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润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润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润色的宋诗诗句
润色[rùn sè]
释义:
1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
2
使增加光彩。
3
犹加工,使更完美。
4
装饰点缀。
5
粉饰。
6
湿润。
列表:
-
1
经纶观世业,润色付宗工。
李处权《大人生日》 -
2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李处权《失题》 -
3
丝纶润色须公等,莫负平生载腹书。
李处权《寄希真》 -
4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张嵲《高司业二首 其二》 -
5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
朱翌《题校书图》 -
6
润色瑳,癯身椭。
刘子翬《借致明玉槌事药复以小者易去因而铭之》 -
7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晁公遡《李仁甫除丧作诗问之》 -
8
是将织文裨衮龙,润色造化分天功。
曾协《送赵有翼监丞造朝供职》 -
9
润色正须燕许手,小儒那有笔如椽。
周麟之《初除西掖士华兄以诗贺喜次韵为谢》 -
10
发挥皇祐日,润色绍兴年。
周必大《明堂庆成二十韵》 -
11
山翁少润色,玉雪空自奇。
释宝昙《送庐山茶与陈大监》 -
12
云烟小润色,草木同欣荣。
释宝昙《次韵孙季和知县游西湖》 -
13
固应须润色,肯为世低昂。
释宝昙《王大卿挽词三首 其一》 -
14
庙堂萧曹不草草,润色鼓动辞琅琅。
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
15
勤诚酬异等,润色阐嘉猷。
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
16
书扁外和转庵诗,不待形容有润色。
许及之《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为寄》 -
17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陈傅良《和宗易作屋之什》 -
18
史馆顷年陪润色,挽公无路涕盈襟。
楼钥《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其二》 -
19
王言资润色,国是仗谋猷。
王阮《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
20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张镃《大涤洞留题》 -
21
雨收炎暑入山云,滴砌淋檐润色分。
韩淲《雨中 其一》 -
22
润色初分岚影飘,细看莽莽近迢迢。
韩淲《杂兴 其三》 -
23
问之何因尔,有以润色之。
释居简《酬杨左司》 -
24
故园无恙否,润色到瓜田。
周文璞《雨》 -
25
风尘澒洞要英杰,太平润色须文章。
汪莘《访建康留守》 -
26
太平润色须色等,应许吾兼吏隐名。
韩琦《次韵翁监再来馆中》 -
27
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
王禹偁《五哀诗 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
28
幸老舍人工润色,逢新天子建中和。
刘克庄《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其五》 -
29
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
张侃《时雨三首 其一》 -
30
漫说池荷能润色,岂知岸柳亦颦眉。
张侃《久雨》 -
31
政须瀹茗清灵府,尽把文章润色之。
张侃《催雪次韵韦中实》 -
32
知音未若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
邵雍《观诗吟》 -
33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李曾伯《甲申宁庙挽词 其一》 -
34
頼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
李曾伯《题推篷梅轴 其一》 -
35
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
李曾伯《挽尤端明 其二》 -
36
柰无清越声,更无温润色。
邵雍《乱石吟》 -
37
写字吟诗为润色,通经达道是镃基。
邵雍《首尾吟 其五四》 -
38
余事不妨闲润色,尧夫非是爱吟诗。
邵雍《首尾吟 其一一八》 -
39
润色固頼何,可但如曹随。
金君卿《文相生日》 -
40
花红柳绿也逢时,润色青春有小时。
甘泳《新春》 -
41
翠梢润色攒秋瓣,玉树遗歌入野丛。
董嗣杲《后庭花》 -
42
视草名臣润色才,玉墀晨退共徘徊。
韩维《和子华兄同永叔饮三班官舍兼约明日饮永叔家》 -
43
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
宋无《如镜伐竹架过墙葡萄断竹插地复生枝叶无住序曰瑞竹余以诗赠之》 -
44
润色鸿业,垂裕后人。
郊庙朝会歌辞《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神宗室用《大明》。》 -
45
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
姚西岩《金樱子》 -
46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曾巩《喜雪二首 其一》 -
47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 幕次忆汉上旧居》 -
48
润色平生知地禁,登临此日愧身闲。
王安石《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 其二》 -
49
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
王安石《上西垣舍人》 -
50
咄嗟此砚何为哉,世上别有润色材。
强至《题蕴忠上人歙砚》 -
51
帝猷归润色,天下伫陶埏。
强至《上运使工部》 -
52
文章曾润色,功业在调元。
杨杰《资政少保章简公挽词》 -
53
西垣润色文还古,东土留居政有恩。
刘挚《送子容二首 其一》 -
54
最美虚心如有待,直饶润色更无浓。
韦骧《和贾尉女真花》 -
55
莫教俗笔空传画,也作寻常润色看。
韦骧《和红蕉》 -
56
花中润色添来美,叶上繁声过去忙。
韦骧《雨池荷花》 -
57
不许画工为润色,祇应诗伯长余情。
韦骧《宿灵岩 其二》 -
58
蜀锦濯来添润色,燕脂洗出变轻红。
韦骧《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
59
夜厌繁声惊梦枕,朝愁润色浥书屏。
韦骧《和世美久雨枕上偶成》 -
60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苏轼《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
61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苏轼《用王巩韵赠其侄震》 -
62
江湖粗了我径归,余事后来当润色。
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 -
63
诚明自有中和气,润色还多郁穆言。
刘筠《李舍人独直》 -
64
润色圣猷双孔子,调燮元化两周公。
陆佃《句 其二》 -
65
草昧功名向武夫,讨论润色姑徐徐。
何恭《呈东坡》 -
66
此物抱晚节,君又润色之。
黄庭坚《次前韵谢与迪惠所作竹五幅》 -
67
高文大册书鸿烈,润色论思禁林杰。
黄庭坚《思贤》 -
68
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
杨亿《次韵和太仆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之什》 -
69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张耒《夏日十二首 其四》 -
70
我闻紫微公,润色迈东里。
邹浩《奉和邢舍人寄望之愚溪朝阳岩 其二》 -
71
金坚性难坏,玉润色常青。
阮之武《石塘寺》 -
72
汉皇傥借问,润色非君谁。
洪刍《赠倪涛少府》 -
73
纶阁文书惭润色,琳宫香火想焄蒿。
许景衡《和唐知府宗博 其二》 -
74
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頋建康。
谢薖《采金樱子》 -
75
外质荷润色,中扄嗟厚诬。
李彭《客有以赝铜香炉见贶者感而赋诗》 -
76
独无佳句自润色,未忍援毫时吐之。
李彭《吴熙老家风云图》 -
77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
夏竦《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其二》 -
78
太平润色须公等,应许吾兼吏隐名。
韩驹《次韵翁监再来馆中》 -
79
润色文章手,论材政事科。
孙觌《签书胡公挽词三首 其一》 -
80
东里多知工润色,西施虽病善颦眉。
李纲《申伯见和拙句且示七言律诗两章有未肯承当制科之意次韵报之 其一》 -
81
芟除润色出妙语,善慧之书乃光焰。
李纲《双林善慧大士录赞》 -
82
熙辰崇盛典,润色待东里。
张守《谢孙仲益察院借示诗卷》 -
83
滞货卖不行,未免着润色。
释了朴《偈颂四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