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无憀的宋诗诗句
描写无憀的宋诗诗句。
描写无憀的宋诗诗句
无憀[wú liáo]
释义:
1
处于困境,无以为生;无所依赖。
2
空闲而烦闷的心情,闲而郁闷。
3
无意思;令人讨厌。
列表:
-
1
寂寂无憀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刘兼《中夏昼卧》 -
2
夹路轻风撼柳条,雨侵春态动无憀。
李九龄《春行遇雨》 -
3
轻剪自怜支节痛,倚烟啼露一无憀。
宋白《牡丹诗十首 其一○》 -
4
三郎老无憀,始解叹丝木。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其四》 -
5
寒与梅花同不睡,闷寻鹦鹉说无憀。
陆游《遣兴》 -
6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梅尧臣《淮上杂诗六首 其三》 -
7
破裘不补知寒早,倦枕无憀厌夜长。
陆游《秋思六首 其一》 -
8
屏掩轻寒酒半消,断香残梦两无憀。
陆游《枕上闻禽声》 -
9
灯欲残时酒半消,断砧疏雨共无憀。
陆游《秋夜二首 其一》 -
10
欹帽扪髯常半醉,逢人谁与话无憀。
陆游《早春出游二首 其一》 -
11
闭户苦无憀,行行不觉遥。
陆游《村游》 -
12
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范成大《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其一》 -
13
临风不语空归去,独立无憀自咏诗。
尤袤《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其二》 -
14
病余我更无憀頼,勉为同怀一赋诗。
朱熹《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 -
15
风过巳午未肯止,酒病婴我心无憀。
梅尧臣《绝句五首 其一》 -
16
道心应有在,生事合无憀。
释契嵩《自赠》 -
17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欧阳修《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
18
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欧阳修《春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 -
19
国恩未报身先老,客思无憀岁已昏。
欧阳修《晓发齐州道中二首 其一》 -
20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欧阳修《夕照》 -
21
无憀漳浦卧,还似咏中阿。
欧阳修《闲居即事》 -
22
平居革带频移孔,谁问无憀沈隐侯。
欧阳修《即目》 -
23
如何搴香杜,江上独无憀。
欧阳修《楚泽》 -
24
无憀情绪满眉头,去后方知有别愁。
赵抃《代寄刘信臣》 -
25
衔恤三年意绪凋,嘉招为我破无憀。
程公许《樊丈子思以予兄弟三年端居招饮山房为破愁寂赋诗以谢》 -
26
春寒十日意无憀,酒竭从教壁挂瓢。
程公许《寒食上巳杂吟八章 其四》 -
27
传语岩前五百牛,尘缘误我意无憀。
程公许《借宿洞门五绝 其二》 -
28
鸡声催起度江乡,病酒无憀客路长。
史弥宁《醴陵道上饮别故人被酒困坐竹舆因赋》 -
29
尽是无憀肠断处,都将分付醉乡中。
田锡《樽前吟呈宋白小着》 -
30
去年秋值罢文闱,今岁无憀自陕归。
田锡《对酒》 -
31
病无憀頼负重阳,虚过东篱烂漫黄。
李至《寄献仆射相公》 -
32
感今怀旧无憀頼,不觉临风发浩歌。
祖无择《寄澶州孙司理》 -
33
摘艳人亡谁共赏,戴花翁在老无憀。
刘克庄《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其一》 -
34
静是无憀动是狂,秋蝉两两抱斜阳。
刘克庄《柳》 -
35
若教尽尽说漂沉,却恐无憀老不禁。
吴惟信《呈云麓史侍郎》 -
36
休说惜春人未老,小窗明月梦无憀。
吴惟信《瓶中落梅》 -
37
客枕正无憀,寒鸡鸣夜半。
释文珦《客枕 其一》 -
38
莫如此君慰人意,相对一笑开无憀。
蔡襄《寒食梨花小饮》 -
39
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陈舜俞《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 -
40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汪元量《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一○》 -
41
老去无憀病转多,樱桃杨柳奈情何。
陆文圭《病中四绝 其二》 -
42
不眠何所念,达晓思无憀。
司马光《冬夜》 -
43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王禹偁《酬杨遂》 -
44
红芳落尽正无憀,吟遶空枝首重搔。
王禹偁《樱桃渐熟牡丹已凋恨不同时辄题二韵》 -
45
西垣衰病无憀客,空羡此行歌绔襦。
王禹偁《送谭殿院之任南阳》 -
46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憀。
赵湘《九日松林寺登高》 -
47
我亦无憀者,东西欲奈何。
赵湘《送丁鹗下第客游》 -
48
无憀作客时,况逼入关期。
赵湘《旅中示所知》 -
49
翻忆云溪伴,无憀对落晖。
寇准《感兴寄莲嶽一二诗禅友》 -
50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寇准《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
51
梦散高唐夜正遥,楚天何处不无憀。
丁谓《又赠一绝》 -
52
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孔平仲《送登州太守出城马上作》 -
53
一双燕子语帘前,病客无憀尽日眠。
王雱《绝句 其一》 -
54
功名殊未立,对景自无憀。
杨亿《秋晚》 -
55
无憀不成寐,况复想知音。
释智圆《病中雨夜怀同志》 -
56
蕙帐已空三径在,可怜猿鹤共无憀。
章得象《送张无梦归天台》 -
57
欲为风光轻赋别,正无憀赖染江毫。
穆脩《残春病酲》 -
58
陈书覆瓿久无憀,天幸名儒释旧爻。
胡宿《张侍读笺注太玄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