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承明的宋诗诗句
描写承明的宋诗诗句。
描写承明的宋诗诗句
承明[chéng míng]
释义:
1
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2
即承明庐。
列表:
-
1
朝趋建礼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
范质《贺李昉》 -
2
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徐铉《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 -
3
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明。
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
4
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徐铉《送王员外宰德安》 -
5
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徐铉《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 -
6
君看奏谏者,接武趋承明。
徐铉《送容州程员外端州吴员外》 -
7
我直承明逾二纪,临川实动羡鱼心。
李昉《御书飞白玉堂之署四字颁赐禁苑今悬挂已毕辄述恶诗一章用歌盛事》 -
8
广内施重闼,承明敞直庐。
胡宿《岁晚禁直呈承旨侍郎同院五学士》 -
9
入承明,司帝制。
陈与义《研铭》 -
10
绣鞯绿发趋承明,意气已向沙堤行。
张元干《叶少蕴生朝》 -
11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张元干《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
12
且当乘款段,无复谒承明。
李处权《道夫惠诗为和五首 其二》 -
13
早晚承明庆三入,愿持云汉续遗篇。
宋祁《抒怀上南京常山公》 -
14
承明再过怀先业,磐石深沉禁树疏。
宋祁《送韩太祝》 -
15
左右汉臣聊作帅,非缘侍从厌承明。
宋祁《送王龙图镇秦亭》 -
16
寓直承明意味清,风传禁漏作春声。
曹勋《禁直偶作三首 其一》 -
17
中兴谁草诏,君盍在承明。
刘子翬《和徐从道韵二首 其二》 -
18
遄归承明定不日,启沃要领亲凤姿。
胡铨《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
19
把砚承明露,扶儿看碧霄。
冯时行《月夜》 -
20
指日承明却归去,烟花紫禁及青春。
王之望《和尚书李丈六绝 其四》 -
21
第有神驰招隠馆,久无梦到承明庐。
葛立方《盐仓作呈叔能同官》 -
22
蚤戴豸冠居宪府,旋持荷橐直承明。
吴芾《赠萧守 其一》 -
23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吴芾《和鲁宪见寄二首 其一》 -
24
厌直承明祈外补,暂拥屏星左铜虎。
陈棣《郑倅生辰》 -
25
久厌承明直,遐宣使驿风。
陈棣《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 其三》 -
26
吏隠一官聊戏剧,他时勋业看承明。
陈棣《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其二》 -
27
黄君近在承明庭,著作磊落垂一世。
晁公遡《范仲芑惠诗次韵为报》 -
28
天王览万事,日昃坐承明。
晁公遡《送李仁甫被召》 -
29
二年立王朝,忽然厌承明。
晁公遡《寄泸南子止兄》 -
30
形模岂称侍承明,不愿箫韶听九成。
晁公遡《次杨国材韵 其一》 -
31
磨铅周太史,视草汉承明。
黄公度《上汪内相生日》 -
32
遂隔承明谒,虚称建礼郎。
宋祁《思归》 -
33
碧落超新秩,承明别旧庐。
宋祁《纪赠致政燕侍郎》 -
34
承明年老厌文书,尺奏朝通暮剖符。
宋祁《答客 其二》 -
35
风翼翔嬉云路轻,合班玉笋直承明。
洪适《会肇庆章守致语口号》 -
36
愿公早入承明去,一试囊中活国方。
周麟之《见张运使郎中 其一》 -
37
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
韩元吉《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 -
38
时平合第从臣颂,请君早上承明庐。
韩元吉《李编修器之惠诗卷》 -
39
还应对宣室,具议直承明。
韩元吉《投赠徐平江三十韵》 -
40
早向承明倦直庐,萧然林下十年书。
赵彦端《次韵郑逢辰直阁迁新居 其一》 -
41
平生空读万卷书,白首不识承明庐。
陆游《闻鼓角感怀》 -
42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二》 -
43
平时不喜入城府,况肯自屈承明庐。
陆游《寄题龚立道昆山栖闲堂》 -
44
城中三辅豪,指日承明谒。
范成大《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复次知府秘书赠行高韵》 -
45
承明才入又南州,重见旌旗照柁楼。
范成大《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 -
46
丹霄碧海眇高鶱,厌直承明却自论。
范成大《送汪仲嘉待制奉祠归四明分韵得论字》 -
47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梅尧臣《濠梁感怀》 -
48
鸣猿舞鹤仍持去,不忆承明夜直眠。
梅尧臣《送石昌言学士》 -
49
承明厌直辞金马,英荡非关访碧鸡。
杨万里《送罗春伯大著提举浙西》 -
50
晓月承明寂,东风玉垒愁。
杨万里《李仁甫侍讲阁学挽诗二首 其一》 -
51
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
杨万里《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 -
52
八朝三百年间事,付与承明著作廷。
周必大《题刘讷画赵韩魏王文潞公司马温公欧阳文忠公王荆公苏文忠公黄太史像》 -
53
省庐频宿直,何异在承明。
喻良能《六月二十二日夜省宿一首》 -
