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节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节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节的宋诗诗句
汉节[hàn jié]
释义:
1
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2
指持节的使者。
列表:
-
1
曾持汉节单于垒,北风如刀割人耳。
王琪《吴中晓寒曲》 -
2
官借荀池旧,恩加汉节新。
宋庠《出都赴郑作》 -
3
重来持汉节,又复冒蛮烟。
吕源《灵岩》 -
4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李若水《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其二》 -
5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刘子翬《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三》 -
6
惨淡胡尘暗,低回汉节坚。
葛立方《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韵》 -
7
闪倏见胡骑,翩翩传汉节。
姚宽《陇头》 -
8
属予持汉节,夙夜愧且忧。
晁公遡《简梁子辅》 -
9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
晁公遡《送鲜于运使西归》 -
10
汉节人重仰,黄陂世莫窥。
洪适《次韵向宪见赠三首 其二》 -
11
汉节螭坳出,青毡映父兄。
洪适《景卢自右史假北门出疆再用前韵》 -
12
谁怜牧羝人,白首持汉节。
周麟之《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为韵 其五》 -
13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陆游《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
14
殊胜苏子卿,餐毡持汉节。
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五》 -
15
汉节重寻旧车辙,插天犹有万垂杨。
范成大《出塞路》 -
16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范成大《会同馆》 -
17
四十逾四髭始黄,手持汉节临大荒。
范成大《白髭行》 -
18
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 -
19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花八株吹岭雪。
杨万里《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
20
犯斗海槎光斗野,应星汉节照星楼。
周必大《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书十扇次韵二篇致感幸之意 其一》 -
21
无端自被功名迫,汉节冲寒上玉京。
项安世《送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 其一》 -
22
汉节荧煌直北驰,皇家卜世万年期。
朱熹《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五》 -
23
驿骑骎骎持汉节,边风惨惨听胡笳。
梅尧臣《送刁景纯学士使北》 -
24
风餐历历秦宫树,雨立亭亭汉节花。
许及之《四月晦日袁起岩同年雨中集聚景园》 -
25
汉节提携曾记别,居然展卷涕横流。
许及之《谢鲍潮州惠归正李媪所作外国图因题卷后二首 其一》 -
26
长淮准拟濯尘埃,汉节何妨一往回。
虞俦《将至泗州闻杜鹃声甚急》 -
27
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
廖行之《为老人寿苏盐》 -
28
懽呼汉节从天下,愕立胡儿夹道陈。
陈傅良《送倪正甫侍郎贺正》 -
29
合作商霖光祖构,犹持汉节滞英躔。
文彦博《知郡傅学士将赴彭门蒙贶佳什次韵奉答》 -
30
向来持汉节,径去犯边尘。
王炎《魏丞相挽诗三首 其二》 -
31
再赓汉节君恩重,一笑潘舆喜气浮。
蔡戡《易地湖外喜而有作》 -
32
五岭何烦汉节临,暂来南国种棠阴。
蔡戡《用前韵成二首一以谢宪使和章一以述怀 其一》 -
33
忽忆沧洲去,何心汉节持。
赵蕃《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其一》 -
34
关心厪汉节,用意格穹苍。
赵蕃《初五日呈潘提举时祷雨应而未洽》 -
35
汉节世闻风,羊裘人尽识。
赵蕃《钓矶 其一》 -
36
汉节可眠知免旷,仙祠屡扣信通灵。
冯伯规《次韵谢史提干见知》 -
37
地蟠江汉节岿然,劲气扶舆几倍年。
刘过《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其一》 -
38
病虎厌风摧汉节,卧龙悭雨涩吴刀。
韩琦《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二》 -
39
汉节梅花留不住,借君一剑斩楼兰。
戴复古《提刑彭仲节平叛卒》 -
40
不知汉节归何日,准拟殷勤说汴都。
丁黼《送亲戚钱尉入国》 -
41
金瓯未启请麾去,旋颁汉节登范车。
赵汝鐩《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 -
42
汉节有人恭且止,楚盘无客遂当行。
华岳《呈陈平仲》 -
43
西风送汉节,凛凛生霜威。
王㧑《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 -
44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刘克庄《罗湖八首 其八》 -
45
又若子卿持汉节,幞头高耸立丹墀。
王爚《穿岩》 -
46
吴天北斗行宫在,汉节西风闲道归。
谌祜《句 其四九》 -
47
胡笳明月夜,汉节秋风前。
谌祜《句 其一○五》 -
