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枯桐的宋诗诗句
描写枯桐的宋诗诗句。
描写枯桐的宋诗诗句
枯桐[kū tóng]
释义:
1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2
《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列表:
-
1
新陇只今堪挂剑,枯桐从此不调弦。
邓肃《哭陈兴宗先生三首 其三》 -
2
故山新稻香,粥鱼响枯桐。
朱松《秋怀六首 其六》 -
3
平生着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朱翌《次韵俞路分见寄 其二》 -
4
锦瑟华年过眼休,枯桐已为伯牙绝。
史浩《听阮》 -
5
未遣枯桐逐灶煤,君今收拾到微才。
黄公度《次李元泰见赠韵》 -
6
故山新稻香,粥曾警枯桐。
洪迈《秋怀六首 其六》 -
7
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
陆游《八十三吟》 -
8
徐行发清商,安坐抚枯桐。
朱熹《招隠操 反招隠》 -
9
琅然抚枯桐,幽韵泉谷虚。
朱熹《怀子厚》 -
10
更把枯桐写奇趣,鹍弦寒夜独泠泠。
朱熹《次秀野韵题卧云菴》 -
11
此诗自宫商,为君弦枯桐。
陈造《次韵余司理路监嶽》 -
12
因送孤飞鸿,手抚枯桐枝。
滕岑《和陶渊明饮酒诗 其八》 -
13
梅花树下三间屋,挂壁枯桐尽日闲。
盛璲《朱元晦过访 其二》 -
14
城中有客占林园,应据枯桐入梦魂。
韩淲《次韵昌父十首 其五》 -
15
枯桐就煨烬,容有赏音人。
戴复古《都中书怀二首 其二》 -
16
后园同坐枯桐树,仰看红桃落涧花。
周文璞《与弁山道士饮》 -
17
江山枯桐写,风月老笔判。
洪咨夔《送赵处士游方》 -
18
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 贫女 其六》 -
19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真山民《永嘉秋夕》 -
20
飞石危如坠,枯桐死不春。
方回《梧桐岭》 -
21
满天风月澹消骚,三尺枯桐古调高。
邓林《送衡山琴画张道士二首 其一》 -
22
枯桐三尺蹙龙纹,爨下薪焦偶未焚。
俞德邻《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
23
有时梦与钟期遇,闲拂枯桐按玉徽。
俞德邻《小园漫兴四首 其四》 -
24
枯桐爨下焦,中抱千古意。
周密《古意四首 其二》 -
25
客懐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
董嗣杲《谢村》 -
26
荒寒殊甚只自笑,悲声遶井余枯桐。
董嗣杲《富池江上荡舟游望二首 其二》 -
27
枯桐斵山骨,弦以冰蚕丝。
艾性夫《杂言 其四》 -
28
苍梧弓剑具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艾性夫《严氏古琴》 -
29
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
张玉娘《听琴》 -
30
山家茆屋隔寒林,独抱枯桐觅旧吟。
张玉娘《题画 伯牙》 -
31
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
徐瑞《书怀五首 其五》 -
32
枯桐觅古意,石鼎烹山泉。
徐瑞《五月初一日煮茶偶作》 -
33
共思潇洒江夫子,独拥枯桐事苦吟。
韩维《怀邻几》 -
34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无名氏《回文 其一》 -
35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
杜柬之《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 其三》 -
36
枯桐三尺安足弹,重华去矣薰风寒。
郭祥正《仲春樱桃下同许损之小饮因以赠之》 -
37
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其三》 -
38
瘦马识醁耳,枯桐得云和。
苏轼《次韵范淳甫送秦少章》 -
39
此日知音堪属意,枯桐正在半焦时。
初惟深《呈荆公》 -
40
枯桐满腹生蛛网,忍向时人觅清赏。
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 其一》 -
41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桐右开易。
黄庭坚《和柳子玉官舍十首 心适堂》 -
42
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
黄庭坚《送何君庸上赣石》 -
43
采枯桐以寄其妙绝,信哉点瓦砾而成金。
王庭珪《惠端琴铭》 -
44
三尺枯桐取煨烬,断弦遗谱有知音。
吕本中《曹南寄亲旧》 -
45
三尺枯桐无旧谱,始知三叹有遗音。
吕本中《会稽初秋四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