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时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时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时俗的宋诗诗句
时俗[shí sú]
释义:
1
世俗,流俗。
2
犹世上,世间。
列表:
-
1
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
宋太宗《缘识 其五》 -
2
纶巾羽扇宽作程,韬略堂堂时俗评。
张元干《叶少蕴生朝》 -
3
平生饱此味,不与时俗竞。
张九成《偶题》 -
4
故人义重非时俗,三程过我荒村寺。
张嵲《赠赵公旦》 -
5
懒追时俗好,独立倚苍茫。
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其三》 -
6
冰看时俗薄,雨弄客愁多。
吴光《句 其一六》 -
7
举酒不能效时俗,半醉苦语资立身。
梅尧臣《送潘供奉承勋》 -
8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梅尧臣《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
9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陆游《太古》 -
10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䳏。
梅尧臣《岁寒亭》 -
11
土风大抵如南国,期会先时俗自安。
梅尧臣《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 -
12
深嘉经纬匡时俗,还羡诗歌当笑啼。
赵公豫《夜窗独饮五叠前韵呈马先生》 -
13
不随时俗改,惟有旧山川。
王炎《题大禹庙》 -
14
渠侬高处背时俗,而独许我游与辱。
赵蕃《次韵呈审知》 -
15
枉为时俗忌,空使寸心违。
赵蕃《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 其三》 -
16
渐追时俗流,稍稍学营办。
欧阳修《读书》 -
17
贪追时俗玩岁月,不觉万里留天涯。
欧阳修《寄圣俞》 -
18
蛮方异时俗,景物殊气象。
欧阳修《答梅圣俞寺丞见寄》 -
19
丈夫自有在,时俗难为妍。
孙应时《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 其一》 -
20
尚有故人同一笑,何妨时俗忌偏醒。
孙应时《答叔刚见贻》 -
21
时俗常谈已断霜,雨寒翻着絮衣裳。
葛天民《上巳呈严叟》 -
22
羌时俗兮改错,寄嘉名兮土龙。
袁韶《水仙王庙辞》 -
23
呜呼清风长,不与时俗迁。
韩淲《赠赵景伯》 -
24
世尘心力弱,时俗鬓毛侵。
韩淲《夜同处晦霞山》 -
25
时俗枝委求,持操空尔烦。
蔡沈《古意二首 其二》 -
26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苏泂《秋兴 其二》 -
27
略无时俗气,信有古人风。
苏泂《送观复机宜荣侍南游二首 其一》 -
28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汪莘《访汤倅》 -
29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
韩琦《中元病起》 -
30
毋与时俗竞,溺心于口耳。
程公许《景行堂》 -
31
时俗竞佻巧,捷径争驰趋。
程公许《送安少愚下第东归》 -
32
耳重懒闻时俗事,客来聊荐一瓯云。
林表民《同谢邹访平老》 -
33
忧国寸心增感慨,趋时俗驾倦追攀。
王迈《和京教李景平 其三》 -
34
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丁宝臣《次韵十五日菊 其一》 -
35
努力效往哲,勿为时俗牵。
徐鹿卿《赠曾司户》 -
36
努力学往哲,勿为时俗牵。
徐经孙《赠曾司户》 -
37
堪嗤时俗眼,空向壁间传。
林希逸《龙跃天衢》 -
38
至能我辈人,未随时俗恶。
方岳《与至能夜话》 -
39
学卑时俗陋,文起众人醒。
方岳《徐仁伯侍郎挽诗》 -
40
薄命久遭时俗态,此心莫倚老天知。
方岳《石孙偶中童科程弟有诗次韵》 -
41
相从逾十年,不见时俗态。
释文珦《祭坦仲履》 -
42
时俗同伧父,归休学塞翁。
舒岳祥《趋俗》 -
43
不为诡异行,已蹈时俗难。
韩绛《答寄尧夫先生》 -
44
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
杨公远《癸未元日》 -
45
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
