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淹留的宋诗诗句
描写淹留的宋诗诗句。
描写淹留的宋诗诗句
淹留[yān liú]
释义:
1
羁留;逗留。
2
隐退;屈居下位。
3
挽留,留住。
4
犹相聚。
5
犹缠绵,羁绊。
6
犹留存。
7
迟缓。
8
谓虚度光阴。
列表:
-
1
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徐铉《爱敬寺有老僧尝游长安言秦雍间事历历可听因赠此诗兼示同行客》 -
2
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徐铉《送王员外宰德安》 -
3
老大离群一倍愁,谿山风物且淹留。
徐铉《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 -
4
荒僻淹留岁已深,解龟无计恨难任。
刘兼《秋夕书怀二首 其一》 -
5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余。
刘兼《对镜》 -
6
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宋庠《淮上》 -
7
杜家邻舍远,刷羽恣淹留。
宋庠《池鹜》 -
8
河边杨树老,不是桂淹留。
宋庠《孟津岁晚十首 其九》 -
9
楚客才多不奈秋,长安赴集苦淹留。
宋庠《送巢邑孙簿兼过江南家墅》 -
10
辛苦元吾事,淹留更此心。
陈与义《西轩寓居》 -
11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陈与义《游董园》 -
12
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
陈与义《将次叶城道中》 -
13
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
陈与义《出山道中》 -
14
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
陈与义《寒食日游百花亭》 -
15
淹留频换岁,老大更思亲。
张元干《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其三》 -
16
咫尺淮郷路,淹留系此情。
王之道《和子䓕泛江送客用老杜韵》 -
17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
王之道《寄别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 -
18
似是东风恼客心,淹留行色故相禁。
王之道《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其三》 -
19
上苑啼莺春事休,吴中山水暂淹留。
邵棠《苕溪道中》 -
20
淹留拚宿醉,卧扣月中船。
李处权《简江二十丈》 -
21
淹留伤老眼,放旷适闲心。
李处权《陪诸友野步 其二》 -
22
淹留歳云暮,旅泊似幽栖。
李处权《桥院》 -
23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李处权《寄吕季升》 -
24
尚恐复飘转,讵敢辞淹留。
张嵲《避贼》 -
25
忆昔庐戢黎,伐庸此淹留。
张嵲《方城驿》 -
26
淹留竟何为,闭户犹繙书。
张嵲《与孙太冲游湖上寺》 -
27
敢辞山路困行役,小舸舣岸聊淹留。
张嵲《题均州超然亭》 -
28
晼晚愁自滋,淹留謇何营。
朱松《秋怀二首 其一》 -
29
一丘胸次有余师,空此淹留岁月迟。
朱松《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一》 -
30
公居临海亦经年,每恨淹留阻执鞭。
康执权《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二首 其二》 -
31
欲种此花须摘实,自怜踏藕漫淹留。
胡寅《酬诸同官见和三首 其二》 -
32
妻儿相翼卫,风雨漫淹留。
胡寅《谪居新昌过黄罴岭》 -
33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
曹勋《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 其一》 -
34
淹留太史编残藁,废忘河东箧里书。
宋祁《答彭州职方朱员外公绰》 -
35
寂寞春将老,淹留月再弦。
吴说《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其三》 -
36
淹留慰所愿,惟以宾友故。
刘子翬《游龙潭》 -
37
客路经春雨,淹留未得归。
刘子翬《客路》 -
38
新斋最奇绝,犹得少淹留。
刘子翬《过致思新斋》 -
39
淹留趋绛帐,寂寞奠生刍。
刘子翬《胡文定公挽诗三首 其三》 -
40
挽使小淹留,怀归锡难驻。
范浚《送袁上人还铜山》 -
41
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
王之望《再和》 -
42
一舸风帆放晚秋,访君幽巷卜淹留。
葛立方《比访叔才旋蒙赐诗以贫不能留客为愧次韵》 -
43
不应莲幕淹留久,会见枫宸拔擢新。
吴芾《送魏签》 -
44
祇今名德如公少,宁久淹留海上城。
吴芾《赠萧守 其一》 -
45
去秋已作送君诗,岂意淹留复许时。
吴芾《耿曼老自去秋起归兴以被旨捄荒方有行色来告别伤成数语送之》 -
46
文行如君今日少,蓝田宁许久淹留。
吴芾《谢子肃任昆山丞和余留题旧游诗复次韵谢之》 -
47
满朝竞飞翔,惟公独淹留。
陈棣《读少陵诗》 -
48
悻直每疾恶,淹留无徙官。
