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方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方外的宋诗诗句
方外[fāng wài]
释义:
1
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
2
域外;边远地区。
3
京畿之外。
4
世俗礼法之外。
5
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
6
指方外之人。
7
使身外事物合乎规范。
列表:
-
1
更拟细穷方外事,无言无语上青天。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八》 -
2
语默但教方外用,玄微通达自弥坚。
宋太宗《缘识 其五》 -
3
但好心求方外境,勿教妄想没刚柔。
宋太宗《缘识 其七三》 -
4
标牓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苏籀《游寒谿次醅字韵题九曲亭一首》 -
5
旷哉游方外,心迹同幽遐。
苏籀《大坞山寺》 -
6
信有道人方外术,了无俗物眼前看。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八四》 -
7
神游方外灵台,道契环中虚处。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五》 -
8
方外友于思对麈,隐人胸次作舂撞。
释正觉《雪晴寄刘殿撰》 -
9
静居方外,智入环中。
释正觉《浄居照长老写师像求赞》 -
10
自怜方外专默,谁与环中至游。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四》 -
11
的的环中意,绵绵方外游。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一》 -
12
我是方外人,得此清兴发。
李若水《夜坐与高子文分韵得月字》 -
13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
王之道《追和游谢氏山亭赠贤上人》 -
14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王之道《赠六安文殊亮老》 -
15
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
李处权《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并简都公》 -
16
何必寻方外,而求不死药。
李处权《陪林茂南游上清宫分韵得落字》 -
17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李处权《赠高老》 -
18
自疑方外客,犹费县官钱。
张嵲《次韵朱希真二首 其二》 -
19
方外笑谭无忌讳,梦中歧路说迍邅。
释慧空《喜温首座至 其二》 -
20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疏。
朱松《答保安江师送米》 -
21
时呼方外客,逃暑尊酒中。
朱松《书事呈元声如愚起华三兄》 -
22
便当频与方外吏,徙倚风月星河翻。
朱松《止戈堂》 -
23
少纵方外谈,一洗城中尘。
朱翌《上巳陪诸公集西湖》 -
24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曹勋《别无锡南禅莲老》 -
25
顾我久寻方外侣,按摩颇欲献呵嘘。
曹勋《和虚中见赠二首 其二》 -
26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阮逸《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
27
无奈缨緌累,犹乖方外缘。
宋祁《寄净名菴僧长吉》 -
28
人间岁月尊黄发,方外讴谣续紫芝。
宋祁《寄献南京致政杜相公》 -
29
清篇自有夔龙旧,方外相从屏世机。
宋祁《次韵宫师相公答太傅相公秋书》 -
30
瀹茗焚香方外友,白灰红火养丹炉。
曹勋《杂诗二十七首 其九》 -
31
写我平生适,笑寄方外友。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七二》 -
32
妙契环中趣,饱参方外禅。
吴说《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其一》 -
33
方外何人差可友,岁阑底处定为家。
吴说《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其一》 -
34
顾我分为方外友,如公合上道家山。
仲并《次韵答友人四首 其二》 -
35
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
吴芾《机简堂自隠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因以述怀》 -
36
仅余山林士,共结方外游。
李石《病中谢三山问讯》 -
37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
晁公遡《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 -
38
方外客携因果去,道旁人汲义泉归。
王十朋《张廷直挽词》 -
39
道人赠我方外根,不比寻常桃与李。
王十朋《颖师赠榧栽》 -
40
方外客携因果去,月中人折桂枝归。
王十朋《戴夫人挽词》 -
41
胸中万顷元才子,方外孤标贺季真。
王十朋《鉴湖》 -
42
颜间日有平反喜,方外时修香火缘。
王十朋《郑夫人挽词》 -
43
师子吼成方外法,石人参得定中禅。
王十朋《宿栖贤》 -
44
钟情正是我辈事,鼓缶忍同方外人。
