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烽火的宋诗诗句
描写烽火的宋诗诗句。
描写烽火的宋诗诗句
烽火[fēng huǒ]
释义:
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指战争、战乱。
列表:
-
1
烽火青淮隔,楼船古汴堙。
王之道《次韵刘春卿书怀》 -
2
江帆带雨人归后,烽火连天客罢休。
朱翌《寄刘明道》 -
3
甘泉烽火照黄昏,候骑骎骎入雁门。
宋祁《拟东武曲二首 其一》 -
4
江淮烽火照云头,买尽临安去国舟。
曹勋《仲冬再到和前韵》 -
5
羽檄分兵控上流,时传烽火过邻州。
刘子翬《和士特南浦诗》 -
6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庄绰《题长洲张氏舍壁》 -
7
烽火来何急,囊书报不虞。
葛立方《闻我师大捷虏骑宵遁上时宰五十韵》 -
8
兜鍪第见烽火举,觚棱不辨华灯张。
葛立方《闻行在今岁元夕放灯颇盛》 -
9
烽火照天光夺日,杀气腾空暗如雾。
吴芾《续潘仲严秋夜叹》 -
10
况复江城动鼙鼓,四时烽火长相连。
胡宏《送友人归荆南》 -
11
关外羽书长踵至,路旁烽火觉烟稀。
史浩《再次韵马德骏郎中 其二》 -
12
典坟供夜览,烽火自宵沉。
林栗《高宗皇帝挽词 其三》 -
13
向来烽火起边尘,肤使南翔誉益振。
洪适《会南恩守傅侍郎致语口号》 -
14
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
韩元吉《次韵鲁如晖雪晴》 -
15
前年边马饮江水,烽火瓜州一水间。
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其二》 -
16
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
韩元吉《次韵王季夷时同宿蒋山》 -
17
晚来烟雨暗江干,烽火遥传画角残。
陆游《晚登望云二首 其二》 -
18
登城看烽火,川迥风裂面。
陆游《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塞上传烽追赋一首》 -
19
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陆游《送潘德久使蓟门》 -
20
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
陆游《泸州乱》 -
21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陆游《枕上述梦》 -
22
常使屏风写无逸,应无烽火照甘泉。
陆游《读史》 -
23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梅尧臣《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
24
只今烽火地,开辟无旷壤。
项安世《涉汉至隆中有感》 -
25
江北传烽火,胡儿大入边。
朱熹《感事再用回向壁间旧韵二首 其一》 -
26
烽火未除眠不得,欲将长剑倚危岑。
赵济《夜警》 -
27
百适归来又一年,投身烽火戍楼边。
张孝祥《某顷蒙信阳使君教以边字韵佳句伏读降叹病倦答谢甚缓复不能奇仰俟斲削 其二》 -
28
兴来走上烽火山,着足不定秋风寒。
林亦之《九月晦日登烽火山》 -
29
甘泉宫中烽火催,武库掣鏁殷春雷。
吕祖谦《汉铜弩机歌》 -
30
尽忠扶孝治,烽火自平安。
舒邦佐《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其二》 -
31
貔貅杂民居,烽火照敌边。
彭龟年《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 -
32
曲江丞相言不售,范阳烽火连京畿。
邹补之《句》 -
33
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
欧阳修《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
34
烽火燕城急,尘沙朔野宽。
郑克己《送中书王舍人使北虏》 -
35
故国音书凭过鴈,江城烽火照晴天。
卫泾《次韵高仲贻赠别》 -
36
恩光才洽腥风静,烽火初消化日迟。
释居简《宋左曹湖州宣谕》 -
37
闻笳常使梦魂惊,倚楼惟恐烽火明。
赵汝鐩《昭君曲》 -
38
倚楼西北望边城,连月亘天烽火明。
赵汝鐩《古剑歌》 -
39
后部铙歌归较晚,雪西烽火报平安。
洪咨夔《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 -
40
内地无烽火,诗人入仕林。
薛师石《送赵主簿》 -
41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魏了翁《送郑侍郎四川制置分韵得盖字》 -
42
烽火闲荆楚,尘沙卷剑岷。
吴泳《寿安宣相》 -
43
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闲紫逻清。
吴泳《寿张亨泉提刑三首 其二》 -
44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吴泳《送鲜于帅三首 其二》 -
45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岳珂《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其二》 -
46
烽火日平安,烟霞奉娱玩。
程公许《题枕带双流阁》 -
47
万里黄云冻不飞,碛烟烽火夜深微。
赵葵《荒城 其一》 -
48
入秋烽火无虚日,问谷寻岩陪隠逸。