杨公远《九日》 -
46
时俗容迟钝,交情见往还。
徐瑞《故友汤景文别六年乃十月廿一寻我松下临别见赠次韵奉答》 -
47
已将儒雅安时俗,更即人和验岁丰。
陈宗远《代寿某帅二首 其二》 -
48
顾我无才背时俗,浮名早晚见归途。
黄庶《次韵和言怀》 -
49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曾巩《送戚郎中》 -
50
岂能向时俗,干进心拳拳。
刘敞《杂诗二十二首 其一五》 -
51
但令文章显,不愧时俗偷。
刘敞《得汝州舍弟新诗》 -
52
久思谢时俗,奔走难自谐。
刘敞《昼寝三首 其三》 -
53
平生乐间旷,时俗况迫厄。
刘敞《望九华山》 -
54
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悬。
刘敞《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 -
55
岂不困寂寞,时俗非所谋。
刘敞《反招隐》 -
56
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刘敞《蟋蟀》 -
57
吾惟厌时俗,人亦来者寡。
刘敞《种竹偶书》 -
58
但识上古风,不知时俗迁。
刘敞《豫章儒者》 -
59
功名贵早达,时俗轻小官。
刘敞《送蔡奕同年》 -
60
乡闾行虽高,时俗知亦寡。
刘敞《寄张宜》 -
61
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
刘敞《赠山僧》 -
62
去矣成独往,岂嫌时俗羞。
刘敞《送梁山军徐秘丞》 -
63
时俗反称少壮贤,丈夫动与饥寒逼。
刘敞《积雪示张翁》 -
64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刘敞《爆竹》 -
65
岂惟论议沈时俗,更觉精神耗簿书。
刘敞《答杨令彦文》 -
66
好礼效古人,勿为时俗牵。
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 -
67
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
王旦《赠淳于公归养》 -
68
直向岁寒期茂悦,肯同时俗论甘辛。
苏颂《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 -
69
金盘瓜果随时俗,玉盏笙歌劝相君。
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 -
70
超然古人考是否,蔑尔时俗论爱憎。
强至《谢陈伯成学士》 -
71
君子贵自然,不为时俗观。
刘攽《君子行》 -
72
逼仄慨时俗,臂射妨四禺。
刘攽《弹乌》 -
73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俞紫芝《旅中谕怀》 -
74
历尽兴亡只如此,不随时俗变寒温。
范纯仁《临汝温泉》 -
75
阔疏但愧事业浅,刚褊分与时俗暌。
刘摰《送客渚宫归至学舍览君佩独登城楼诗次韵奉和》 -
76
枉尺诚非圣贤事,守道固与时俗违。
刘挚《圣和受代》 -
77
是岂时俗知,聱牙相缄嘿。
冯山《送梓宪胡揆少卿赴阙》 -
78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张舜民《和答还卷》 -
79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苏辙《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 -
80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黄诰《题道岩二十韵》 -
81
议论耻拘时俗态,笑歌惟取性情真。
彭汝砺《与程德林》 -
82
岂以胜时俗,骤尔意气盈。
孔平仲《凡马示同学》 -
83
把酒随时俗,高吟属弟兄。
毕仲游《沈丘县遇冬至夜会夷仲明叔》 -
84
直裂纹匀真古纸,跋印多时俗眼美。
米芾《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 其三》 -
85
万事纷纷战蛮触,不须白眼憎时俗。
李廌《次韵答张訚张阁见寄》 -
86
可怜时俗喜儇媚,此道悠悠付何所。
周行己《次君陟见志韵》 -
87
阅世中庸行,随时俗下文。
饶节《蒲适正挽歌》 -
88
冷暖不随时俗变,古今惟有一任安。
赵鼎臣《咏史寄毛德修》 -
89
笔下无时俗,胸中有岁寒。
唐庚《何执中挽词》 -
90
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
吕本中《别林氏兄弟》 -
91
既为时俗妆,复着道士冠。
王洋《观讲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