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河汾的宋诗诗句
描写河汾的宋诗诗句。
描写河汾的宋诗诗句
河汾[hé fén]
释义:
1
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
2
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受业者达千余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王通及其学术流派。
列表:
-
1
君不见仲淹居河汾,目营四海心六经。
李衡《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 -
2
-
3
河汾一书生,自谓圣复起。
黄公度《题师吴堂》 -
4
吾愧河汾翁,子学常与收。
王十朋《送罗生少陆》 -
5
房魏方得君,讵肯忘河汾。
王十朋《赠陈体仁》 -
6
巍巍贞观治,房魏出河汾。
陆游《感怀四首 其四》 -
7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梅尧臣《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
8
生平慕河汾,未许王魏具。
陈傅良《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
9
龙蛰河汾道不行,訏谟经济授诸生。
石介《文中子 其一》 -
10
诸葛有盛心,独得之河汾。
沈继祖《送阁学袁尚书帅蜀分得云字韵》 -
11
姓名半出多显扬,河汾便是卢溪样。
曾丰《寄题项圣予卢溪书院》 -
12
气象河汾上,规模景祐余。
曾丰《宪使范右司具馔属属官为主人又属衡阳张宰助筵同游石鼓书院》 -
13
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
曾丰《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 -
14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词雄亦浅闻。
王阮《送晦翁十首 其一》 -
15
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
叶适《哭郑丈四首 其一》 -
16
河汾遗礼乐,谁慰九原情。
孙应时《哭东莱吕先生 其五》 -
17
三分遗论久难明,独有河汾与杜陵。
孙应时《辞武侯庙》 -
18
方振河汾业,云胡不假年。
唐季渊《挽吕东莱 其一》 -
19
河汾续经罢,洙泗还清风。
罗鉴《题吴氏四贤堂 其一》 -
20
仁义可效治,渊源在河汾。
郑清之《送姚提干行》 -
21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刘克庄《杂咏一百首 王通》 -
22
仅有尹谯守伊洛,更无房魏说河汾。
刘克庄《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其二》 -
23
-
24
世无孟子卫吾道,河汾先生亦圣徒。
刘克庄《三和》 -
25
应期却笑河汾早,占节从教寇相先。
刘子寰《寿周丞相益公 其一》 -
26
拘儒足足笑杀人,白头苦向河汾续。
林希逸《读史》 -
27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
林希逸《川曲通诸海》 -
28
先生学谱河汾嫡,礼乐须还贞观初。
刘鉴《见率斋王廉使 其二》 -
29
千载河汾两夫子,一家洙泗几生徒。
刘鉴《见率斋王廉使 其四》 -
30
江左人传茂弘相,河汾士喜仲淹来。
刘鉴《和率斋王廉使三首 其二》 -
31
闻受河汾业,老成犹典刑。
崔复初《落石庙》 -
32
仁义可效治,渊源在河汾。
张榘《送姚提干行》 -
33
公才雅在严徐右,公学独出河汾师。
家铉翁《谢刘仲宽惠茶》 -
34
河汾他日书成后,王魏中闲亦有名。
陈着《次韵王文甫先生二首 其二》 -
35
因思杜先生,如古王河汾。
陈着《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 -
36
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
陈着《挽张正甫二首 其二》 -
37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报夫子灵。
王奕《祖庭观丁歌》 -
38
亦有河汾翁,杜门守贞德。
王奕《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 -
39
不须累碁捻蜡作跳虎,骏响续取河汾琴。
姚勉《赠新昌王蓝田三子》 -
40
河汾周旧典,洙泗鲁余波。
许月卿《山川》 -
41
河汾回首成今古,礼乐犹将致太平。
许月卿《挽清湘令董介轩》 -
42
河汾着中说,明明析二途。
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一五》 -
43
二雏幸足宽怀抱,共说河汾有外孙。
牟巘《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余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婣且契比来吴惠教五绝笃叙故旧情谊蔼然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 其四》 -
44
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邓林《感兴》 -
45
持赠要知弦外趣,美哉斯意忆河汾。
俞德邻《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
46
尝从康节传三易,颇效河汾续五经。
周密《挽顾征君》 -
47
太平十二策空陈,得似河汾讲道真。
徐钧《王通》 -
48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熊禾《闻崇安县学立碑》 -
49
河汾有礼乐,兴邦定房魏。
熊禾《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
50
平生河汾策,肯出叔夜下。
罗公升《答戴用斋教谕》 -
51
名重河汾道更尊,只将拙日养吾存。
陈仪庆《寿黎拙翁》 -
52
河汾之会,韩晋之津。
张舜民《还李彀士雄卷》 -
53
事业观前辈,河汾出异人。
毕仲游《送太师潞国文公致仕赴阙朝觐归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