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时常的宋诗诗句
描写时常的宋诗诗句。
描写时常的宋诗诗句
时常[shí cháng]
释义:
1
常常;经常。
列表:
-
1
老去光阴易变迁,佳时常在泪痕边。
曹勋《怀归呈同官》 -
2
动时常寂寂,静处活鱍鱍。
释法智《偈六首 其五》 -
3
叹息恐人闻,缝时常避人。
许志仁《寄衣曲》 -
4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胡宏《圃景大吟呈伯氏》 -
5
少时常是出无舆,徒步徐行亦当车。
史浩《童丱须知 张设八篇 其七》 -
6
我昔爱青苍,无时常徙倚。
梅尧臣《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
7
涪万四时常避水,棚居高出乱云中。
陆游《三峡歌九首 其六》 -
8
花欲过时常惜别,今年此别更匆匆。
陆游《春初骤暄一夕梅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三首 其三》 -
9
学道漫希僧坐夏,忧时常愧士防秋。
陆游《即事》 -
10
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
陆游《种菜四首 其二》 -
11
洪范论时常,心官职雨旸。
杨简《次韵吴天机》 -
12
外家文律况吾祖,有作岁时常一囊。
赵蕃《次韵晁大舅祖子应》 -
13
只应早起观庭燎,安得时常近酒杯。
马之纯《覆杯池》 -
14
贫家岁计惟收菊,幽径时常不扫苔。
翁卷《秋居寄西里君》 -
15
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
曹彦约《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 -
16
狂风骤雨时常有,野草闲花日逐新。
韩淲《次韵犁春》 -
17
颠风骇浪时常事,三老长年未必惊。
韩淲《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七》 -
18
奈尔萦晴殢雨何,静时常少动时多。
释居简《柳 其二》 -
19
杖屦暇时常检点,细分枝干数株桩。
刘克庄《再和五首 其五》 -
20
昔时常说长安好,而今厌走长安道。
田锡《倚柱吟》 -
21
四时常有烟棚合,三月犹无菜甲生。
向敏中《句》 -
22
愁肠一饮辄无算,病眼四时常有花。
刘克庄《绝句三首 其二》 -
23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白玉蟾《赠赵太虚画竹石》 -
24
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于物莫惊猜。
方岳《次韵陈料院 其三》 -
25
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于物莫惊猜。
方岳《次韵 其一》 -
26
村农四时常祭赛,但愿长幼无灾屯。
释文珦《神树词》 -
27
正得意时常起舞,至麾毫处辄能飞。
邵雍《首尾吟 其一七》 -
28
好话说时常愈疾,善人逢处每忘机。
邵雍《首尾吟 其三七》 -
29
开时常入夜,落后不因风。
胡仲弓《灯花》 -
30
莫是阳台贪作梦,晴时常少雨常多。
胡仲弓《春雨中遣怀二首柬梅臞 其一》 -
31
喂交三尾时常饱,免致虫吟悮损伤。
贾似道《用三尾贴法歌》 -
32
时常举一个心字,觌面当机见也无。
释祖钦《法茂上人》 -
33
民户时常闭,官征琐屑收。
方回《昌化道中》 -
34
奇语时常欹枕咏,佳联直欲遍窗题。
方回《遇仇仁近出斋小饮次前韵五首 其五》 -
35
未染濡时常着帽,忽□脱帽走蛟龙。
方回《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其四》 -
36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杨公远《次韵别黄山中》 -
37
四时常吐芳姿媚,人老那能与此同。
董嗣杲《月季花》 -
38
崄势围空断壁圆,四时常见聚云烟。
文同《石龙涡》 -
39
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
刘雪崖《村居即事》 -
40
莫笑来时常着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曾巩《芙蓉台》 -
41
洛阳四时常有花,雨晴颜色秋更好。
司马光《花庵诗寄邵尧夫 其一》 -
42
时常展画图,今喜到仙都。
曾会《题仙都山二首 其一》 -
43
辍得闲时常命驾,和来新什已盈编。
苏颂《和孙节推寄罗发运》 -
44
通物乐自任,济时常后安。
刘攽《次韵和王平甫赠张舍人》 -
45
在泮饮时常睠睠,乘轺过日倍迟迟。
徐积《送李漕》 -
46
怼时常笑屈,投间实惭庖。
刘摰《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三》 -
47
春色秀时常共饮,时常共饮春浓酒。
释了元《长歌》 -
48
平时常卷舌,动静畏险俗。
郭祥正《颖叔见招赴何秀才家饮》 -
49
争似姑山寻绰约,四时常见雪肌肤。
苏轼《忆黄州梅花五绝 其一》 -
50
当时常侍传呼处,只有荒陂凫雁声。
孔武仲《从太守黄公登西湖待月台》 -
51
平时常送客,此日自离家。
孔平仲《折柳亭》 -
52
异时常作玻璃观,却恐丹青画不成。
李之仪《同彦本兄弟泛舟过北山》 -
53
平时常湛然,抚掌珠可掬。
李之仪《抚掌泉》 -
54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
李廌《四逸台》 -
55
两岸更无通步路,四时常有避风船。
张缜《句》 -
56
我似当时常校尉,掘鼠餐毡从属国。
苏过《送人泛海北归兼寄诸兄弟》 -
57
睡过花时常掩关,老人欢意自应阑。
周紫芝《晚雨薄寒枕上作》 -
58
四时常有烟棚合,三月犹无菜甲生。
宋绶《句 其二》 -
59
异时常病涉,举邑佥矜诧。
王洋《安成令以长桥图来且示王民瞻记喜其有成因成短章》 -
60
盈时常少缺常多,恰似人间足离别。
洪皓《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