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明处的宋诗诗句
描写明处的宋诗诗句。
描写明处的宋诗诗句
明处[míng chù]
释义:
第二部分
1
明确地作出判断。
第三部分
1
明亮的地方;有光亮的地方。
2
公开的场合。如:有话说在明处。
列表:
-
1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徐铉《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
2
处处光明处处身,者回泡幻同无碍。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 -
3
如来元现因明处,直在人天第一重。
宋逸《灵岩》 -
4
河西道眼分明处,识破此中知见香。
朱槔《元英折惠柚花》 -
5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祇欲吞声哭。
刘子翬《望京谣》 -
6
似闻远目增明处,宛如画出城南句。
范浚《寄题钱伯茂致政奉议遥碧轩》 -
7
相唤几声何处雁,断霞明处一行低。
方汝疆《舟行江上》 -
8
夕阳明处苍烟合,栖燕归时画角悲。
陆游《望云楼晚兴》 -
9
平生不负月明处,神女庙前闻竹枝。
陆游《湖村月夕四首 其一》 -
10
溪北溪南飞白鸥,夕阳明处见渔舟。
陆游《园中绝句二首 其二》 -
11
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
陆游《海棠》 -
12
鲈乡望眼双明处,袛欠凌霄万仞台。
范成大《进思堂夜坐怀故山》 -
13
晴江明处动,远树看来齐。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其五》 -
14
十年道学诚明处,四海诗篇雅颂余。
项安世《刘都翰送伊川山谷二像》 -
15
便随明处猛分摆,志在希颜即是颜。
朱熹《训蒙绝句 克己二首 其二》 -
16
白蚁战来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
梅尧臣《较艺和王禹玉内翰》 -
17
石室尽头真境秘,天窗明处葆光圆。
许及之《题洪阳洞》 -
18
溪山明处开三径,松桂丛中擅一坡。
虞俦《芙蓉盛开》 -
19
晚晴骤喜窗明处,犹倚蒲团附火红。
赵蕃《喜晴 其一》 -
20
云出无心还自归,乱峯明处日西微。
赵蕃《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 -
21
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
王阮《题高远亭一首》 -
22
柳影半笼明处路,苇声轻窣暗边篱。
张镃《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 -
23
六奏声中来象物,万灯明处望龙章。
任希夷《郊祀庆成三首 其一》 -
24
绿叶初新暑尚轻,林疎明处见流鶑。
韩淲《弈棋》 -
25
夕阳明处人烟少,胡马曾来闯五关。
戴复古《同蕲州上官节推登光州增胜楼》 -
26
九旬黑白分明处,如似盘中一片碁。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 -
27
拣得真金身,明处是泥佛。
郑清之《因笔记贼入空室颂》 -
28
莫把桃花误世间,日方明处隠尤难。
赵汝驭《见日庵》 -
29
从来一点圆明处,不是禅心是本心。
林希逸《夜坐》 -
30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葛绍体《诸暨道中五首 其五》 -
31
满怀可惜精明处,一语未能分付时。
邵雍《天宫小阁倚栏》 -
32
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邵雍《自述二乎 其一》 -
33
若论父子分明处,自古绵州所出多。
释了惠《闻父讣二首 其二》 -
34
只于黑白分明处,验尽寻行数墨人。
释普度《碑匠》 -
35
一灯分灯灯无尽,一处明处处齐透。
释智朋《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四》 -
36
爱入高明处,云扉策杖登。
顾逢《东陵方丈纳凉》 -
37
从知刑罚分明处,最系天人感应机。
陈着《闻伯求弟鞫狱明允今日行刑而雪应祈喜而赋诗》 -
38
即虚明处发灵源,坐在沉沉湛湛边。
释绍昙《月磵》 -
39
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处处春。
柴随亨《钱唐寒食》 -
40
静中根本动中发,暗处精神明处知。
方回《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处道集贤翰林三学士》 -
41
诗在天地间,风清月明处。
黄力叙《送陈随隠归江西》 -
42
至冷淡中参古意,极高明处见南枝。
艾性夫《题古洪周君会梅阁》 -
43
直从月令高明处,参透中庸问学功。
陆文圭《居高明》 -
44
细看山色空明处,应似乾坤混沌时。
缪鉴《春雪》 -
45
隠伏急因明处见,垢污多自夜来鲜。
徐积《雪 其三》 -
46
眇眇江湘万里平,夕阳明处楚山横。
沈辽《登澧阳楼》 -
47
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苏辙《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五》 -
48
路回亦有虚明处,江北江南指掌间。
孔武仲《山间三首 其二》 -
49
长忆凭栏风雨后,断虹明处海天低。
秦观《广陵五题 次韵子由题摘星亭》 -
50
川平林断空明处,却有遥山作翠眉。
张耒《寓寺八首 其一》 -
51
万籁息时霜剑立,一灯明处夜堂深。
邹浩《再和晦之》 -
52
使星明处是天河,习习轻飚生芰荷。
邹浩《王宪湖上分韵得荷字》 -
53
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笼。
杜衍《帘》 -
54
当年得力分明处,竚听炉香演一音。
饶节《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 其一》 -
55
山在断霞明处碧,江从白鸟去边流。
周紫芝《九江赵倅新作环季亭》 -
56
垂帘久视光明处,一颗堂堂现本真。
陈楠《金丹诗诀 其四五》 -
57
老人明处识斜河,曾占充闾爽气多。
沈与求《代人作寿诗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