48
祇如坚持汉节,贱卖生姜,妙悟水因,重光佛日。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 -
49
汉节护诸蛮,徘徊瘴疠间。
陶弼《邕州 其三》 -
50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文天祥《泰和》 -
51
北海风沙漫汉节,浯溪烟雨暗唐碑。
文天祥《感怀二首 其二》 -
52
毡馆夜灯眠汉节,石梁秋吹动胡笳。
陈襄《使还咸熙馆道中作》 -
53
汉节光华远,春风藻思深。
韩维《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其一》 -
54
汉节既披靡,失位趋江西。
刘埙《补史十忠诗 江西制置司都统密公侑》 -
55
风霜欺汉节,尘土上南冠。
汤雷奋《挽谢叠山 其二》 -
56
长侍潘舆游故里,胜持汉节落南荒。
陆文圭《寿陆义斋 其一》 -
57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曾巩《庭桧呈蒋颖叔》 -
58
而我仗汉节,何由脱氛埃。
刘敞《墨河馆连日大风》 -
59
再三持汉节,白髪走川陆。
刘敞《闻伯庸再安抚泾原》 -
60
具持强汉节,共下承明殿。
刘敞《寄永叔》 -
61
久持汉节旄空尽,独拜穹庐死可羞。
刘敞《逢永叔》 -
62
我持汉节议和亲,北上边关极海滨。
刘敞《初出古北口大风》 -
63
锦车西去水东流,汉节何年送解忧。
刘敞《汾州有唐大历中崇徽公主嫁回鹘时手迹在石壁上李山甫作七言诗并刻之子华永叔内翰皆继其韵亦同赋》 -
64
铙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王珪《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燕永寿给事不赴留别》 -
65
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司马光《送李学士使北》 -
66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
苏颂《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一》 -
67
汉节经过人竞看,忻忻如有慕华心。
苏颂《和过打造部落》 -
68
汉节饱曾冲海雾,楚帆聊复借湖风。
王安石《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
69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王安石《送李太保知仪州》 -
70
万里如今持汉节,却寻此路使呼韩。
王安石《涿州》 -
71
万里尘沙卷飞雪,却持汉节使呼韩。
郑獬《被恩出使》 -
72
分我一汉节,系取穹庐王。
刘攽《将之官清水李廷老来会探韵得光字》 -
73
江山归汉节,栋宇压吴宫。
范纯仁《清辉阁》 -
74
赐金戒私装,卜日出汉节。
沈遘《五言出都日大雪》 -
75
轺车使者良苦辛,手持汉节入红尘。
徐积《偶题》 -
76
目断鹡鸰分汉节,心随鸿鴈极天潢。
沈辽《寄文翁》 -
77
鳯雏持汉节,鹤寿享天年。
沈辽《保宁太君挽词 其二》 -
78
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
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其二》 -
79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其二》 -
80
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苏轼《次韵郑介夫二首 其一》 -
81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賖。
孔武仲《送希甫使蜀》 -
82
万里殊方种,东随汉节归。
孔武仲《葡萄》 -
83
一言不为戎人屈,万里能全汉节还。
孔平仲《送程给事知越州》 -
84
西风持汉节,骑从严弓刀。
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
85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其一》 -
86
陇上千山汉节回,扫除民蜮不为灾。
黄庭坚《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八》 -
87
死生汉节共,巨猾气为夺。
刘跂《寄尹迁介叔 其七》 -
88
胡星宵不见,汉节岁相望。
刘跂《使辽作十四首 其一》 -
89
人见终军持汉节,世闻郭隗上燕台。
华镇《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三首 其三》 -
90
巴山连浪远,汉节拂云飘。
李廌《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
91
汉节陆离惊远俗,商歌窈窕会相亲。
晁说之《引伴宣事惠诗六首过有褒称且及其叔子文之旧辄次韵为诗 其一》 -
92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还。
吴则礼《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 -
93
鸟窥汉节梅花底,雨湿柁楼春水边。
吴则礼《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
94
昨者偶持汉节,白头未识乌蛮。
吴则礼《寄介然二首 其二》 -
95
汉节从分竹,刘鞭不用蒲。
唐庚《句 其六》 -
96
堕马哭淮王,牧羊仗汉节。
释德洪《了翁有书与谢无逸云觉范真是比丘》 -
97
君看持汉节,白首自丁年。
李彭《用韵寄潘仲达》 -
98
神州陆沉近归我,汉节方议通胡沙。
叶梦得《山间每岁正月望夜梅花正开多与客饮花下今年郡廨独坐十四夜张旸叔晁激仲相过共话宣和间事慨然归不能寐因以写怀》 -
99
出当仗汉节,登车金马门。
程具《虞君明謩和刘氏园居诗再用前韵作因以叙出处之意》 -
100
深入边亭隧,坚持汉节毛。
汪藻《哭尚书龙学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