王十朋《哭令人》 -
45
身闲不傍功名路,方外方知日月长。
宋祁《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 其三》 -
46
方外仙乡岸幅巾,三竿红日照霜晨。
宋祁《答燕侍郎谢与端明李学士见过之什》 -
47
号曰方外交,荡然绝四维。
颜太初《东州逸党》 -
48
寻幽逢胜地,方外趣无垠。
余靖《留题龙光禅刹呈周长老》 -
49
佳传缅怀方外友,漫郎端是社中人。
洪适《江州尘外亭》 -
50
平生行李遍方外,南逾五岭入苍翠。
周麟之《呈郫人李签判》 -
51
跰𨇤久悟人间世,汗漫已期方外游。
韩元吉《病中放言五首 其三》 -
52
涎流方外胜,秦人望轩羲。
李流谦《从冯黎州饮梅林以山谷旧时爱酒陶彭泽今日梅花树下僧分韵赋诗得时字》 -
53
我闻方外士,见面照人明。
李流谦《赠蓝元一道人》 -
54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疎。
洪迈《答并安江师送米》 -
55
时呼方外客,逃暑尊酒中。
洪迈《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 -
56
如公方外人,视世一泡影。
吴儆《题祝圣寺》 -
57
平昔乐方外,固与功名疏。
陆游《白发》 -
58
聊凭方外巾盂净,一洗人间匕箸膻。
陆游《饭昭觉寺抵暮乃归》 -
59
-
60
平生无宦情,方外久浪迹。
陆游《思归》 -
61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梅尧臣《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联句》 -
62
而能厌纷华,乐彼方外说。
梅尧臣《留题可及明心堂》 -
63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梅尧臣《文曜师之南徐》 -
64
又涉方外说,于道曾不殊。
梅尧臣《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 -
65
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
陆游《胸次郁郁偶取枯笔作狂草遂成长句》 -
66
兀尔游方外,超然到物初。
陆游《省事》 -
67
若论方外事,终愧葛天民。
陆游《闲甚戏作》 -
68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陆游《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
69
鼓板钟鱼彻晓喧,谁云方外事萧然。
范成大《虎丘六绝句 方丈南窗》 -
70
更不游方外,于何顿若人。
杨万里《壬午初秋赠写真陈生》 -
71
方外诗豪张仲良,义风今日更谁双。
杨万里《再病书怀呈仲良四首 其四》 -
72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梅尧臣《答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
73
正缘王事游方外,凿齿弥天未当贤。
杨万里《过太湖石塘三首 其三》 -
74
祗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
杨万里《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
75
天教轻捷游方外,自喜向来不为宰。
周必大《平园创三层楼子直秘书远贶新诗有山中宰之句自念挂朝服筑层楼偶与陶隠居相符他日倘得寿与之齐则登临之乐未已也次韵为谢每句用本传中语》 -
76
九老山中卧,十友方外游。
喻良能《咏怀》 -
77
谁知方外客,亦爱酒中仙。
朱熹《知郡傅丈载酒幞被过熹于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剧饮二首 其二》 -
78
方外人稀到,山头势更巍。
朱熹《题南台》 -
79
日寻方外游,煮茗烧妙香。
陈睍《题广福寺轩》 -
80
一笑挹此君,方外得嵇阮。
陈造《题刘行父净香轩》 -
81
丝桐造妙诗疑神,古来多属方外人。
陈造《赠安道士》 -
82
转庵与为方外旧,仆也何翅管中窥。
许及之《次德友韵》 -
83
我疑辟俗翁,方外友三益。
薛季宣《舟行樊港望竹间石上李花盛开》 -
84
我家阿连缚虎手,更得退堂方外友。
楼钥《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
85
殷勤方外望,尘事不胜哀。
林用中《题福岩寺》 -
86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刘述《题竹阁》 -
87
搢绅先生鲁公辈,早蹑清游慕方外。
释契嵩《三高僧诗 霅之昼能清秀》 -
88
平生方外游,兹游为第一。
赵善悉《题灵岩寺》 -
89
欲搜短句记来游,倚槛孤啸上方外。
赵蕃《落星寺》 -
90
吾舅每谈方外友,吃吃醉吟长在口。
赵蕃《寄青原山常不轻》 -
91
为爱遍寻方外侣,乘闲便向洞前游。
陈元通《九仙山》 -
92
方外论交情未浅,愿陪投老白云闲。
释惟晤《次韵和酬》 -
93
放浪岂无方外士,尚思亲友念离群。
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其一》 -
94
悯彼世上人,纷纷方外兹。
张镃《次韵张子仪郎中》 -
95
酒酣我为发奇绝,底须方外求蓬莱。
程卓《游金焦二山》 -
96
谁云游方外,巧异缁尘里。
赵汝谈《翠蛟亭和巩丰韵》 -
97
故人方外来,相见便相悉。
释普岩《偈颂二十五首 其一三》 -
98
环中人所隘,方外我所敬。
韩淲《乙翁来其父兄家行一年矣甚念之二首》 -
99
方外多高人,箪瓢思远征。
韩淲《纪梦》 -
100
壶中日月邻方外,海内山河入帝图。
张方平《剑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