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沾襟的宋诗诗句
描写沾襟的宋诗诗句。
描写沾襟的宋诗诗句
沾襟[zhān jīn]
释义:
1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列表:
-
1
如公更何恨,顾我尚沾襟。
傅察《又挽词三首 其三》 -
2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
陈与义《中秋不见月》 -
3
父老沾襟讼不平,千岩鬼哭乱泉声。
李若水《次韵张济川二首 其二》 -
4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张嵲《登白帝城二首 其二》 -
5
临分倾意气,泣下时沾襟。
胡如埙《答大年马丞相》 -
6
前途见杨阮,只是有沾襟。
宋祁《退居五首 其三》 -
7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李石《用之相访忽忆汉孙不得一脉以死用前韵》 -
8
泉山几千里,涕泪具沾襟。
韩元吉《挽傅安道郎中词二首 其二》 -
9
朔风传薤挽,谁不泪沾襟。
何伯谨《挽薛艮斋》 -
10
已把安危属王谢,酒阑不必泪沾襟。
李流谦《同邑寮饮望锦亭》 -
11
我无归遗人,怀念空沾襟。
梅尧臣《和中道伏日次韵》 -
12
忆戌梁州如昨日,凭阑西望一沾襟。
陆游《蓬莱馆午憩》 -
13
父子情深苦亦深,盖天神武一沾襟。
范成大《重读唐太宗纪 其一》 -
14
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
杨万里《夜读诗卷》 -
15
龙已乘云弦已绝,披图我亦涕沾襟。
周必大《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 -
16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喻良能《题东林寺》 -
17
门人封马鬣,寒日共沾襟。
朱熹《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二》 -
18
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
朱熹《挽刘枢密三首 其一》 -
19
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张孝祥《琵琶亭 其一》 -
20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梅尧臣《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其三》 -
21
便作千秋别,沾襟涕泪班。
梅尧臣《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三》 -
22
别时把酒欲沾襟,楚翼吴鳞要嗣音。
陈造《再用韵寄丁知县三首 其三》 -
23
人琴具不见,哀挽为沾襟。
虞俦《挽奚公彦章承奉诗 其一》 -
24
拘缀无由陪执拂,招魂楚些为沾襟。
虞俦《中书邵舍人挽诗》 -
25
余香满袖花惊眼,空翠沾襟雨暝山。
游少游《宝云院》 -
26
柳子文章亲到眼,魏公池馆故沾襟。
王质《送陶茂安知永州》 -
27
感时仍念旧,老泪欲沾襟。
章甫《春日村居 其四》 -
28
湘民忘劳力,乐极翻沾襟。
陈傅良《刘连州和前韵因道湘中之乐以谢》 -
29
桑麻万里皆按堵,笙歌三纪无沾襟。
陈傅良《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 -
30
匆匆付神器,长乐尚沾襟。
陈傅良《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
31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陈傅良《挽吴明可给事 其二》 -
32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石介《送李生谒张侯》 -
33
倚鉏西北望,涕泪空沾襟。
石介《偶作》 -
34
骑箕何太速,有识共沾襟。
王炎《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其一》 -
35
堂堂那复有,衰涕泫沾襟。
史弥大《挽崔舍人 其二》 -
36
扁舟载孤旐,行路亦沾襟。
赵蕃《挽杨茂原二首 其一》 -
37
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欧阳修《酬圣俞朔风见寄》 -
38
寒食纸钱飞满野,一声薤露涕沾襟。
黄榦《挽潘孺人 其二》 -
39
白衫紫领休沾襟,听我一曲截镫吟。
敖陶孙《代送别赵使君》 -
40
山名升白日,回首一沾襟。
程珌《挽曹监丞 其二》 -
41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曾黯《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路隠隠灌木间土堠犹在》 -
42
莫倚危栏学冻吟,英雄到此泪沾襟。
钱时《沧浪亭有感二首 其二》 -
43
别酒不沾襟上泪,双娥无处着离愁。
华岳《赠别 其二》 -
44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沉沉,令我听之泪沾襟。
黄顺之《听悟师弹招隠》 -
45
云何对大宾,不见汗沾襟。
魏了翁《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 林下避暑》 -
46
若人今在否,抚事一沾襟。
魏了翁《魏抚干挽诗》 -
47
怀人今永已,为世一沾襟。
魏了翁《李郎中挽诗 其一》 -
48
老来频阅世,有泪不沾襟。
戴栩《挽张知县词》 -
