
10
筑门东海于公意,教子燕山窦老心。
王十朋《李府君挽词》 -
11
丹霄休叹路难通,学取燕山种桂丛。
王十朋《次韵昌龄西园十咏 桂》 -
12
枝芳又类燕山桂,马立欣瞻刺史天。
王十朋《安国读酬倡集有平生我亦诗成癖却悔来迟不与编之句今欲编后集得佳作数篇为楚东诗社之光复用前韵》 -
13
铭图魏鼎文犹在,笔勒燕山迹尚分。
陈洎《还刘处士先令公》 -
14
文武宣和盛两班,当时都道取燕山。
庞谦孺《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 其三》 -
15
归家请办千斛墨,异时拟勒燕山铭。
周麟之《中原民谣 金台砚》 -
16
燕山台殿压阿房,又欲移巢占大梁。
周麟之《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九》 -
17
旧闻闽海家,欲纵燕山芳。
洪迈《寄题起莘家义轩》 -
18
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
曾季狸《秦女行》 -
19
遥知燕山雪,飘洒汉冠佩。
范成大《送汪仲嘉侍郎使虏分韵得待字》 -
20
横峰侧岭知多少,行到燕山翠未休。
范成大《太行》 -
21
君不见衣冠盛事今犹昔,前说燕山后崇德。
范成大《寄题莫氏椿桂堂》 -
22
燕山何处是,汉铭应已销。
梅尧臣《送韩仲文奉使》 -
23
灵椿丹桂君家有,莫羡燕山窦十郎。
杨万里《送刘惠卿二首 其一》 -
24
五枝旧折燕山桂,八月新乘海上槎。
周必大《徐商老参议直阁进书登瀛创儒荣堂来索鄙句许示奏稿寄题》 -
25
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
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 -
26
燕山惭五桂,西海继三鹏。
项安世《鹿鸣燕次韵和权帅汤提刑时二弟皆预乡荐》 -
27
北风吹来燕山雪,十万王师方浴铁。
张孝祥《和沈教授子寿赋雪三首 其一》 -
28
遗此燕山骏,买鞯安辔头。
梅尧臣《哀马》 -
29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
30
义方可但燕山窦,行跨当年八叶萧。
陈造《题椿桂堂四首 其四》 -
31
廼翁旧取燕山第,子恰从人去使燕。
许及之《送潘德久都干为贺生辰使属》 -
32
过却黄河有魏河,燕山直下有通波。
许及之《魏河》 -
33
曲水尚迟三日宴,燕山要足五枝芳。
傅大询《贺生第五子》 -
34
重来又作燕山别,不意翻为驿马催。
王质《送赵子真送藏经于朝廷》 -
35
顷为假吏到燕山,未行先取山经读。
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36
曾为假吏到燕山,送子长征不作难。
楼钥《送蒋甥若水使属北行》 -
37
汉殿联簪橐,燕山拥节旄。
楼钥《杨待制挽词 其二》 -
38
桂枝芳未已,何止倍燕山。
楼钥《鲁少卿挽词 其一》 -
39
世言燕山窦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
王信《题椿桂堂》 -
40
五枝高折非难事,问取燕山窦十郎。
舒邦佐《戴氏楼名折桂来觅诗赋二十八字》 -
41
学取燕山人姓窦,自然五桂一灵椿。
舒邦佐《遗术士》 -
42
燕山纪功后,麟阁耀鸿名。
文彦博《从军行》 -
43
郗氏一枝犹可贵,燕山五桂未能过。
蔡戡《为赵氏题三桂堂》 -
44
从此弋阳添故事,不教阴德擅燕山。
范万顷《荆山客邸题壁》 -
45
夜深忽梦燕山月,犹幸君王晚更收。
刘过《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 其二》 -
46
燕山嘉誉难独隆,宴堂清晓祥云浓,槐庭昼永阴重重。
卫泾《上亲庭寿》 -
47
燕山雪花一尺飞,胡人胡女夜打围。
周文璞《题胡女骑》 -
48
当如燕山窦,义方垂世评。
真德秀《题全氏三桂堂》 -
49
勿夸郄林枝,未说燕山芳。
魏了翁《题蔡氏丛桂堂》 -
50
我欲匹马胡儿中,直指燕山以功勒。
杜范《汉中行》 -
51
窦馆名犹在,燕山事有光。
杜范《挽钟保义》 -
52
楚泽荷纫绿,燕山桂染丹。
程公许《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其五》 -
53
他日儿孙须鼎贵,燕山阴德剩流传。
王迈《挽致政朱司户二首 其二》 -
54
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
阳枋《寿张方叔表弟》 -
55
腐儒笔力尚跌宕,燕山之铭高十丈。
刘克庄《破阵曲》 -
56
