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根源的宋诗诗句
描写根源的宋诗诗句。
描写根源的宋诗诗句
根源[gēn yuán]
释义:
1
事物的本初或来源。
2
追根寻源。
3
根基;基础。
4
根由;事情的始末。
列表:
-
1
千种却教归淡薄,万般须是到根源。
释延寿《山居诗 其四三》 -
2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五九》 -
3
彻二仪万象根源,识诸佛历代性命。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八》 -
4
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二四》 -
5
儒生底用苦知书,学到根源物物无。
林季仲《赠虞教授别》 -
6
若能于此彻根源,一任金毛唤作狗。
释鼎需《偈二十首 其八》 -
7
根源直截无文字,皮髓分张有等差。
释慧空《达磨真赞 其一》 -
8
烧香勘证见根源,粪埽堆头拾得宝。
释清旦《偈二首 其二》 -
9
可惜骚人能设问,皇天终不答根源。
宋庠《黄孝恭失官多作歌诗极于哀丽》 -
10
山川古色藏妙意,谁与开涤明根源。
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
11
-
12
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
释云《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六》 -
13
旁有蒋子池,沮洳无根源。
晁公遡《劳刘子仪视作红花堰》 -
14
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
王十朋《书院杂咏 薝卜》 -
15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虚生失性命。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三三》 -
16
高论极根源,师友识所渐。
洪适《用雪诗韵谢三外弟见和》 -
17
直饶顿彻根源,也是泥中洗土。
释德光《颂古十三首 其八》 -
18
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
李吕《勉诸子》 -
19
由来孝弟动鬼神,宦学所自为根源。
李流谦《挽李子和知县》 -
20
何人窥畛域,投老见根源。
李流谦《谒无尽墓》 -
21
分明余润彻眉间,道德根源固晔然。
李流谦《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其一》 -
22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梅尧臣《永叔进道堂夜话》 -
23
捉着根源尽扫除,周郎神医天下无。
杨万里《丙寅人日送药者周叔亮归吉水县》 -
24
用功事上实根源,三省真传入道门。
朱熹《训蒙绝句 三省二首 其二》 -
25
定将妙语绝根源,可但闲房丽花木。
周孚《题日新梅室向在杭日所居有此今迁居虞山矣禅房花木深常建题虞山寺诗也虞山旧名破山》 -
26
左右逢源无限意,几人于此彻根源。
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八》 -
27
论道若有合,根源要追寻。
赵蕃《冲谷道章少隠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十二韵奉寄并烦送似寓斋也》 -
28
从来潢潦无根源,水收石露须臾间。
赵蕃《芙蓉道间二首 其二》 -
29
木落尽还山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
赵蕃《归途》 -
30
异时忧世士,才学穷根源。
袁燮《上中书陈舍人三首 其一》 -
31
根源见端的,履践严度程。
袁燮《题习斋》 -
32
吾徒切己无他事,万善根源一片心。
袁燮《赠京尹八首 其五》 -
33
直截根源,取之左右。
释宗印《颂古三首 其一》 -
34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
欧阳修《升天桧》 -
35
世间潢潦水,可叹无根源。
陈文蔚《和胡应祥游石井韵》 -
36
细将学问说根源,异同更与明朱陆。
陈文蔚《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 -
37
八琼还返事,聊更话根源。
张方平《城南林园避暑示道友》 -
38
描邈檀栾黪素元,万红千紫失根源。
释居简《墨梅 其一》 -
39
掌中秽浊三千刹,觑定根源着一锄。
释居简《送言道士》 -
40
根源得其理,流末迺可言。
蔡沈《古意二首 其二》 -
41
动静极根源,万物无所逃。
度正《寄襄阳杨侍郎三丈》 -
42
发挥绝学穷根源,惜哉遗藁今未完。
度正《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 -
43
洞彻根源,迥绝机宜。
释师范《禅人请赞 其七》 -
44
万虑根源尘外息,一轩景物鉴中明。
王异《题招提院静照堂》 -
45
阅史悟兴亡,探经得根源。
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46
事随缘法安排去,病向根源点检来。
林希逸《日用》 -
47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
释心月《如行新戒落发升座》 -
48
寸心普物根源地,百拜承颜咫尺天。
徐元杰《入讲论语二首 其一》 -
49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李曾伯《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
50
当知太守心,根源自宫閟。
李曾伯《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
51
主人不用平泉誓,自有根源六艺存。
李曾伯《乙巳题制参萧应父袭芳亭》 -
52
绵绵寿脉无穷处,一派根源在至仁。
李曾伯《寿应茶马 其三》 -
53
根源有学皆堪味,首尾无瑕孰敢删。
李昴英《赠宋省元巍荐经义》 -
54
时能挹前辈,为政有根源。
赵汝腾《饯用晦侄南安令 其一》 -
55
