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曳裾的宋诗诗句
描写曳裾的宋诗诗句。
描写曳裾的宋诗诗句
曳裾[yè jū]
释义:
1
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2
“曳裾王门”之省称。
列表:
-
1
雪苑曳裾惭赋客,春塘飞笔见诗豪。
宋庠《谢齐屯田见惠诗什》 -
2
谏议遗踪尚可望,曳裾不必效邹阳。
陈与义《次周漕示族人韵》 -
3
曳裾未惬平生志,常恐追锋侍绛纱。
胡寅《和路枢四首 其三》 -
4
白冲公庭步,翘材首曳裾。
宋祁《送吕太初法曹之许田》 -
5
曳裾我昔翁门客,岂知继踵居翁室。
刘子翬《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
6
曳裾所至成师席,射策由来有世家。
刘子翬《次彭资深韵》 -
7
曳裾端向龙门去,清梦犹应忆故山。
刘子翬《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
8
倾盖视我平生交,曳裾陪公众客后。
仲并《建昌守杨吉老得居湖州山间作亭于上名曰弁辉为长句以记之》 -
9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王之望《赠范觉民》 -
10
契濶经年阻曳裾,满簪华发愈萧疏。
吴芾《再和龚帅所寄 其一》 -
11
参辰曳裾日,心旌倍悠悠。
史浩《次韵王龟龄赠韶美》 -
12
儒室振领,圣门曳裾。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二》 -
13
曳裾胡不可,投璧惧无因。
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
14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李吕《读太白集》 -
15
野人冠服裹狙猿,曳裾更欲之何门。
李流谦《东州行上费检正》 -
16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洪迈《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
17
曳裾非复白头事,瞑目那求青史名。
陆游《宿渔浦》 -
18
老病难陪曳裾客,因来时寄一行书。
陆游《送王仲言倅泰州绝句二首 其二》 -
19
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杨万里《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日重改谒唐医公亮九日而无病矣谢以长句》 -
20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
周必大《留别苏仁仲通判》 -
21
书林我曾昔曳裾,三局腕脱几百儒。
郑昺《题阎立本十八学士图》 -
22
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处。
陈造《再用前韵赠高缙之三首 其三》 -
23
我昔甘曳裾,低首问宜禄。
陈造《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 其九》 -
24
长日岸帻啸,看人曳裾谒。
陈造《再次韵作招隠篇》 -
25
折腰曳裾今痛定,端知缩鳖取卒律。
陈造《再次韵答节推司理路监嶽》 -
26
过耳毁誉纷相半,曳裾袖刺何尝惯。
陈造《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龚养正寺簿》 -
27
凝睇成分袂,从人更曳裾。
陈造《送罗提举》 -
28
家世曾重席,王门昔曳裾。
虞俦《代黄仲本贺赵漕》 -
29
堂堂退傅门,海内欲曳裾。
陈傅良《送鲍清卿教授莆中》 -
30
曳裾朝路不同时,谋食衡湘亦把麾。
陈傅良《衡守刘子澄以诗来和韵奉酬》 -
31
庸陋谁推毂,衰迟此曳裾。
陈傅良《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其三》 -
32
㲇㲇曙鼓五更初,枚数何门可曳裾。
陈傅良《和林宗易上巳韵》 -
33
平生曳裾向侯门,豪杰闻风竞瞻企。
楼钥《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刻次韵》 -
34
不夸艺苑徒工瑟,应免侯门久曳裾。
楼钥《书吴梦予古乐府后》 -
35
金马可曳裾,胡为亦留此。
王炎《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其二》 -
36
曳裾客盈门,我独有诗癖。
曾丰《寿广东帅潘直阁》 -
37
我闲时曳裾,公喜常折屐。
曾丰《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
38
曳裾投长笺,过眼惊大手。
曾丰《赠别曲江贡士李安之五羊相访》 -
39
曳裾行蹑履,持板立骈冠。
曾丰《送副将胡义民到部复还广东 其一》 -
40
曳裾逢白眼,骧首隔青天。
曾丰《送镇江张禹功献边事未报过建康谋辟》 -
41
畴昔王门耻曳裾,每怀端拜献公书。
赵蕃《通问赣州留尚书并寄三首 其二》 -
42
曳裾富儿门,丐食酬一诗。
王阮《和陶诗六首 和乞食》 -
