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洛水的宋诗诗句
描写洛水的宋诗诗句。
描写洛水的宋诗诗句
洛水[luò shuǐ]
释义:
1
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2
古水名。一名北洛水。即今陕西省北洛河。
3
古水名。即雒水。今四川省沱江诸源之一。
4
古水名。一名洛涧。即今安徽省洛河。
列表:
-
1
洛水桥南三月里,两无言语各知心。
宋白《牡丹诗十首 其六》 -
2
平昔元勋第,多年洛水头。
宋庠《和吴侍郎寓赵中令韩王宅》 -
3
勤勤高意念林丘,新买溪园洛水头。
宋庠《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首 其一》 -
4
汉家陵阙今何在,洛水嵩山满夕阳。
刘着《题御城寺壁》 -
5
澹菴临水空惆怅,洛水凌波见未尝。
胡铨《题崖州洗兵亭》 -
6
丹青写此一段奇,未羡九老洛水湄。
吴芾《三老图既成久欲作诗未果因次任漕韵》 -
7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
宋祁《真宗永定陵 其二》 -
8
巫山洛水香成阵,天上晓云为翠鬓。
许必胜《睡起》 -
9
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
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
10
结茆古寺聴松吹,坐擅洛水桐江秋。
陆游《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 -
11
伤心河洛水,无处问龙龟。
范成大《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 其五》 -
12
洛水源边邑,秦人隠处山。
梅尧臣《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 -
13
洛水美赪鲤,入河西去时。
梅尧臣《鱼》 -
14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梅尧臣《送家静寺丞知洛南》 -
15
淮水限南北,舟行洛水滨。
许及之《入淮》 -
16
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
欧阳修《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 其四》 -
17
遶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曾极《文公先生挽词》 -
18
紫阳道坦行来熟,洛水源深向上窥。
陈宓《和卓省元韵》 -
19
洛水桥新浑似昨,梅溪人诵不能休。
陈宓《次泉守游郎中 其一》 -
20
先生有道出洙泗,派分象山接洛水。
赵汝鐩《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 -
21
钿委津阳路,风回洛水湄。
韩琦《落花》 -
22
公乎归徕,洛水之繁庶,公所寓只。
岳珂《赵忠简送春诗帖赞》 -
23
党碑诸贤昔往还,人士尽识洛水源。
赵汝回《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 -
24
鸾舆西幸郊天日,洛水桥南乍识君。
田锡《寄宋准学士》 -
25
风尘籍籍伴穷迷,旋赁高斋洛水西。
张咏《洛中寓居》 -
26
东西遡洛水,表里看秦山。
邵雍《商山道中作》 -
27
洛水芳林应更多,不禁飞雨洗铜驼。
周弼《牡丹》 -
28
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邵雍《游山三首 其一》 -
29
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
邵雍《女几祠》 -
30
洛水来西南,昌水来西北。
邵雍《故连昌宫》 -
31
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
邵雍《天津水声》 -
32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踈洛水秋。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一》 -
33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邵雍《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
34
一月春风洛水幽,凛然惟有壑专秋。
许月卿《六月雨十一首 其一○》 -
35
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舒岳祥《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其四》 -
36
匪江永兮,洛水攸会。
陈杰《江永 其一》 -
37
槐庭二老乐尧仁,盛集高年洛水滨。
张问《耆英会诗》 -
38
遶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刘辰翁《挽朱文公》 -
39
洛水南北涯,胜事着自古。
韩维《同晏著作饮薛园坐中赋》 -
40
孤竹秀双仁,洛水濯二妙。
陈普《纯父家池双头莲》 -
41
武陵溪上分颜色,洛水园中得号名。
韩维《桃花承露红》 -
42
运格桃林牧,祥开洛水龟。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干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又六变。 其二》 -
43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吕公着《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
44
秋风满巾衣,洛水行饮马。
黄庶《洛阳道中》 -
45
雕题来作冠带民,鼻饮翻宜伊洛水。
刘敞《迁南行》 -
46
晨光始出洛水上,暮雨又下云阳台。
刘敞《三清殿木槿》 -
47
淮阳高卧彊逾时,洛水嵩峰入梦思。
刘敞《寄西台吴侍郎》 -
48
洛水浮神篆,天花满御衣。
王珪《从驾至开宝寺庆寿崇因阁依韵和吴相公》 -
49
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
