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感通的宋诗诗句
描写感通的宋诗诗句。
描写感通的宋诗诗句
感通[gǎn tōng]
释义:
1
谓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列表:
-
1
天地感通,发祥颓祉。
张嵲《绍兴圣孝感通诗》 -
2
明恕而行非苟尔,感通之效固昭然。
胡寅《和黄倅祈求有应》 -
3
精神感通若相遇,梦境幻境皆成真。
王铚《黄州栖霞楼苏翰林所赋小舟横截春江是也曾竑父罢郡画为图求诗》 -
4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王之望《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
5
感通珍重神灵意,诗思虽荒讵敢悭。
王之望《再用前二诗韵 其一》 -
6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
叶清臣《题石桥》 -
7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林之奇《泗州画赞》 -
8
物各有感通,此理贵深喻。
陈宾《醒心亭》 -
9
绍复祖宗全达孝,感通天地契精诚。
周麟之《太庙观芝草 其一》 -
10
韬晦无因观大用,感通犹得见全提。
李吕《送双峰圣僧遗像还山》 -
11
椒桂荐芳馨,精诚冀感通。
杨冠卿《泊舟富池乞灵祠下》 -
12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彭龟年《登上封半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
13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
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 -
14
既非气类相求者,岂解精诚妙感通。
陈淳《题江郎庙六绝 其六》 -
15
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
刘宰《喜雨柬权邑蔡丞》 -
16
抚定南方无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
度正《上制置侍郎 其三》 -
17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
陈宓《贺权郡雨应祷》 -
18
芸芸万感通,存处元寂然。
魏了翁《次德先韵》 -
19
尔游尔衍与天同,无处无时不感通。
魏了翁《和别驾喜雨四绝 其三》 -
20
欲识唐虞感通处,泊然无物自相亲。
陈耆卿《读商君传二首 其一》 -
21
不量疎远姿,尚可感通否。
岳珂《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 -
22
感通翻覆手,田里洗愁绝。
史弥宁《次韵王令君祷雨用杜草堂韵》 -
23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宋太宗《缘识 其四一》 -
24
白头始下券台拜,的的精诚自感通。
王柏《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其九》 -
25
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随感通。
李曾伯《和傅山父喜雨韵 其一》 -
26
至诚感通,如皷应桴。
释文珦《天道虽远行》 -
27
感通影响然,高真不遐遗。
释文珦《游仙 其五》 -
28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
薛嵎《重游雁山分得六题 龙鼻水》 -
29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
陈着《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 其二》 -
30
空感通家泪,难随执绋尘。
陈着《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 其二》 -
31
恩流昭感通,报称示丰腆。
董嗣杲《钧天曲》 -
32
感通穷有气,润泽周流形。
陈普《感兴》 -
33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
汪炎昶《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
34
盥以致洁,感通神明。
郊庙朝会歌辞《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皇帝盥洗用《正安》。》 -
35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
郊庙朝会歌辞《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望燎用《正安》。》 -
36
升阶奠玉,诚意感通。
郊庙朝会歌辞《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升坛用《干安》。》 -
37
盥以致洁,感通神明。
郊庙朝会歌辞《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盥洗用《保安》。》 -
38
宫帷既敞,协气感通。
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 其四》 -
39
述空文以见志兮,庶感通乎来古。
张载《古乐府 鞠歌行》 -
40
有昊感通钦辅德,聿修寅畏念持盈。
苏颂《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
41
清凉世界随心现,方广楼台遂感通。
苏澥《题石桥》 -
42
阴升阳交兆已见,神意感通知悯旱。
李复《和朱公掞祷雨五龙庙》 -
43
宴坐琼瑶曲密都,感通宁肯择贤愚。
释契适《观音诗 其九》 -
44
-
45
精祷龙渊默感通,寸诚端可格苍穹。
李纲《刘仲髙提刑见示喜雨佳作次韵和之奉呈全真安抚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