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烽烟的宋诗诗句
描写烽烟的宋诗诗句。
描写烽烟的宋诗诗句
烽烟[fēng yān]
释义:
1
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广陵京口,烽烟相望。”
2
烽火台报警之烟。亦借指战争。
列表:
-
1
羽檄星驰暴客起,西望烽烟无百里。
邓肃《避贼引》 -
2
翰墨放怀新水石,烽烟回首旧蓬瀛。
刘子翬《长句寄尚明学士》 -
3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刘子翬《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
4
烽烟虚昼望,刁斗绝宵惊。
余靖《塞上》 -
5
四海涨烽烟,白昼亦晦冥。
庞谦孺《闻虏酋被戕淮南渐平喜而作诗》 -
6
漠北烽烟空抵掌,水南松竹每经心。
李流谦《重阳偶成》 -
7
榆柳关河无犬吠,牛羊阡陌断烽烟。
吴儆《次徐令韵》 -
8
烽烟尚未靖,大弓何时弯。
陆游《怀昔》 -
9
云端烽烟半点无,怪来将军不好武。
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 -
10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史尧弼《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 -
11
帝方张挞伐,天欲靖烽烟。
许及之《上梁丞相寿二十韵》 -
12
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
王炎《送房陵倅韦同年二首 其一》 -
13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袁说友《过怀安军云顶寺》 -
14
野磷惊行客,烽烟入远尘。
欧阳修《送威胜军张判官》 -
15
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千山号令传。
欧阳修《寄渭州王仲仪龙图》 -
16
烽烟岁岁满江干,将师诛求盍少宽。
曾极《大江》 -
17
辙乱旗靡绕旧畿,烽烟起处羽书驰。
陈淳《西楚霸王庙二绝 其二》 -
18
骊山往事不古鉴,艮嶽驯致烽烟狂。
刘学箕《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韵得缃字》 -
19
四郊扫烽烟,九天清泬寥。
释居简《丙申六月二十六日作飘风行》 -
20
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
赵师秀《答曾景建》 -
21
烽烟昏九土,氛雾塞三精。
岳珂《经进百韵诗》 -
22
少待烽烟清紫塞,却持笔橐侍彤庭。
程公许《饯秘书郎刘侯出守龙舒分韵得亭字》 -
23
天眷仁明宜悔祸,眼看千里息烽烟。
程公许《积雪未晴正旦朝贺大庆殿口号八章 其五》 -
24
边地烽烟差向里,中州灯火尚承平。
刘克庄《灯夕二首 其二》 -
25
烽烟散漫满路岐,边声飒飒秋风起。
释斯植《从军行》 -
26
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姚勉《戊午喜罢和籴 其四》 -
27
印信烽烟息,光辉玉烛调。
陈杰《寿昌元夕建醮》 -
28
江上烽烟杂战尘,凤城风景可怜人。
释行海《即事》 -
29
山川不见无诸君,但见烽烟徧郊野。
陈嘉言《题太姥墓》 -
30
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
文天祥《胡笳曲 十八拍》 -
31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艾性夫《上蓝寺吸江楼》 -
32
一岛烽烟斡怒流,燃犀捉月两悠悠。
无名氏《题采石蛾眉山》 -
33
故老人人怨,烽烟处处新。
刘敞《盗贼》 -
34
北岳烽烟隔,甘泉侯骑通。
刘敞《九日》 -
35
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
司马光《送魏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
36
绝幕烽烟沉远候,太平金鼓杂讙声。
王令《送仲宝叔赴秦幕》 -
37
探骑经旬无使客,戍楼终日有烽烟。
寇准《冬日偶成》 -
38
燕雀初为友,烽烟近卜邻。
李之仪《食笋二首 其一》 -
39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吴可《即事》 -
40
退暇狂声心犹耿,祈愿烽烟息障疆。
钭元珍《归隐》 -
41
烽烟边信息,金鼓武精神。
范仲淹《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
42
底事石梁成邂逅,烽烟影里得余闲。
释怀深《和信和尚 其一》 -
43
尘清漠北烽烟断,风落山前号令闻。
毛友《寄显之太尉使燕山》 -
44
稍喜烽烟从绝塞,即闻貔虎静中州。
叶梦得《送马参议观国从辟刘太保》 -
45
江阔烽烟冷,城危战骑骁。
周紫芝《避兵遣怀六首 其二》 -
46
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
胡宿《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 -
47
貔貅战罢烽烟息,豺虎销除氛祲清。
李纲《题止戈堂二首奉呈安抚程待制 其一》 -
48
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郭印《三伏不热》 -
49
满目烽烟归路远,萱亲不见泪潸潸。
洪皓《望江南》 -
50
烽烟看四起,投袂自提兵。
朱虙《浏阳闻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