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河南的宋诗诗句
描写河南的宋诗诗句。
描写河南的宋诗诗句
河南[hé nán]
释义:
1
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2
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
3
省名,别称豫。省会郑州市。
列表:
-
1
狂虏送死河南北,王事遥怜弟行役。
朱松《丁未春怀舍弟时在京师》 -
2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高闶《挽和靖先生》 -
3
凛凛河南已百年,维公高行继前贤。
曾班《挽和靖先生 其一》 -
4
河南十八县,髑髅相撑拄。
晁公遡《寄太府丞王能甫》 -
5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晁公遡《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毁者》 -
6
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陈天麟《送太守李公》 -
7
黄堂丈人今循良,河南治平追鼻祖。
洪适《题信州吴傅朋郎中游丝书》 -
8
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
陆游《晓叹》 -
9
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陆游《初秋夜赋二首 其二》 -
10
但令一念与天通,河南南阳亦可问。
陆游《黄氏冲和堂》 -
11
石色如霜铁色新,洨河南北尚通津。
范成大《赵州石桥》 -
12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书画盈数车。
梅尧臣《赋石昌言家五题 怀素草书》 -
13
侍中尺箠挞羌酋,更得河南共运筹。
杨万里《跋韩魏公与尹师鲁帖》 -
14
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杨万里《跋韩魏公与尹师鲁帖》 -
15
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
杨万里《太守赵山父命刘秀才写予老丑索赞》 -
16
吴公适为南州起,昔日河南今在此。
周必大《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别次韵送之》 -
17
旧来尝辱河南幸,从今肯在诸生后。
史尧弼《谒周侍郎》 -
18
姓名元自彻东都,旧日河南肯便疏。
释宝昙《送吕泽父》 -
19
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隠真迹。
罗颂《兰亭序墨本》 -
20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
梅尧臣《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
21
退之曾作河南宰,韩氏于今又见君。
梅尧臣《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
22
河南民力已无堪,泣诉王人语再三。
许及之《归途感河南父老语》 -
23
勤苦遗黎姑少忍,北人何止弃河南。
许及之《归途感河南父老语》 -
24
河南名县固多矣,有底永城天下闻。
虞俦《过永城》 -
25
我屋与君室,济河南北州。
周孚《寄辛幼安二首 其一》 -
26
次公在河南,吏严而独不。
廖行之《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其三》 -
27
怜渠报国河南尹,愧我无私第五公。
廖行之《上浙西张帅十首 其五》 -
28
将军方着从事衫,指挥义士征河南。
杨冠卿《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有诏复其官亨衢自此发轫闻之喜甚为作古篇》 -
29
一从敌骑下河南,学得声容难辨别。
游九言《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
30
闻说河南诗有序,从今亦有口传名。
彭龟年《和临江庚子鹿鸣宴诗韵》 -
31
今代河南客,当年吏部孙。
赵蕃《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 其二》 -
32
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
赵蕃《寄徐季纯于去非兼属梁和仲曾元之吴仲权》 -
33
若见河南应枉问,为将前牍叩天扉。
赵蕃《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其三》 -
34
已传相国知韩愈,安用河南荐贾生。
赵蕃《送钟子崧解官而归》 -
35
不见河南二十年,若为再拜画堂前。
陈藻《寄吴提干》 -
36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
37
河南官属尽贤俊,洛城池籞相连接。
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 -
38
河南丞相称贤侯,后车日载枚与邹。
欧阳修《哭圣俞》 -
39
行人夜已断,明河南陌头。
欧阳修《拟玉台体七首 欲眠》 -
40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
张镃《杂兴 其一五》 -
41
莫话河南北,伤心感沛州。
敖陶孙《次韵盖睎之见忆》 -
42
历数河南去,乾坤一草亭。
程珌《小憩许由亭》 -
43
河南贡士紫萄诗,不比寻常贡士时。
程珌《建康鹿鸣宴致语》 -
44
吴公昔作河南尹,首唱儒风荐贾生。
张方平《送陈汝玉谒三川大资政左丞吴公》 -
45
此日河南念贾生,留将名字彻丹庭。
张方平《上三司蔡内阁》 -
46
君不见济阴九穗禾,又不见河南六岐麦。
汪莘《瑞粟歌》 -
47
河南富贵花,人与谱姓氏。
魏了翁《次韵虞永康庐居生芝》 -
48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
魏了翁《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君埙赋古诗二十有二韵以落之用韵和答》 -
49
河南已治平,河内难留矣。
包恢《饯山泉吴守》 -
50
河南题字恐未然,留与末世观蹄筌。
岳珂《楞伽经注帖赞》 -
51
河南晋土,未终其谋。
岳珂《宗忠简留守司二劄家书吾友三帖赞》 -
52