54
他日承明直,悬知忆翠岚。
喻良能《题何茂宏茂恭林堂》 -
55
五色深补衮,三入厌承明。
李洪《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 -
56
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
李洪《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其二》 -
57
阡陌经行早布春,承明天语耳亲闻。
李洪《次韵曾仲躬初入鴈荡》 -
58
碧落承明公厌直,水晶宫阙更谁如。
李洪《和王侍郎中春即事》 -
59
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张孝祥《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 -
60
子行飞骞为时须,西清承明有佳除。
张孝祥《赋沈商卿砚》 -
61
今者尺一追,问津承明庐。
张孝祥《送邵怀英分鲁直诗韵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得书字》 -
62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张孝祥《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
63
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
卫博《送杨舒州》 -
64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梅尧臣《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其二》 -
65
其谁为推挽,小试合承明。
陈造《次韵翟元卿 其一》 -
66
起草南宫著作庭,历阶亦合侍承明。
许及之《送范南宫守彭归蜀》 -
67
甘从颍川最,厌就承明直。
周孚《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 其五》 -
68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
王质《赠沈文伯》 -
69
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唐仲友《续八咏 秋空月皎皎》 -
70
先生平生饱文学,身上著作承明庭。
楼钥《送王道州》 -
71
天子呼来再登瀛,典领著作承明庭。
楼钥《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
72
愚今所叨窃,何必承明庐。
文彦博《彭门贤守器之度支赵鼎记余生日过形善祝并惠黄石茶瓯怀素千字文一轴辄成拙诗仰答来意》 -
73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杨冠卿《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 其一》 -
74
肯恋承明直,狭此天下计。
袁说友《王恭父出守洋州二首 其一》 -
75
厌直承明两建牙,更将义槩浃朝家。
袁说友《李君量晋州奉诏还朝》 -
76
承明厌直暂出守,邦人尽喜来龚黄。
林师蒧《熊守子复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台学赋诗记之》 -
77
雅挟承明金马资,来为郡掾得无左。
曾丰《邀肇庆府卓司法》 -
78
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曾丰《癸卯与宋尧夫集于豫章之贡院既别尧夫就亲南丰戊申赴召除评事余到部再得款尧夫赋诗道旧次韵答之 其四》 -
79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
赵蕃《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 -
80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
赵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 -
81
迎亲就江水,厌直出承明。
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 其一》 -
82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欧阳修《送杨君之任永康》 -
83
君岂江淮久游客,归来矍铄上承明。
张镃《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 -
84
绫衾厌入承明直,却把一麾江上来。
刘过《投诚斋 其五》 -
85
阊阖新开露气清,举鞭联骑入承明。
任希夷《左史待班二首 其二》 -
86
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
危稹《挽月湖二首 其二》 -
87
胡为厌承明,退飞勇且锐。
崔与之《柴秘书分符章贡同舍饯别用蔡君谟世闲万事皆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之句分韵赋诗得世字》 -
88
谁人肯厌承明直,我辈世俗埃。
周南《送项倅 其二》 -
89
奏最亟归来,勿云厌承明。
卫泾《送盖少卿晞之赴太平州》 -
90
何当奏计承明庐,倾倒贾生长太息。
刘学箕《夏雨叹》 -
91
岩庙登何数,承明入独三。
张方平《题杨大年集后》 -
92
一麾出承明,猿鸟遂超逸。
张方平《酬欧阳舍人寄题醉翁亭诗》 -
93
承明虽妙古云劳,小借临边却自豪。
赵师秀《寄赵楚州》 -
94
朝士不能荐,承明空有庐。
潘亥《寄赵紫芝》 -
95
承明厌直江湖去,回首云雾迷方蓬。
赵汝鐩《瀛洲行》 -
96
快须涤砚入承明,烂熳飞章拂太清。
洪咨夔《益昌次费伯矩赠行韵 其五》 -
97
守玄老死天禄阁,巧宦三入承明庭。
洪咨夔《次韵子有赋着图书所》 -
98
公亦厌承明,请牧江海滨。
汪莘《别真直院西山》 -
99
殿庐未入承明直,郡阁先传太守贤。
赵抃《次韵张唐民都官道中有怀》 -
100
讼庭无事铃斋乐,聊屈承明侍从人。
赵抃《寄酬齐州曾巩学士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