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 永济渡二首 其一》 -
50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 灵山寺》 -
51
日背嵩峰紫,春添洛水喧。
司马光《送王殿丞西京签判》 -
52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
司马光《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
53
杓星渐西转,洛水自东流。
司马光《又和惜春谣》 -
54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
司马光《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
55
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司马光《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
56
觞随洛水周公事,月映凤楼裴相游。
司马光《和刘伯寿陪潞公禊饮》 -
57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司马光《和尧夫首尾吟》 -
58
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
苏颂《驾部郎中毕公挽辞二首 其二》 -
59
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流浑浑。
王安石《出巩县》 -
60
嵩山填门户,洛水绕阶除。
王安石《张氏静居院》 -
61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王安石《和吴相公东府偶成》 -
62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
63
洛水登仙惟李郭,兔园延客得邹枚。
刘攽《王正仲林子中联舟西上过睢阳寄书率尔成诗为报》 -
64
芳心有待人难见,小圃深藏洛水东。
范纯仁《和君实姚黄玉玲珑二品牡丹二首 其二》 -
65
上东门外路,洛水生春波。
徐积《寄张文潜》 -
66
今浮清洛水,仍是清风里。
徐积《再送吕明府》 -
67
新堤洛水东风峭,下入长淮春浩渺。
刘摰《送蔡景繁赴淮南运使》 -
68
洛水垂帘听,嵩峰凭几看。
魏野《上致仕赵中令》 -
69
曾携钵锡到灵,古寺归来洛水边。
魏野《寄赠洛下达三藏》 -
70
他年好卜为邻住,悔葺吾庐洛水滨。
钱若水《咏华林书院》 -
71
封国营邱近,行胪洛水浑。
王安礼《谨赋五言一章赠别致政太师》 -
72
凤去钟山暝,龙沉洛水寒。
郭祥正《将至历阳先寄王纯父贤守》 -
73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苏轼《次韵刘景文赠傅羲秀才》 -
74
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
张舜民《大雪行》 -
75
羃䍥梁山外,飘流洛水滨。
张舜民《过同州遇雪赠毌清臣》 -
76
及至洛水滨,挥汗复畴昔。
张舜民《度秦岭》 -
77
巑巑嵩山美,漾漾洛水碧。
苏辙《辛丑除日寄子瞻》 -
78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苏辙《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其二》 -
79
洛水留人一向干,雪泥溢路十分寒。
苏辙《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 其二》 -
80
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
钱易《拟张籍上裴晋公》 -
81
西郊泪尽身先返,唯有心随洛水波。
孔武仲《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 其三》 -
82
彩衣照洛水,红旆驱崤谷。
范祖禹《送文周翰出守陜郊》 -
83
京尘随暑远,洛水得秋多。
黄裳《送邓元孚 其一》 -
84
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
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 -
85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入隋渠下梁宋。
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
86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鹢翔。
秦观《送王元龙赴泗州》 -
87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秦观《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
88
嵩峰崷崪疑摩斗,洛水清泠欲见沙。
杨亿《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 -
89
玄龟负卦洛水隅,戴因之兽游广途。
华镇《徐元立出示李父龙角水壁诗邀予继作因成长篇》 -
90
悠悠薄洛水,东出弹筝峡。
李复《过弹筝峡》 -
91
南濒清渭北洛水,寒沙东西横百里。
李复《按视沙苑》 -
92
四顾乾坤莽回互,溅溅洛水东南驰。
李复《与任鲲同按沙苑》 -
93
忆昔相逢洛水桥,偶来促坐襄陵宴。
李复《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
94
伊流洛水环紫宫,广轮千里天地中。
杨时《酬林志宁》 -
95
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
杨时《席太君挽辞二首 其二》 -
96
秋日苦短秋云多,北风萧萧洛水波。
张耒《岁暮叹三首 其一》 -
97
南山碧天青不极,渺渺洛水东流长。
张耒《岁暮叹三首 其二》 -
98
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
张耒《洛水》 -
99
潦收石出洛水好,静夜侧耳声潺潺。
张耒《北原》 -
100
女几巉巉青插天,东流洛水自潺湲。
张耒《和陈器之诗四首 吊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