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部的宋诗诗句
描写水部的宋诗诗句。
描写水部的宋诗诗句
水部[shuǐ bù]
释义:
1
官名。
2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
列表:
-
1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徐铉《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 -
2
玉蕊真人驭,铃斋水部吟。
苏籀《观阇梨庵高树梅花盛发一首》 -
3
神仙闻水部,妙物与长生。
曹勋《和子忱惠八月青梅》 -
4
含章英落佳人睡,却月香残水部诗。
葛立方《题卧屏十八花 梅花》 -
5
东阁五言还水部,西湖一径指孤山。
史浩《梅花借喜雪韵 其二》 -
6
清标何水部,千古说能诗。
洪适《次韵景卢赏梅》 -
7
谁怜何水部,吟苦怨空阶。
梅尧臣《新秋雨夜西斋文会》 -
8
水部无人广平去,后来我辈犹情钟。
范成大《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 -
9
人物只今何水部,风流不减柳苏州。
杨万里《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 -
10
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
杨万里《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
11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尤袤《次韵尹朋梅花》 -
12
铁石广平曾作赋,风流水部亦哦诗。
喻良能《次韵宋嗣宗梅花 其一》 -
13
风流水部与藻饰,从此梅花应并传。
喻良能《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 其三》 -
14
宅存元水部,人识范忠宣。
张栻《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一》 -
15
台因水部将花遶,隠为耶溪号小山。
何澹《登遶花台 其二》 -
16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余。
易祓《浯溪中兴颂》 -
17
关情何水部,回首古扬州。
丁木《次韵何安节抚机》 -
18
字字追还水部公,篇篇压倒后村翁。
刘克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其二》 -
19
莫嫌水部寒贫气,聊结涪翁潇洒缘。
林希逸《洗石蒲作》 -
20
阿同尔来新诗多,句法不减水部何。
高斯得《再次韵》 -
21
姑射丰标惯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
李曾伯《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 其一》 -
22
太师死后犹书法,水部刑章托颂间。
陈容《题浯溪中兴颂二首 其二》 -
23
灵均李杜在水部,叫天为我笺长编。
王奕《黄池大水歌》 -
24
乾坤清气在梅多,梅属能诗水部何。
吴浚《中秋联句》 -
25
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向谁愁。
释行海《梅 其四》 -
26
暗香疎影孤山句,却月凌风水部诗。
杨公远《梅花五首 其二》 -
27
近闻梅花诗祖出水部,久遣诗孙参洞天。
方一夔《寄题沃祥卿梅泉二大字盖何潜斋笔也》 -
28
几度因诗亲水部,一回看剑泣山公。
蒲寿宬《寄何我轩》 -
29
殷勤归水部,雅意在分香。
钱选《题水仙卷》 -
30
栋帘相望滕王屋,风月重添水部诗。
艾性夫《题古洪周君会梅阁》 -
31
微吟水部诗,欲续广平赋。
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二》 -
32
官衔雅似何水部,文学老于元道州。
徐瑞《寄芳洲先生 其四》 -
33
清流杨水部,德与我为邻。
王禹偁《和杨遂贺雨》 -
34
淮阳汲守容多病,水部何郎最解诗。
刘攽《和晁金部感秋》 -
35
水部阶前闻细雨,袁宏渚上见归舟。
杨齐《中秋不见月》 -
36
独于水部添诗思,坐滴空堦兴未休。
刘摰《次韵李中舍秬秋雨》 -
37
入省早推何水部,作州今见谢宣城。
吴栻《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 -
38
业诗何水部,耽酒阮兵曹。
刘弇《蒋沙庄居十首 其九》 -
39
连夜空阶滴,愁吟水部诗。
杨亿《中春喜雨》 -
40
水部张员外,中书白舍人。
李复《西溪酬孙倚李珪二同年依韵》 -
41
超腾水部陈篇上,收拾愚溪作赋余。
陈师道《和黄预七夕》 -
42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陈师道《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一》 -
43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张耒《读中兴颂碑》 -
44
水部风流小隐居,别来眼法定何如。
李新《过何权道幽居不遇》 -
45
水部诗名今独步,河梁句法旧传家。
赵鼎臣《暇日过西曹谒何安中得之李倞冲季咸许出近诗而未也戏以诗索》 -
46
有谁更草诗人诏,应数从前水部郎。
许景衡《敏叔除祠曹以诗二首寄之 其一》 -
47
水部有耳孙,湖海胸中浩。
李彭《何生用韵见寄复答之兼示小何 其二》 -
48
水部诸郎虿尾书,涪翁杖履傲当涂。
李彭《喜二何从山谷游复用涂字韵诗》 -
49
诗坛挑战生一秦,穷瞎水部好仍昆。
李彭《张子和子文以长句送朋壶次韵答之》 -
50
喜有丘明能撰次,极知水部愈风流。
李彭《次韵答季智伯弟》 -
51
水部五言谁举似,孤山一径久湮微。
张扩《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二首 其二》 -
52
丽句早知何水部,旧交谁记柳仪曹。
王庭珪《次韵张子家新除浙西抚干见寄》 -
53
水部天宝中兴碑,浯溪摩崖天与齐。
孙觌《中兴颂》 -
54
觅句深惭何水部,浮家全似陆龟蒙。
周紫芝《舟次句茨》 -
55
还同贺水部,乘兴看行宫。
黄彦平《王子才军中有道人鬻笔既售而去笑曰吾姓名在管中破视有细字曰李洞长求之不复见矣》 -
56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李弥逊《曹溪道中呈何公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