43
当年留钥守陪都,龙坂因兹得曳裾。
张方平《呈资政宋尚书》 -
44
乡县荣归锦,侯门得曳裾。
刘宰《挽赵和仲侍郎三首 其三》 -
45
簇蘤红成阵,骈筵翠曳裾。
吴泳《寿胡兴元三首 其三》 -
46
谁谓王门,可轻曳裾。
袁甫《和晋斋兄韵》 -
47
紫陌桑麻连菽粟,从教鼓腹曳裾衿。
阳枋《和郭广文喜雨》 -
48
曳裾非素习,不过祈人知。
张侃《岁时书事 其三》 -
49
痛饮宜投辖,何心更曳裾。
林希逸《门多长者车》 -
50
长安平旦朱门开,曳裾靸履喧春雷。
周弼《戴式之垂访村居》 -
51
诗人大义在切磋,曳裾弹铗籍若何。
赵孟坚《秋壑纳室庆席诸友分韵》 -
52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李昴英《送荆门王广文之官》 -
53
曳裾岷峨山上云,鼓棹滟滪堆前水。
方回《送程桂轩子方还蜀治先墓》 -
54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杨公远《闷书》 -
55
投非所好缘工瑟,见匪相知嬾曳裾。
杨公远《感怀 其二》 -
56
走也晚闻道,曳裾登师门。
俞德邻《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其七》 -
57
琵琶阮咸休羡渠,相知岂须频曳裾。
戴表元《听琴行赠沈秀才》 -
58
先帝宫藩昔曳裾,便将狂直许倾舒。
韩维《答唐州郑郎》 -
59
曳裾悲我计,回首一烟簑。
李公明《宿郑山铺》 -
60
扪萝扣大涤,曳裾登来贤。
朴子文《大涤洞天留题》 -
61
平昔常开阁,深惭晚曳裾。
刘敞《杜祁公挽词二首 其二》 -
62
道路纷乘传,轩墀遝曳裾。
强至《庚戌岁除》 -
63
闻说山斋好,何时遂曳裾。
强至《依韵和张文通中舍寄韩师元判官》 -
64
曳裾载笔简,自顾才也微。
刘攽《和黄节推陪王守泛舟》 -
65
曳裾置醴初奋发,听履题剑方从容。
刘攽《伤孙曼叔尚书》 -
66
-
67
高标早与利名疏,独向先门肯曳裾。
范纯仁《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五》 -
68
从此门尤峻,何由再曳裾。
魏野《送长安赵侍郎赴阙》 -
69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苏轼《寄周安孺茶》 -
70
系日亲函丈,他门绝曳裾。
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 -
71
丈夫当重功名计,天子重阍好曳裾。
彭汝砺《赠陈扩秀才》 -
72
吹剑自应超世味,曳裾谁复羡侯门。
刘弇《出试院次韵和酬郑通直二首 其二》 -
73
飞盖早容陪后乘,曳裾屡许登文甃。
华镇《赠别越帅蔡侍郎五十韵》 -
74
曳裾拂露天榆冷,照影回身桂叶偏。
李复《七夕和韵》 -
75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贺铸《游盱眙南山示杨介》 -
76
门阑曳裾客,皆自许人豪。
贺铸《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 其七》 -
77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陈师道《和张奉议赠舅氏庞大夫》 -
78
曳裾五府非良计,发愤三书亦漫成。
晁补之《赠欧阳成判官》 -
79
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
晁补之《次韵和求仁不赴照碧堂会呈无愧之作》 -
80
曳裾身阻阔,搔首岁峥嵘。
张耒《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
81
曳裾趋法从,操笔代王言。
张耒《代人上颍川韩端明生日》 -
82
嗟我曳裾胶扰处,荷君置榻寂寥间。
邹浩《和阳先生见赠》 -
83
蹉跎岁晚曳裾人,半彫鬓绿仍随牒。
毛滂《呈蔡内翰》 -
84
蹇驴破帽栖尘坌,曳裾最晚空余恨。
毛滂《上曾枢密》 -
85
曳裾摇珮渡明河,闲弄银波洗虚碧。
李新《霜月吟》 -
86
幡然起东皋,曳裾入西洛。
谢逸《寄洪龟父戏效其体 其二》 -
87
胡不长携西入秦,曳裾侯门飒珠履。
谢逸《次张邦式韵》 -
88
颇复持漫刺,曳裾谒丞相。
李彭《寄陈无感》 -
89
道人年少游贤关,曳裾躧履公卿间。
李光《短歌赠柯山祝道人》 -
90
扰扰尘劳懒曳裾,此生终待老匡庐。
汪藻《约教授游东林寺》 -
91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李正民《海邑少交游相见者以为言故作此诗》 -
92
闻说王门久曳裾,余皇曾奉数行书。
李正民《寄德邵 其二》 -
93
-
94
平生粗识田园兴,更复何幅度可曳裾。
吕本中《秋日至孟明庄》 -
95
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
陈渊《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 -
96
此外无它慕,何门可曳裾。
陈渊《次韵宗仁弟相庆 其一》 -
97
飞盖曳裾何处去,西园不见见青山。
洪皓《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