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桂丛的宋诗诗句
描写桂丛的宋诗诗句。
描写桂丛的宋诗诗句
桂丛[guì cóng]
释义:
1
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2
指月宫。
列表:
-
1
窗前小桂丛,着花无旷月。
朱松《记草木杂诗七首 月桂花》 -
2
凄凄草色繁,肃肃桂丛亚。
宋祁《望仙亭》 -
3
闲处着疏慵,鲜鲜幽桂丛。
葛立方《疏慵》 -
4
百年已矣余芳在,庭下行看发桂丛。
吴芾《挽孟仲安二首 其二》 -
5
北田夜诵披莲蘂,东阁春归折桂丛。
李石《又送马氏兄弟归彭门》 -
6
芳草递春风,三山立桂丛。
李石《扇子诗 其三》 -
7
丹霄休叹路难通,学取燕山种桂丛。
王十朋《次韵昌龄西园十咏 桂》 -
8
更许柏庭友,来依春桂丛。
刘应时《和史魏公酬北山寿老》 -
9
团团绿桂丛,本自幽岩得。
梅尧臣《奉和永叔得辛判官伊阳所寄山桂数本封殖之后遂成雅韵以见贶》 -
10
幔亭山下桂丛深,清社向来都寂莫。
范成大《胡宗伟罢官改秩举将不及格往谒金陵丹阳诸使者遂朝行在颇有倦游之叹作诗送之》 -
11
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
范成大《初秋闲记园池草木五首 其三》 -
12
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梅尧臣《拟水西寺东峯亭九咏 临轩桂》 -
13
渐有人家松桂丛,韶州山水胜南雄。
杨万里《过郑步》 -
14
秋风芳桂丛,的皪好颜色。
史尧弼《丛桂》 -
15
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
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东渚》 -
16
玉兔已为公取玩,更休窥望桂丛中。
梅尧臣《重答和永叔》 -
17
万桂丛中不记年,行藏极处只由天。
许及之《和人惠诗并素馨油 其一》 -
18
曲巷连桑荫,幽岩长桂丛。
虞俦《章解元挽诗》 -
19
几多白白与红红,争似淮山小桂丛。
虞俦《汉老弟寄和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韵十绝因和之 其四》 -
20
溪山明处开三径,松桂丛中擅一坡。
虞俦《芙蓉盛开》 -
21
岩桂丛中三四客,醉归人得一瓶花。
陈傅良《袁起岩会饮湖上出示古刻酒罢各携桂花以归因成一绝》 -
22
桂丛兰畹悄无哗,但有哀鸿天一涯。
陈傅良《次韵奉酬徐一之送菊》 -
23
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
欧阳修《嵩山十二首 二室道》 -
24
松径就荒聊应召,桂丛留隐定相招。
欧阳修《送刘半千平阳簿》 -
25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欧阳修《夕照》 -
26
银蒜钩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
欧阳修《帘》 -
27
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张镃《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 -
28
松桂丛团团,竹光净晖晖。
刘过《同许从道游涵碧亭》 -
29
新添九桂丛芳茂,旁发一枝花更荣。
陈文蔚《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
30
有桂丛生须让菊,为鲈归去也输螯。
高似孙《句 其四》 -
31
邂逅江南景,萧萧小桂丛。
韩淲《题江南》 -
32
山中有客芙蓉裳,日日来看桂丛长。
刘宰《挽桂山君王伯奇》 -
33
喜陪盛集桂丛间,拟赋新诗未敢先。
许应龙《馆中和赏桂诗》 -
34
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
方信孺《西山凿池种白莲作》 -
35
千古陵阳芳桂丛,凌风擎出蕊珠宫。
陈耆卿《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 其一》 -
36
何如老桂丛,傲睨几年少。
程公许《劳农安德镇古刹过句德华园二首 其二》 -
37
矮屋檐前老桂丛,清阴分破广寒宫。
黄敏求《古香亭 其一》 -
38
移来瓜种别,看得桂丛高。
赵汝回《薛景石瓜庐》 -
39
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
舒岳祥《桂台》 -
40
傲睨怜苔石,徘徊俯桂丛。
韩维《晚过象之葆光亭戏呈一首》 -
41
飘萧软桂丛,零落紫苔衣。
谢翱《远游篇寄府教景熙》 -
42
只有淮南泪,应沾青桂丛。
谢翱《中秋忆山中人》 -
43
闲庭芳桂丛,相忆曙云空。
谢翱《忆梁礼部臯》 -
44
回首清香满,方知是桂丛。
赵处澹《和韵》 -
45
天上必应霜露早,桂丛凋尽饱青光。
黄庶《中秋夜月》 -
46
瓜戍留麋巀,茅心忆桂丛。
刘攽《寄杭州通判苏子瞻海州使君孙巨源》 -
47
夕阳半局残棋在,醉倚岩边紫桂丛。
马云《访踞湖山人仇君隠居》 -
48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苏轼《送杜介归扬州》 -
49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苏轼《和陶和刘柴桑》 -
50
攀翻幽桂丛,衣襟袭芳馨。
释道潜《陪司马才仲节推诸君游天竺》 -
51
老矣独期云駃便,归与长负桂丛招。
李之仪《失题九首 其三》 -
52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黄庭坚《和舍弟中秋月》 -
53
青山招隠桂丛高,五十年来姓字逃。
林豫《鸣山岩》 -
54
团团桂丛孤,枝叶寒更媚。
曾肇《句 其九》 -
55
星彩沈榆荚,霜华袭桂丛。
杨亿《秋夜对月》 -
56
濠上昔相逢,同时执桂丛。
张耒《用元韵因寄邦直》 -
57
上方危阁化无踪,平顾摩空万桂丛。
宋景年《题万年妙莲阁》 -
58
淹留书馆残灯火,孤负淮山旧桂丛。
张扩《和李元叔正字书怀崇字韵奉还所借诗卷》 -
59
忽作霜松折,犹残旧桂丛。
孙觌《运使直阁郎中张公同年挽词三首 其一》 -
60
稽壑飞泉石,台基下桂丛。
石延年《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 -
61
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疏。
胡宿《淮南王》 -
62
卢橘上林夏,桂丛小山秋。
黄彦平《题刘氏市隐亭》 -
63
髙城遂隔不足道,只忆齐山幽桂丛。
黄彦平《清溪解缆用秀才甫韵寄杜藏用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