谁知蔡琰燕山北,愁听胡笳对雪花。
刘克庄《九叠 其八》 -
57
玉帛朝驰盟暮寒,覆车胡不鉴燕山。
刘克庄《又闻边报四首 其三》 -
58
燕山张皇薄伐,艮嶽文饰太平。
刘克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五》 -
59
当年双璧甲科郎,未羡燕山五桂芳。
刘克庄《使君次韵再赋二首 其一》 -
60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刘克庄《题尤溪赵氏连桂堂》 -
61
明时独擅将雏曲,未数燕山桂与椿。
刘克庄《送人西上 其一》 -
62
燕山烧营火照云,羽书夜半飞入秦。
释善珍《古意 其二》 -
63
梧桐叶叶生凉秋,燕山早寒已知遒。
赵崇嶓《征妇怨》 -
64
阴功更说燕山桂,留与时人作义方。
叶茵《崇道叔庆七十》 -
65
客问燕山地,燕山地不多。
叶茵《存方寸地》 -
66
茅山东北燕山前,翁仲遗墟几百年。
陈大方《唐隠士袁宣墓》 -
67
燕山今再有,五桂耀乡闾。
姚勉《送梁新恩梦雷归乡》 -
68
燕山霭椿桂,谢砌峙兰玉。
姚勉《题腾芳书院》 -
69
燕山庭五桂,晋国手三槐。
陈杰《挽洛阳李教授丧北归》 -
70
吴堤朝望海门潮,蓟门暮踏燕山雪。
方回《老马行》 -
71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
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其二》 -
72
我尝远过燕山北,树木已无草一色。
方回《题赵子昂摹唐人二戏马驹》 -
73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二》 -
74
森森兰玉出庭闱,突过燕山桂五枝。
李春叟《挽赵秋晓 其七》 -
75
屋头花竹已成林,夺与燕山万里心。
汪梦斗《城中将相第宅树之以木殊多茂盛因忆家园有赋》 -
76
燕山复地功何有,海上寻盟事已非。
周密《读靖康杂书有感》 -
77
飞去度赤水,横行抹燕山。
宋蒲寿宬《神骏歌送赵委顺就漕》 -
78
四方玉帛燕山北,万里帆樯海水东。
彭秋宇《秋兴 其一》 -
79
太行南北燕山外,多少游魂逐马蹄。
文天祥《发高沙 其二》 -
80
千古燕山恨,西风卷怒潮。
文天祥《鲁港》 -
81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文天祥《真州驿》 -
82
江南有游子,风雪上燕山。
文天祥《发淮安》 -
83
江南车盖走燕山,老子旁观袖手闲。
文天祥《河间 其三》 -
84
燕山五六月,气候苦不常。
文天祥《七月二日大雨歌》 -
85
燕山积雨泥塞道,大屋欹倾小成倒。
文天祥《移司即事》 -
86
今年飘泊在何处,燕山狱里菊花时。
文天祥《哭母大祥》 -
87
车马燕山閙,谁家早管弦。
文天祥《初六日即事》 -
88
燕山今夕月,清影伴孤臣。
文天祥《元夕 其一》 -
89
南国张灯火,燕山沸管弦。
文天祥《元夕 其二》 -
90
燕山形势地,从古是京师。
柴元彪《丁丑偶成》 -
91
燕山三月初三夜,听得啼鹃第一声。
范晞文《燕山闻鹃》 -
92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入淮。
林景熙《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
93
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
戴表元《赤泥岭行》 -
94
白头鞍马风沙里,听说燕山六桂堂。
戴表元《吕氏六桂堂》 -
95
今日君行清泪落,他年勋业勒燕山。
汪元量《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其三》 -
96
快鹰已落蓟水畔,猎马更在燕山前。
汪元量《斡鲁垛观猎》 -
97
今年月缺时,我在燕山万里来□□,□酒招月来。
汪元量《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 -
98
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汪元量《文山道人事毕壬午腊月初九日》 -
99
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 -
100
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
汪元量《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