阳枋《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 其一》 -
49
去春烽火照江边,曾草军书夕废眠。
刘克庄《去春》 -
50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刘克庄《筑城行》 -
51
烽火终年烦斥堠,车书何日混舆寰。
刘克庄《又闻边报四首 其一》 -
52
渔阳烽火照甘泉,疆吏飞笺至御前。
田锡《圣方平戎歌》 -
53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苏洵《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
54
去年人边吏,出入烽火闲。
苏洵《送任师中任清江》 -
55
烽火连畿辅,冰霜滞客程。
刘克庄《意一元枢称张君平星术相法小诗将行》 -
56
烽火穷边几度愁,亦曾将死博封侯。
吴惟信《赠史泳》 -
57
十万征人回马首,天边烽火报平安。
严羽《塞下曲六首 其六》 -
58
烽火关河隔,兵戈宇宙连。
严羽《岁暮得表叔吴景仙书因寄》 -
59
塞北又传烽火动,冠军人望霍票姚。
李龏《代赠牧马将》 -
60
都护今年破武威,碛烟烽火夜深微。
李龏《塞下曲》 -
61
烽火相连兵刃接,一封乡信报平安。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其五七》 -
62
年华犹故我,烽火更殊乡。
方岳《九日》 -
63
愿言烽火低,不到甘泉宫。
方岳《次韵酬季兄 其一》 -
64
烟波乱逐鸱夷舸,烽火遥腾马偾辕。
孙锐《避虏入洞庭》 -
65
隔云烽火山河旧,列土旌旗雨露深。
谌祜《句 其二六》 -
66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陈着《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
67
烽火年来报虏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赵顺孙《建回吟》 -
68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
刘黻《淮上》 -
69
砂壁朝疑烽火动,松风夜杂鼓笳哀。
张德兴《朝天宫成纪怀》 -
70
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
陈杰《大阃拨醅于园亭坐上文武各半恰西师捷至用同官韵》 -
71
烽火太平州送酒,檄书余暇客题糕。
陈杰《南楼登高》 -
72
又惊烽火交丁未,暗惜山河到靖康。
释行海《丁未》 -
73
战鼙戍角夜烽火,旅棹征鞍朝道途。
方回《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 -
74
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彻晨。
俞德邻《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 -
75
昨夜甘泉烽火急,禁中拊髀忆廉颇。
彭秋宇《闲愁》 -
76
平野频烽火,孤城半稑穜。
汪宗臣《金陵凤凰台》 -
77
湖山变朝市,烽火满乾坤。
林景熙《葛岭》 -
78
一朝边亭静烽火,诏书自议麒麟功。
戴表元《看花曲》 -
79
烽火来千里,狼烟度六桥。
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六》 -
80
周惑褒姒烽火起,纣惑妲己贤人死。
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一》 -
81
驿花残楚水,烽火到交州。
谢翱《至日忆山中客》 -
82
夜来烽火连篝起,银鹘呼兵捷如鬼。
文同《五原行》 -
83
烽火一息三千年,汉家将军画凌烟。
王平子《题雪猎图》 -
84
战酣烽火灭,路断救兵稀。
袁瓘《鸿门行》 -
85
烽火通警急,鐡衣遶夷蕃。
刘敞《负暄四首 其一》 -
86
游骑夜入烧回中,烽火朝传过陇上。
刘敞《防秋》 -
87
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鴈门。
刘敞《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
88
齐秦谁谓远,烽火自相通。
刘敞《烽火》 -
89
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司马光《将军行》 -
90
黄金散尽余基没,易水萧条烽火飞。
司马光《燕台歌》 -
91
今朝见烽火,白首太平人。
司马光《延安道中作》 -
92
兠铃烽火息,区脱虏尘收。
司马光《夏日》 -
93
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司马光《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二》 -
94
旌旗急引飞黄下,烽火遥连太白高。
王安石《寄黄吉甫》 -
95
行人不识问野老,云是昔时烽火台。
沈遘《七言烽火台二首 其一》 -
96
烽火销来五十年,居民初不识戈鋋。
沈遘《七言烽火台二首 其二》 -
97
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
郭崇仁《闻高阳路警报》 -
98
澧中夷落无烽火,湖上风云有斗蛟。
沈辽《西阁秋杪感怀》 -
99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苏轼《荆州十首 其四》 -
100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苏轼《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