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暮秋的宋诗诗句
描写暮秋的宋诗诗句。
描写暮秋的宋诗诗句
暮秋[mù qiū]
释义:
1
秋末,农历九月。
列表:
-
1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张佖《赠韩道士》 -
2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刘兼《重阳感怀二首 其一》 -
3
朝弁辞清晓,斋艎泛暮秋。
宋祁《送驾部俞员外良孺知江州》 -
4
残菊孤花留暮秋,劳师问路乱山头。
王铚《送淳上人游九岩》 -
5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晁公遡《巴江》 -
6
此去相从有半年,分携恐在暮秋天。
孙介《淳熙戊戌在家聚徒期以秋冬随子赴任作诗二绝示诸生 其二》 -
7
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
陆游《沙头》 -
8
多病支离仍老境,暮秋萧瑟更山城。
陆游《斋中闲咏》 -
9
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
梅尧臣《代内答》 -
10
暮秋风雨卷茆茨,砧杵声中过雁悲。
陆游《暮秋书事》 -
11
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陆游《戏咏闲适》 -
12
郊墟无来客,风雨送暮秋。
陆游《睡乡》 -
13
凄凉怀古地,惨澹暮秋天。
陆游《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五首 其一》 -
14
今日霜露冷,凛然悲暮秋。
陆游《初寒》 -
15
最好暮秋溪上路,柴门月色向人新。
陆游《述怀》 -
16
十日都门雨,风烟已暮秋。
陆游《暮秋》 -
17
努力及时谋自适,锦囊多贮暮秋诗。
陆游《出游五首 其二》 -
18
落叶鸣遥夜,啼螀送暮秋。
陆游《秋夜二首 其二》 -
19
木落烟深江上村,暮秋萧瑟不堪论。
陆游《秋夜斋中二首 其一》 -
20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
陆游《秋雨》 -
21
病叟倘徉古泽边,横林摇落暮秋天。
陆游《晚秋出门戏作二首 其一》 -
22
西风猎猎暮秋天,昏雾淫霖海气连。
李洪《秋雨叹》 -
23
下水复上水,暮秋仍早秋。
赵蕃《舟行》 -
24
行路悠悠自有诗,君行况乃暮秋时。
赵蕃《在伯考试未归有怀 其三》 -
25
绿竹人家近小塘,暮秋村酿熟村场。
赵蕃《朱村道中》 -
26
江南江北每淹留,懒听寒蝉噪暮秋。
徐恢《会故人二首 其一》 -
27
暮秋访幽隠,谢屐凌崩空。
郑域《游黄杨岩》 -
28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
赵汝淳《玉树谣》 -
29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许棐《枯荷》 -
30
俗尘汩汩负清游,重出城来已暮秋。
戴昺《秋暮出关即事》 -
31
一春多雨阻清游,留得名花到暮秋。
张侃《九月朔》 -
32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吴潜《九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
33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
刘垕《玉树谣》 -
34
年来无复登临思,闲捻黄花送暮秋。
王同祖《晚秋登楼 其二》 -
35
友鹤仙人当暮秋,诗来开卷风飕飕。
高斯得《次韵刘养源见寄》 -
36
可伤连夜雨,好似暮秋时。
俞桂《久雨》 -
37
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
卫宗武《山行》 -
38
家枕沧江住,西风卷暮秋。
潘璵《秋日江居》 -
39
明朝还忆西湖上,杨柳芙蓉正暮秋。
释行海《湖上送志道归金华》 -
40
初秋为客暮秋归,一檐轻囊半是诗。
何应龙《为客》 -
41
佳人日暮秋裳薄,怕有天霜磬折时。
方一夔《秋花十咏 莲花》 -
42
淡淡暮秋色,行行遶疎篱。
蒲寿宬《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四》 -
43
翻思昨暮秋,有酒安可逃。
赵文《早禾田》 -
44
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遡杳茫。
黄庚《和仇山村九日吟卷》 -
45
荒城日暮秋江长,䆉䅉野熟秋风香。
戴表元《江行杂书》 -
46
暮秋已误张郎约,冬暮归期又未成。
赵必𤩪《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 其五》 -
47
古观多松桧,幽期近暮秋。
释辉《题洞灵观》 -
48
亦曾忧羁放,他乡迫暮秋。
无名氏《老人行》 -
49
洲中橘熟辉晴昼,潭上花繁送暮秋。
吕陶《伏承原伯安抚侍郎为江雨所阻未即会见远寄雅章深叙勤眷次韵奉答》 -
50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
王令《落叶》 -
51
耿耿不成寐,楚乡经暮秋。
寇准《秋夜感兴寄吴顺之》 -
52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寇准《雨中书事》 -
53
孤城突兀连沧海,三岛参差耸暮秋。
韦骧《登蓬莱阁》 -
54
清谈亹亹忘尘役,醁酒深深战暮秋。
韦骧《再答和篇》 -
55
征尘淟涊暮秋时,税鞅登堂暗澣衣。
韦骧《别铅山杨公济》 -
56
茫茫陂水暮秋天,乍晚耕犂未得眠。
郭祥正《题潘温叟家藏戴牛画卷二首 其二》 -
57
古观多松桧,幽奇近暮秋。
释仲殊《题洞虚观》 -
58
壮怀感暮秋,群动还太素。
黄裳《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
59
浮云晚日悲余翠,废苑荒陵怨暮秋。
李复《和韩丞相玉汝登见山阁》 -
60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
李廌《秋郊》 -
61
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
释智圆《闲咏》 -
62
从此重阳后,殷勤送暮秋。
李新《重阳已后折菊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