49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黄登《题三岩 其二》 -
50
涕浪浪兮沾襟,君无滞兮远淫。
程公许《撰先伯桂隠先生哀词》 -
51
寂寞殡宫来客少,故人野外独沾襟。
刘克庄《哭方主簿伋》 -
52
曾忝郡民渐教化,眼看双旐一沾襟。
刘克庄《挽楼旸叔二首 其二》 -
53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李觏《读长恨辞 其二》 -
54
近书犹未答,展玩一沾襟。
刘克庄《挽林德遇主学》 -
55
水心新冢下,替我一沾襟。
许棐《送赵子梁》 -
56
再割铅刀尤可叹,白头赢得泪沾襟。
林希逸《偶怀丙午丁未同朝诸公怅然有感壬戌再预经幄先帝犹记小臣为安晚门人》 -
57
岁晚情怀易感触,不堪衰泪忽沾襟。
吴潜《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一》 -
58
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
赵崇嶓《汉地》 -
59
英雄空有泪沾襟,千古兴亡感慨深。
何文季《寄陈赤嵌》 -
60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薛嵎《挽陈运管安人孙氏》 -
61
十载重来古树阴,眼前新冢泪沾襟。
陈着《哭赵观使墓》 -
62
征马立踟躇,旁人泪沾襟。
舒岳祥《古意》 -
63
汉水沈碑今出否,古来贤达共沾襟。
舒岳祥《九日与正仲子堂君英举酒于篆畦璋万二侄男庭坚仲容仲堪叔献季临与焉》 -
64
为君试一弹,沾襟涕涟濡。
何梦桂《上夹谷书隠先生六首 其六》 -
65
东壁无光夜陨星,为公痛哭泪沾襟。
何梦桂《挽山房先生 其一》 -
66
青苔才列席,红雨又沾襟。
刘辰翁《春景 林花扫更落》 -
67
先训丁宁犹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蒲寿宬《岭后山庄》 -
68
英雄凋落尽,慷慨一沾襟。
文天祥《挽湖守吴西林 其二》 -
69
喷云泄雾空濛外,湿翠冷沾襟袖间。
陈岩《翠微峰》 -
70
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黄庚《夜坐读书》 -
71
鲁女悲嗟起夜深,当年枉却泪沾襟。
戴表元《读书有感 其一》 -
72
洛阳才子何多涕,太息沾襟过一生。
陈普《咏史 贾生 其二》 -
73
如流岁月几沾襟,侍立霜严剧苦心。
陈普《咏史 蜀先主 其八》 -
74
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汪元量《星子驿别客》 -
75
丽正立班犹昨日,小臣无语泪沾襟。
聂守真《诏赦至感而有诗》 -
76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仇远《四月十六夜月蚀》 -
77
病躯可堪此,无泪足沾襟。
罗公升《挽章》 -
78
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沈沙齿齿深。
柯茂谦《鲁港》 -
79
逡巡奏罢金縢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杨修《听筝堂》 -
80
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吴明老《偶成》 -
81
莫写渭阳图画里,令人披阅重沾襟。
姜大民《洪遂良自京师东归赠以诗》 -
82
赐也不受命,愧之汗沾襟。
刘敞《读庄子三首 其二》 -
83
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
刘敞《城头乌》 -
84
我识东山安石意,沾襟应自属桓伊。
刘敞《和永叔李太尉饮席闻筝》 -
85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司马光《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
86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王安石《初去临川》 -
87
初启松阡青未合,岭头一望一沾襟。
郑獬《行旅》 -
88
善教每闻当镂骨,重知难报欲沾襟。
范纯仁《寄上文潞公》 -
89
乡关隔寒食,父子共沾襟。
郭祥正《寒食感怀示子焘二首 其一》 -
90
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
苏辙《傅银青挽词二首 其一》 -
91
马力虺隤苦不禁,仆夫流汗亦沾襟。
孔武仲《闗山路三首 其三》 -
92
父老沾襟嗟薄福,此理冥冥定谁坐。
李之仪《七言古风寄题薛公尉氏逍遥阁兼送伯成知县宣德解印当涂直书民言耳非所谓诗也》 -
93
艾封人子暗目睫,与王同床悔沾襟。
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 -
94
同床食刍豢,迺悔沾襟失。
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四》 -
95
前日见贤后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黄庭坚《送魏君俞知宿迁》 -
96
相看问讯十年间,涕泪沾襟如水注。
吕南公《过界山馆》 -
97
亲朋喜我来,感叹或沾襟。
秦观《偶戏》 -
98
群公祖道争飞盖,故吏沾襟亦恋轩。
杨亿《致仕朱侍郎归江陵》 -
99
逡巡奏罢金縢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杨备《听筝堂》 -
100
犹须一长笛,领览自沾襟。
陈师道《智宝院后楼怀胡元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