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风的宋诗诗句
描写文风的宋诗诗句。
描写文风的宋诗诗句
文风[wén fēng]
释义:
1
文章的风格。
2
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
3
学文的风气。
4
文德教化之风。
列表:
-
1
文风齐两蜀,仙迹接三都。
宋翰《题涪陵郡》 -
2
开明后学日升车,千里文风一旦雄。
吴芾《钱广文采芹亭》 -
3
文风畅蛮貊,士气压腥膻。
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
4
广文风度绝清真,一代论交不数人。
陆游《寄题王俊卿看山堂二首 其一》 -
5
云昭汉回,炳文风些。
杨万里《有宋死孝毛子仁哀辞》 -
6
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
周必大《读史二首 其一》 -
7
文风逮列圣,秀异弥博取。
陈造《次王仲衡尚书鹿鸣宴韵》 -
8
山过江来垂斗柄,水朝宗去涣文风。
许及之《题富览亭》 -
9
锁钥仅能防宿弊,权衡正好变文风。
虞俦《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院三诗 其二》 -
10
要使齐民知水利,亦如前哲变文风。
罗愿《福州赵侍郎开城西古湖以溉田既成冀得致政丞相福公一临于是有唱和之篇二首 其二》 -
11
兰台曷与编青史,要使文风万世夸。
袁说友《桂椿堂》 -
12
文风广被固可喜,志士远适岂其理。
赵蕃《送丁怀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其一》 -
13
强饭肯随官职祷,故家当勉报文风。
张镃《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 -
14
西祀唐人相国常,首变蛮俗趋文风。
陈淳《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
15
主客文风在,家仍竹院名。
韩淲《竹院晁学士挽诗 其一》 -
16
贞元人事诚如梦,正始文风信若仙。
韩淲《题昌甫所得陆待制手书次韵昌甫之题句》 -
17
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
许应龙《赠林倅》 -
18
忆昔弱冠游芹宫,颍川先生振文风。
许应龙《代上庠同舍上廷评》 -
19
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
真德秀《泉州贡闱庆成》 -
20
更把文风兼教雨,一时浄洗旧边尘。
岳珂《宫词一百首 其二三》 -
21
呜呼参井之躔五十有六州,文风自古能与齐鲁侔。
程公许《岷峨叹》 -
22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释元肇《和上官右史韵》 -
23
道学振考亭,文风倾嶽麓。
高斯得《次魏明己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
24
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
陈着《送单君范赴汪西皋馆》 -
25
善政袭西都,文风被东鲁。
刘黻《悼使君赵计院》 -
26
重见龚黄宣德化,再生韩柳振文风。
杨公远《上赵相公 其一》 -
27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徐钧《魏文侯》 -
28
养得文风名节盛,自三代下莫能过。
徐钧《光武》 -
29
一自文风变,长忧雅道轻。
连文凤《寄林处士景初》 -
30
行辈凋零亡益友,文风寥落失儒师。
黄庚《哭别月邨 其一》 -
31
南方尚秉礼,文风未云衰。
熊禾《上严廉访十首 其九》 -
32
文风渐褰开,李唐盛称表。
熊禾《寄张廉访》 -
33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仇远《送虞师宪赴延平书院山长》 -
34
学馆盛文风,讲席究经旨。
陆文圭《别李宰》 -
35
骑𡏖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馆阐文风。
无名氏《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八》 -
36
六一文风属后生。
吴寿翁《句》 -
37
雅度津涯阔,高文风雨惊。
司马光《哭公素 其一》 -
38
治世右文风教洽,彬彬儒雅遍宗藩。
苏颂《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 -
39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
苏轼《读后魏贺狄干传》 -
40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毕仲游《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一》 -
41
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
张耒《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三》 -
42
看君落笔挟风雷,涣然成文风行水。
释德洪《南昌重会汪彦章》 -
43
骑壒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馆阐文风。
韩驹《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八》 -
44
当时不与人间弃,应有文风静九州。
李弥逊《过留侯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