晁公遡《示犍为李令君》 -
49
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
晁公遡《出郭》 -
50
深藏事幽讨,长辔讵淹留。
沈度《和曾几留客亭 其二》 -
51
淹留正似周南老,戏剧何争灞上儿。
宋祁《自讼 其一》 -
52
淹留桂枝客,还入玉关人。
宋祁《道中二首 其一》 -
53
淹留不须叹,鸡鹤偶同群。
王十朋《大言独步郡圃即事有作次韵》 -
54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曾协《和韩子文》 -
55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
曾协《邵衮臣挽诗二首 其一》 -
56
周南底事苦淹留,杯水那容万斛舟。
王灼《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其二》 -
57
已得通津好消息,何妨旧物小淹留。
邓深《赠别饶云叟赴万州教官》 -
58
它日中和闻善政,一琴宁复久淹留。
周麟之《送王时亨舍人帅蜀诗二首 其二》 -
59
嗟我实何人,市朝亦淹留。
韩元吉《归乐堂》 -
60
我来龟溪二三载,此策未办诚淹留。
韩元吉《归耕堂》 -
61
蚤接君家大父游,迺翁幕府尚淹留。
韩元吉《送李直刚盐官县尉》 -
62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李流谦《送孙隆州》 -
63
吾欲征文献,庶以充淹留。
李流谦《刘林夫以诸公送行诗轴见示作此》 -
64
淹留自春竟徂冬,出门如物絷两脚。
李流谦《别临邛知县李允成》 -
65
月与清湍一样流,不妨夜色尚淹留。
李流谦《月夜江上作》 -
66
颇觉淹留添发白,不妨羞涩剩囊空。
李流谦《久留芜湖待巨卿仲甄不至》 -
67
转徙身飘梗,淹留等系匏。
陆游《寓舍偶题》 -
68
故巢光景还如此,为底淹留白发生。
陆游《山中作》 -
69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梅尧臣《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
70
云门若耶间,到处可淹留。
陆游《忆云门诸寺》 -
71
淹留且结西湖夏,同到秋风赋遂初。
范成大《次韵子文客舍小楼》 -
72
隠吏诗情卜筑幽,同年惜别劝淹留。
范成大《别后寄题汉嘉月榭》 -
73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范成大《鄂州南楼》 -
74
予造轫兮挟辀,纷不可兮此淹留。
范成大《幽誓》 -
75
只道故人霄汉去,不应林壑小淹留。
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 其二》 -
76
簿领侵寻地,淹留寄此乡。
史尧弼《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 其二》 -
77
信美吾亦乐,特用慰淹留。
喻良能《华峰亭》 -
78
溪山虽信美,翻恨不淹留。
喻良能《广信道中》 -
79
欲识清欢兼卜夜,东山月色足淹留。
喻良能《次韵林致甫参议西园宴集》 -
80
渺冀州兮何有,眷此土兮淹留。
朱熹《句 迎神三章二章四句一章五句 其一》 -
81
王孙何处,攀援久淹留。
朱熹《招隠操 招隠》 -
82
笑谈真暂尔,不敢恨淹留。
朱熹《试院杂诗五首 其一》 -
83
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朱熹《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 -
84
即事谁与娱,淹留自忘机。
朱熹《还家即事》 -
85
淹留阅岁序,契阔心怀忧。
朱熹《谢人送兰 其二》 -
86
庭树且扶踈,时物讵淹留。
朱熹《秋夕二首 其一》 -
87
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
朱熹《再用韵题翠壁》 -
88
更怜同社友,复此误淹留。
朱熹《次韵择之梧竹二首并呈季通 其二》 -
89
山中徒淹留,堂下空目成。
朱熹《奉同黄子厚赋白芙蓉呈刘彦集平父》 -
90
不妨更作淹留计,占取人间十里风。
朱熹《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三》 -
91
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
朱熹《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
92
淹留十日期,俯仰有余欢。
朱熹《九月六日早发潭溪夜登云谷翌旦赋此》 -
93
-
94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
朱熹《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
95
欲出林关恋瑶草,不妨尊酒更淹留。
朱熹《和张彦辅雪后栖贤之作》 -
96
芒鞋踏破万重山,五日淹留在此间。
朱熹《将下山有作》 -
97
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次韵》 -
98
归途正辽邈,此地更淹留。
张孝祥《和万老》 -
99
极知违定省,不敢更淹留。
张孝祥《送仲子弟用同之韵》 -
100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
张孝祥《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