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官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官的宋诗诗句。
描写汉官的宋诗诗句
汉官[hàn guān]
释义:
1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列表:
-
1
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
2
-
3
春晓灵旂画尾斜,汉官青帻待晨霞。
宋祁《立春》 -
4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梅尧臣《水次髑髅》 -
5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梅尧臣《得李殿丞端州砚》 -
6
连袵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
范成大《翠楼》 -
7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梅尧臣《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
8
空余汉官属,泣送马如潮。
梅尧臣《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其二》 -
9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梅尧臣《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
10
再到空存旧城郭,遗黎重覩汉官仪。
李洪《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其一》 -
11
王会图中陈璧马,汉官仪里湿旂常。
梅尧臣《元日閤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
12
汉官威仪二百年,斩新不受胡尘污。
陈造《送项平甫教授之成都》 -
13
周原咨度使尘飞,汉官威仪渠颡泚。
陈造《送曹器远从使虏》 -
14
韶頀充庭簉汉官,铺纾宏伟叹才难。
陈造《寄题高宾王诗后卷》 -
15
饱死侏儒便雨立,安知更有汉官仪。
许及之《燕宾馆值雨》 -
16
定安唐庙貌,行复汉官仪。
薛季宣《读邸报二首 其一》 -
17
胡儿居坐汉官立,不许纷纭但含泣。
薛季宣《永嘉行》 -
18
伏几亲瞻古人象,陪祠颇杂汉官仪。
罗愿《次韵和子澄春祠先圣律诗》 -
19
忽逢司隶属,重覩汉官仪。
文彦博《读汉史 其二》 -
20
六典未新周礼乐,三河正想汉官仪。
姚颖《句》 -
21
儿童识汉官,草木被尧彩。
孙应时《章安镇感事》 -
22
父老思汉官,壶浆傒王师。
刘过《谒郭马帅》 -
23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覩汉官仪。
刘过《代寿韩平原 其三》 -
24
汉官敭历遍,更作虏师臣。
刘克庄《杂咏一百首 冯道》 -
25
再逢火德王,复覩汉官仪。
邵雍《观棋大吟》 -
26
晓堂钟鼓修淮祀,古壁旌旗拥汉官。
俞汝尚《过淮阴侯庙》 -
27
何人肯为将军地,北府老兵思汉官。
文天祥《脱京口 踏路难》 -
28
北向几多垂白叟,百年不见汉官仪。
李祐孙《题浯溪 其二》 -
29
眼悬尧历象,心醉汉官仪。
郑思肖《七砺》 -
30
严跸传声入建章,汉官趋陛肃鸳行。
宋无《喜马伯庸待制扈从还京》 -
31
汉官绶䓞何须染,郑公书带徒劳种。
苏颂《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
32
瘴雾深蛮洞,旌旗湿汉官。
刘攽《秋雨四首 其二》 -
33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
程颢《象戏》 -
34
汉官旧仪重九鼎,集贤学士见一角。
黄庭坚《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 -
35
辽阳诸父老,重睹汉官仪。
杨亿《闻北师克捷喜而成咏》 -
36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晁补之《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
37
堂堂八阵竟何为,长安不见汉官仪。
张耒《梁父吟》 -
38
弦歌武城宰,遗芳叹汉官。
苏庠《赠邑令章夏》 -
39
渔阳番将易汉官,在廷之臣无谏者。
释德洪《谒蔡州颜鲁公祠堂》 -
40
一代风流几顿尽,汉官威仪聊复正。
李彭《黄冈尉钱绅种莲其上开轩榜曰起灵盖取鲍参军荷花赋超四照之灵本云》 -
41
奉随观国宾,得见汉官仪。
周紫芝《除夜杂兴三首 其二》 -
42
樱桃荐原庙,重见汉官仪。
周紫芝《恭闻已迎原庙圣容入行在所》 -
43
谢朓南齐守,司农古汉官。
周紫芝《寄李司农三首 其三》 -
44
汉官威仪久不见,三代礼乐具追还。
周紫芝《时宰生日乐府四首 升平谣》 -
45
三采绶章秦服志,两轓朱色汉官仪。
胡宿《送魏屯田出守山阳》 -
46
今朝幸睹汉官仪,愿使斯民再苏活。
李纲《八月十一日次茶陵县入湖南界有感》 -
47
汉官仪物都如旧,混一车书万国宾。
李纲《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二》 -
48
燕云旧耆老,宁识汉官仪。
吕本中《丁未二月上旬四首 其二》 -
49
神京朝万国,复见汉官仪。
刘才邵《次韵刘克强寄刘齐庄并见寄》 -
50
汉官题名当家谱,向来诸公孰为伍。
黄彦平《送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