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
卫宗武《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其三》 -
56
识得根源,玄牝虚传。
周无所住《玄牝颂》 -
57
未彻根源肯便休,炼磨三种愈精修。
释普宁《雪窦前堂音座寮有炼指行人求颂》 -
58
佛垄信手拈来,百病根源具扫。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八》 -
59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释绍昙《瓢泉》 -
60
一生逐浪与随流,未见根源未肯休。
释绍昙《浒眼》 -
61
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
方回《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孙观归马金》 -
62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方回《离骚九歌图》 -
63
治极汉唐犹驳杂,功侔禹稷有根源。
汪梦斗《羁燕四十余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五》 -
64
道业惭诸子,根源畏老僧。
陈襄《游南塔》 -
65
直饶识得根源,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何曾踏着遮里。
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其一一》 -
66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
释原妙《示如法禅人 其一》 -
67
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
陈普《咏史 夏侯玄 其一》 -
68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蜀翁《送熊退斋归武夷》 -
69
斑窥已骇文彩异,流长要自根源深。
汪炎昶《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征诗于余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 其一》 -
70
根源有自支流盛,辞赋无穷翰墨香。
罗禧《咏宗统》 -
71
根源分明我能说,一室倾里输琅琳。
曾巩《游麻姑山》 -
72
历览泾渭旁,究观敌根源。
刘敞《送张四隐直游边》 -
73
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
王禹偁《谪居感事》 -
74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王禹偁《日长简仲咸》 -
75
新集甘棠尽雅言,独疑陈杜指根源。
王禹偁《书孙仅甘棠集后》 -
76
行无瑕纇孤标耸,养有根源数器兼。
徐积《送秦漕》 -
77
粮虽不足气常充,真是根源久是功。
徐积《饥仙》 -
78
根源豁披张,扄鐍失分解。
王令《寄洪与权》 -
79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王令《赠黄任道》 -
80
拔身州掾入政府,议论挺特穷根源。
郭祥正《投献省主李奉世密学》 -
81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苏轼《虾蟆培》 -
82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苏辙《张嘉祐》 -
83
根源本无有,真若夏潦潢。
释道潜《答柯山晓上人》 -
84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吕防《题梅仙观》 -
85
河嶽根源禀植坚,金行鼎鼎应弧悬。
刘跂《赠秦帅吴子中》 -
86
达人玄览彻根源,耳观目听纵横得。
华镇《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
87
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
杨时《向和卿览余诗见赠次韵奉酬》 -
88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释心道《呈佛鉴禅师偈》 -
89
韩王孙子何楚楚,不用根源论魏武。
晁说之《送曹资深受代还京兼简刘养正》 -
90
真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艸走。
释子淳《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一》 -
91
还会么,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向当来问弥勒。
释重显《云门具字》 -
92
根源师璨可,余事窥元白。
饶节《元辉上人喜赋诗作东坡字萧然有出尘之姿渠亦用韵有作且乞诗为别因再次韵赠之》 -
93
洞彻根源,法法周圆。
释清远《标指六偈 入道》 -
94
欲究根源,瞻之龙岫。
释清远《白云端和尚赞》 -
95
要知佛法根源,记取五月初一。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一》 -
96
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
释德洪《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一》 -
97
为君直截根源说,不落春缘会也不。
释德洪《次韵杨君所问》 -
98
讐书五千卷,字字穷根源。
程具《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三》 -
99
种学求根源,意匠无斧凿。
李光《县斋清坐有怀 其一》 -
100
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
薛道光《还丹复命篇 七言三十首 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