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鼎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鼎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鼎的宋诗诗句
汉鼎[hàn dǐng]
释义:
1
汉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汉代社稷。
列表:
-
1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
陈与义《贞牟书事》 -
2
西川汉鼎倚纶巾,翠石累累作阵新。
鲁訔《观武侯阵图》 -
3
-
4
樊山八字形长在,汉鼎三分国尽墟。
王十朋《吴大帝庙》 -
5
汉鼎三分霸业成,并吞犹未戒佳兵。
洪适《次韵讲武城》 -
6
只应汉鼎三分后,便有英雄一聚来。
李流谦《富池祠 其一》 -
7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椀非公事。
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
8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杨万里《读严子陵传》 -
9
睢盱汉鼎漫心劳,梦觉俄惊马食槽。
陈造《曹魏二首 其一》 -
10
散吏容陪汉鼎臣,隆隆恩意为谁新。
陈造《次韵赵帅寒食四首 其三》 -
11
君不见人间秦汉鼎彜铭与颂,子子孙孙永宝用。
陈傅良《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 -
12
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陈傅良《除浙西宪舟过钓台有感》 -
13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汪义荣《子陵祠》 -
14
一隠吴门访此山,深怜汉鼎尚多艰。
赵必橦《题梅山》 -
15
一朝睨汉鼎,举兵向金陵。
马之纯《拟岘亭诗》 -
16
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孙应时《读士元传》 -
17
汉鼎已归曹马手,胡笳犹播管弦声。
释居简《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 -
18
一力扶汉鼎,初若甚区区。
度正《正同诸丈饯别制干郎中》 -
19
汉鼎不烹曹操肉,吴钩空断伍员头。
华岳《闷成》 -
20
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
魏了翁《题桃源图》 -
21
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魏了翁《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其二》 -
22
未论轻汉鼎,长恐误梁瓯。
魏了翁《高龙学挽诗》 -
23
敢惜双足惜汉鼎,非私刘氏私黔黎。
黄大受《读四皓传》 -
24
汉鼎鸿毛轻,诸侯争弄兵。
田锡《拟古 其四》 -
25
汉鼎余丹今在否,愿须匕粒守三彭。
潘阆《游龙虎山赠天师 其二》 -
26
谁知有个羊裘叟,汉鼎悬渠一钓丝。
刘克庄《八十吟十绝 其四》 -
27
炎运中天岁甲申,谁令汉鼎重千钧。
徐鹿卿《再用前韵送地图》 -
28
手披逆鳞触震电,心翼汉鼎扶羲娥。
牟子才《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九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河字》 -
29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方岳《题刊匠图书册》 -
30
堪笑山阳汉鼎移,智如文若岂难知。
方岳《堪笑 其四》 -
31
寺有唐碑古,山羞汉鼎非。
方岳《阻风》 -
32
力扶汉鼎頼元勋,泰道宏开万象新。
宋理宗《李璮归国》 -
33
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
陈杰《晓登吴山二首 其二》 -
34
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
方回《七十翁五言十首 其九》 -
35
汉鼎乱犹在,胡笳愁不闻。
郑思肖《我生》 -
36
一自胡兵入,俄惊汉鼎迁。
郑思肖《忆前辈二首 其一》 -
37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于石《梁父吟》 -
38
三雄分汉鼎,郊野战群龙。
刘兴言《投子山》 -
39
早佐湘阴幕,汉鼎入周室。
王禹偁《五哀诗 故国子博士郭公》 -
40
可怜窦武陈蕃辈,欲与天争汉鼎归。
王安石《读后汉书》 -
41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郑獬《读蜀志》 -
42
汉鼎重炎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王令《读东汉》 -
43
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
王安上《句 其三》 -
44
声迹汾雎连汉鼎,报投绿绮间南金。
刘弇《次韵酬朱充仁示同舍》 -
45
力回汉鼎未收功,又道将军世上雄。
张耒《梁冀》 -
46
道人得师在何许,秦汉鼎彝周石鼓。
饶节《赠道士张谦中》 -
47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释德洪《读三国志》 -
48
彭亨屹汉鼎,璀璨罗商瑚。
程具《和滕子济考古图》 -
49
好是南阳扶汉鼎,勋名千古仰东山。
李光《东山》 -
50
明光宫中枭夜鸣,汉鼎何人窥重轻。
周紫芝《次韵伯尹登严子陵钓台》 -
51
却遣毡裘窥汉鼎,拜公遗像独何颜。
周紫芝《读郑公奉使录 其二》 -
52
曹瞒举汉鼎,一目窥九州。
周紫芝《张鳌诗》 -
53
高后王诸吕,汉鼎几半倾。
周紫芝《过狄梁公墓》 -
54
忠良覆汉鼎,鲁酒围邯郸。
陈渊《复次韵答令德见和来诗及维摩黙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