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欢言的宋诗诗句
描写欢言的宋诗诗句。
描写欢言的宋诗诗句
欢言[huan yán]
释义:
1
欢乐地叙谈。
列表:
-
1
乃肯顾我庐,欢言复悲啸。
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 -
2
欢言不觉春夜阑,破月已上前林端。
张嵲《赠赵公旦》 -
3
胜践属园墟,欢言驻驺引。
宋祁《春集东园诗赋得笋字》 -
4
飞槛枕溪光,欢言客徧觞。
宋祁《夏日江渎亭小饮》 -
5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
左璵《题马世功豁野堂》 -
6
欢言挈斋酒,值兴即徐斟。
宋祁《西园》 -
7
临流羡芳沚,欢言泛轻舟。
洪适《拟古十三首 人生不满百》 -
8
欢言美清夜,缥渺吹疏钟。
陆游《月下作二首 其二》 -
9
欢言酌清醥,侑以案上书。
陆游《雁翅夹口小酌》 -
10
还家扫北窗,欢言酌亲友。
陆游《秋郊有怀四首 其二》 -
11
欢言乐和景,及此鬓未华。
梅尧臣《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春晖亭》 -
12
欢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
陆游《溪上小酌》 -
13
欢言为一醉,家酿及新熟。
陆游《己未冬至》 -
14
父老亦共喜,欢言叩柴荆。
陆游《初春纪事二首 其一》 -
15
家家有新酿,欢言相送迎。
陆游《喜晴》 -
16
一旦从犊车,欢言友田父。
梅尧臣《招隠堂寄题乐郎中》 -
17
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
梅尧臣《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
18
西园足甘菊,欢言事幽赏。
喻良能《十月五日从兄四弟三侄侍太孺人赏菊亦好园以赏心乐事为韵分得赏字》 -
19
欢言预有伊川约,好作元丰第四春。
文彦博《五老会诗》 -
20
雅会欢言意,今推前辈风。
文彦博《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纪留守相公》 -
21
坐有馈生鱼,欢言事煎烹。
赵蕃《五月下旬梦赵文鼎书寄斯远》 -
22
欢言正喧哗,别意忽于邑。
欧阳修《别后奉寄俞二十五兄》 -
23
欢言得幽寻,况此及嘉节。
欧阳修《与李献臣宋子京春集东园得节字》 -
24
握手接欢言,相知二十年。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 其一》 -
25
欢言指万里,握手再沉吟。
孙应时《毗陵龚君以崈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 其一》 -
26
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
孙应时《端午侍母氏饮有怀二兄偶阅二苏是日高安唱和慨然用韵》 -
27
欢言念游子,载酒临江津。
孙应时《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公携饯荆江亭并成四诗 其四》 -
28
欢言扫吾室,饾饤随所有。
孙应时《秋日程伯玉携诗见过次韵》 -
29
天运每如此,欢言理清斟。
韩淲《初九日上南豅二十日同成季访俞伯辉》 -
30
欢言斟酌之,感彼勤重意。
韩淲《庵邻王家两送酒来》 -
31
欢言修敏家,具可话闲静。
韩淲《次韵》 -
32
欢言一壶酒,未觉千岁隔。
韩淲《诸葛解元家分韵》 -
33
相将里舍欢言酒,珍重家庭听说诗。
韩淲《次韵昌甫 其一三》 -
34
𥝧䅉阳羡田,欢言饱甘霖。
洪咨夔《和子有催归》 -
35
感慨徒悲伤,欢言且饮酒。
邹登龙《步出城东门》 -
36
欢言天气佳,谁谓风土异。
刘克庄《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分韵得事字》 -
37
书鸱幸舆致,欢言启缄縢。
方回《客舍读书》 -
38
欢言拨簿领,宿约寻郊圻。
方回《同张文焕过吴式贤二十六韵》 -
39
之子成春服,欢言驾出游。
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 -
40
欢言不一再,归马已在轭。
韩维《答曼叔见寄》 -
41
欢言一宿留,醺酣饱熟睡。
陈观《武夷山》 -
42
欢言久喧哗,罢兴一怊怅。
曾巩《山槛小饮》 -
43
贵人无余事,欢言持玉斝。
曾巩《青青间青青》 -
44
家酿熟新樽,欢言命良席。
曾巩《李节推亭子》 -
45
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
曾巩《延庆寺会景纯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纳凉同观建邺宫中画像翰林墨迹延庆寺者刘裕故宅中有寿丘山》 -
46
欢言恋清景,展席不遑寝。
刘敞《夜月露卧》 -
47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王安石《次韵约之谢惠诗》 -
48
入视尔诸幼,欢言亦多祉。
王安石《寄朱氏妹》 -
49
欢言与僧期,于此共箪瓢。
王安石《游章义寺》 -
50
归来共尊酒,欢言役车休。
刘攽《寄王掾》 -
51
结束遡都门,欢言瞻上东。
刘攽《自曹还都舟中奉酬子中见寄》 -
52
竭作趋川垄,欢言治圃场。
刘摰《和路秋怀三十韵》 -
53
欢言问往事,念此岁月赊。
郭祥正《赠泗守宋子坚》 -
54
承诏不敢留,欢言遽暌违。
郭祥正《送黄吉老察院》 -
55
欢言公子至,坐失百忧集。
秦观《和王定国》 -
56
欢言不期醉,淡泊味何长。
张耒《暮春奉女兄弟集宴堂》 -
57
彩胜耀朝日,欢言立新春。
张耒《辛未立春》 -
58
欢言即笑,恚怒即嗔。
释清远《标指六偈 语默》 -
59
欢言顾之笑,便欲凌崎岖。
叶梦得《郡斋望蒋山》 -
60
明发理烟艇,欢言济遥岑。
汪藻《宿焦山方丈》 -
61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
韩驹《往岁自京口与曾公永宏父同行至下蜀因次前韵简之》 -
62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晏殊《和王校勘中夏东园》 -
63
离合悲欢言不尽,东西南北恨还生。
郑刚中《几先坐上赠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