泰山豹林来复去,河南白云坚不动。
程公许《送李微之以史学召》 -
53
斯文宗绪自河南,妙处元非故纸钻。
程公许《为王山尹子渚赋潜斋末句寄声叶新之》 -
54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
阳枋《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
55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
刘克庄《喜六二弟生子》 -
56
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范镇《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
57
武骑强为终不意,河南难问愧无才。
马遵《再入台作》 -
58
张彝自向河南死,怀朔惊翻贺六浑。
时少章《书事七首 其三》 -
59
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细讨论。
叶茵《洪都宗人则明盛年择宗子之秀名之曰绍弟书来欲求语则明上侍重亲承志笃学恤贫乐善绳绳蛰蛰未可涯也因书昔所赋广平同系诗一章载赓以庆之》 -
60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李曾伯《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
61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李曾伯《至颍州访故老》 -
62
着鞭自许河南逖,举酒相期洛北温。
李曾伯《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
63
面见河南已分晓,伫聆魁捷响仙城。
李昴英《和广帅宋自牧劝驾韵》 -
64
河南人面分明见,尽说龙头谶已成。
李昴英《书龙头义约簿二首 其二》 -
65
最苦河南与河北,雷轰一喝诳痴顽。
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 其二一》 -
66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臯无数鸣。
萧崱《送弟赴省》 -
67
十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
姚勉《侄阿钟觅字与诗》 -
68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王应麟《吴刺史庙》 -
69
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
方回《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孙观归马金》 -
70
河南徙歙徙浮光,逮徙莆田派愈长。
方回《送方岩夫四首 其一》 -
71
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
丁叔岩《浯溪》 -
72
河南吊遗黎,原野骨未朽。
何梦桂《拟古五首 其五》 -
73
河南有府尹,其美乃播扬。
蒲寿宬《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 汉中牟令鲁恭》 -
74
坐踞河南百战雄,少年飞槊健如龙。
文天祥《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三》 -
75
河南大都会,故有项王宫。
文天祥《彭城行》 -
76
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
文天祥《新济州》 -
77
君莫学君家老中郎,河南田畜岂不好,上林要牧天子羊。
赵文《刘阳卜氏耕乐堂》 -
78
定夫中立希贤士,事师河南程叔子。
方凤《怀古题雪十首 伊川门雪》 -
79
洛阳令尹举孝廉,三冬喜爱照河南。
方凤《怀古题雪十首 长安落雪》 -
80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陈普《咏史 宣帝 其一》 -
81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闻荒草凝凄烟。
熊禾《观洛行》 -
82
为报河南妇,天刑不可干。
白珽《河南妇》 -
83
当念河南向儒意,莫教弦诵少时休。
文同《和吴龙图韵五首 经史阁》 -
84
诸公来河南,有若不期会。
苏颂《次韵司徒富公耆年会诗》 -
85
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王安石《送吴仲庶出守潭州》 -
86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王安石《送吴仲庶出守潭州》 -
87
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
王安石《送郑叔熊归闽》 -
88
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
郑獬《送仲巽归阙下》 -
89
河南少尹鬓如丝,甪里先生是吏师。
郑獬《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
90
沉沉相府士如市,山东供事河南侯。
刘攽《阳翟贾人歌》 -
91
皇图经野临中天,北有大河南陆浑。
范纯仁《龙门行》 -
92
河南羸卧漳滨叟,塞北鹰扬渭上翁。
范纯仁《病中寄太原韩玉汝》 -
93
黄河南畔伊川北,姚家宅是真花窟。
徐积《姚黄》 -
94
河南数州入封略,恶土弃壤如尘灰。
冯山《送江衍巨源提举赴阙》 -
95
皆在河南葬,初从代北迁。
冯山《送利漕刘明复朝议》 -
96
徐迁河南府,法令严张施。
郭祥正《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 -
97
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
苏轼《送乔施州》 -
98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苏轼《答海上翁》 -
99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苏辙《再和三首 其二》 -
100
夹河南北具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苏辙《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