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橘洲的宋诗诗句
描写橘洲的宋诗诗句。
描写橘洲的宋诗诗句
橘洲[jú zhōu]
释义:
1
洲名。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湘江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
列表:
-
1
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
谭用之《送僧中孚南归》 -
2
鹤散窗含松岛露,客来衣带橘洲香。
贾宜《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3
情厚未忘莲社约,分深曾伴橘洲居。
范杲《寄宣义大师英公》 -
4
橘洲白鸟秋成伍,渔火莼羹蓬底香。
释正觉《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其五》 -
5
犹胜橘洲上,灭迹不闻香。
邓深《摘橘》 -
6
水经菱浦晚,船过橘洲香。
梅尧臣《送蔡侍禁赴长沙》 -
7
脚底已衡嶽,眼中犹橘洲。
杨万里《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 其二》 -
8
橘洲各自分马首,湘水更曾烹鲤鱼。
杨万里《武冈李簿回多问萧判官东夫》 -
9
风餐露饮橘洲仙,胸次清于月样圜。
杨万里《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 蜜金橘》 -
10
只应银信从天降,莫恋融峰与橘洲。
杨万里《送张定叟二首 其一》 -
11
天柱峰尖半点云,散为嶽麓橘洲春。
杨万里《题长沙钟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楼二首 其一》 -
12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嶽麓。
杨万里《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
13
吹乱衣巾都不记,橘洲沙上几遗冠。
史尧弼《甲子春过浙和周去华韵五绝 其二》 -
14
声声苦道焦婆餠,往往人传嫁橘洲。
释宝昙《婆餠焦》 -
15
料得到锦里,剩须谈橘洲。
项安世《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其五》 -
16
长沙一别两悠悠,梦想清湘带橘洲。
朱熹《万安遇长沙便欲附书不果》 -
17
飞云极目疑梅岭,落日回头梦橘洲。
朱熹《过樟木镇晚晴二首 其二》 -
18
明发催船鼓,风帆过橘洲。
张孝祥《和万老》 -
19
未当湘水满,更觉橘洲长。
张栻《十四日陪黄仲秉渡湘饮嶽麓台上分韵得长字》 -
20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洲霜后犹青葱。
张栻《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其五》 -
21
大似橘洲浮不去,嶽根元插赤沙湖。
许及之《酬常之换韵和江心寺诗》 -
22
一去星沙二十年,梦魂时到橘洲边。
王炎《酬俞子清侍郎惠画韵 其二》 -
23
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叶适《送巩仲同》 -
24
草树连塘岸,人家半橘洲。
刘过《泊船吴江县》 -
25
-
26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姜夔《送左真州还长沙》 -
27
箬水腊前新蚁绿,橘洲霜后巨螯红。
崔与之《送袁校书赴湖州别驾》 -
28
酒旗莲荡里,僧刹橘洲中。
张方平《赴钱塘吴江道中寄侍读王君贶侍郎》 -
29
橘洲冰魄满,竹阁桂华留。
宋宁宗《潇湘八景 洞庭秋月》 -
30
麓苑崟岑对橘洲,山如屏嶂水清流。
赵抃《何推官见招游嶽麓以郡中事冗弗克偕行口占二绝以谢 其二》 -
31
关河万里须长啸,莫问膏腴在橘洲。
释元肇《和赵寺丞中秋韵》 -
32
橘洲骨冷不容呼,正始遗音扫地无。
释元肇《见北磵》 -
33
佛祖亲传真命脉,橘洲笔底发渊源。
释心月《开光明藏疏》 -
34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李曾伯《九日登寿沙城楼》 -
35
先生曾作橘洲客,屡撼梧桐怖龙伯。
方一夔《太湖石狮子笔架》 -
36
南塘新雨过,风暖橘洲香。
徐献可《南塘》 -
37
云生岳峤月晦影,雨过橘洲猿夜呼。
郭祥正《游道林寺呈运判蔡中允昆仲如晦用杜甫元韵》 -
38
秋思生蓴鲙,寒衣待橘洲。
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 -
39
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
张舜民《自题画扇》 -
40
何时浮小艇,同访橘洲滩。
张舜民《送人出城同过周少府赠行者》 -
41
橘洲桥口皆莽草,贾傅井中苔已空。
孔平仲《寄芸叟年兄》 -
42
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
黄庭坚《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
43
橘洲颓晚照,属玉行烱如。
释德洪《次韵陈倅二首 其二》 -
44
橘洲看雪已清绝,更櫂野航浮碧湘。
释德洪《次韵游南岳》 -
45
雪花成山过惊浪,五展暮天开橘洲。
释德洪《郑南寿携诗见过次韵谢之》 -
46
拭目重看云盖云,搓手新尝橘洲橘。
释德洪《送隆上人归长沙》 -
47
残岸连孤屿,依稀似橘洲。
释德洪《甲辰十一月十二日往湘阴马上和季长见寄小春二首 其二》 -
48
嶽麓雪云献楼阁,橘洲烟雨学丹青。
释德洪《湘西暮归》 -
49
荒寒数苇橘洲岸,领略半窗湘寺钟。
释德洪《効李白湘中体》 -
50
和风冻雨上元后,断岸橘洲春水生。
释德洪《上元后候季长不至作此寄之》 -
51
云开鹤岭露兰若,波起洞庭霜橘洲。
李彭《奉赠瑛明发》 -
52
种橘洲边何似好,离离丹实斗鲜新。
刘一止《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 橘亭》 -
53
橘洲枫浦指顾中,俯视更觉长沙小。
李纲《去岁寓长沙游道林嶽麓真天下绝景也今相去不远无因再游赋诗见意》 -
54
水落喧渔市,云微辨橘洲。
沈与求《舟次吴淞江》 -
55
尘榻开蓬室,风帆卷橘洲。
沈与求《子虚航重湖之险远过山中辄次维心韵以谢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