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秋的宋诗诗句
描写惊秋的宋诗诗句。
描写惊秋的宋诗诗句
惊秋[jīng qiū]
释义:
1
秋令蓦地来到。
2
喻迅速凋零衰败。
列表:
-
1
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
胡宿《早秋》 -
2
木落惊秋晏,人愁念昨非。
宋庠《北亭》 -
3
倏忽徂炎罢,惊秋自此辰。
宋庠《立秋后一日凉风萧瑟便若感人》 -
4
葆发惊秋外,葵心恋阙余。
宋庠《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首 其二》 -
5
朱轮真冒宠,白发自惊秋。
宋庠《次韵和观文王尚书谢余寄示新诗》 -
6
沈臂惊秋肉减分,晓波衰柳对离群。
宋庠《送李秘校赴太平法掾》 -
7
云气初看龙起湫,雨声旋听树惊秋。
陈与义《某以雨有嘉应遂占有秋辄采用家弟韵赋二绝句少赀勤恤之诚也 其一》 -
8
久客惊秋晚,怀归更送君。
张元干《送江子我归严陵》 -
9
独怜衰病客,鬓毛蚤惊秋。
李处权《元夕陪张使君燕集》 -
10
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张嵲《龙洞》 -
11
天涯投老鬓惊秋,梦想长江碧玉流。
朱松《题范才元湘江唤舟图用李居仁韵》 -
12
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
宋祁《感秋》 -
13
惊秋感别具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
宋祁《送同年孙锡勾簿巢县》 -
14
客里惊秋晚,慵眠但曲肱。
刘子翬《夜坐》 -
15
野墅惊秋晚,残年匆匆过。
刘子翬《野墅》 -
16
一声檐上惊秋晚,墙外初闻卖菊花。
王之望《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其一》 -
17
来时似觉秋犹热,去日忽惊秋已深。
吴芾《久欲乞归未得一日蒙恩放归不胜欣喜涂中得十五首 其四》 -
18
比来置酒觞何属,自此惊秋发恐新。
宋祁《寄河东按察待制施正臣》 -
19
一命鸿毛徒许国,单身萤火若惊秋。
宋祁《三年》 -
20
小雨惊秋滴夜阑,晴云和日晓斑斑。
韩元吉《秋怀十首 其三》 -
21
迷晓逆风飘漏远,惊秋堕叶响廊深。
姜特立《早朝》 -
22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陆游《秋兴》 -
23
身如病木惊秋早,心似鳏鱼怯夜长。
陆游《雨夜感怀》 -
24
湖海相从十日留,颇哀老子鬓惊秋。
陆游《送绰侄住庵吴兴山中二首 其二》 -
25
雪明窗误晓,霜点鬓惊秋。
陆游《初春感怀》 -
26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
陆游《六月晦日作》 -
27
暑退忽惊秋渐晚,夜长已与昼中分。
陆游《秋夕》 -
28
晨耕候春扈,夜织惊秋蛩。
陆游《杂兴五首 其一》 -
29
北连大泽惊秋早,东限连林觉晓迟。
陆游《南堂杂兴八首 其八》 -
30
古路初惊秋叶堕,荒郊已放候虫鸣。
陆游《郊行》 -
31
惊秋念远无穷意,客里谁知此夜同。
赵像之《题张家店壁》 -
32
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
李洪《喜雨呈二兄 其一》 -
33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朱熹《中元雨中呈子晋》 -
34
落木惊秋晚,黄花彻夜开。
虞俦《喜花开》 -
35
灯前白发惊秋半,镜里清光有岁寒。
虞俦《中秋不见月寄耘老弟》 -
36
一翻梧叶又惊秋,鬓上侵寻岁月流。
虞俦《和汉老弟秋夜有感 其一》 -
37
人生不行乐,空惜鬓惊秋。
虞俦《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二》 -
38
落叶下惊秋,与君此回诀。
薛季宣《秋扇词》 -
39
故人多鬼录,久客又惊秋。
章甫《秋日 其二》 -
40
翠屏疎得梦,红叶忽惊秋。
杨冠卿《漫题》 -
41
音书迟寄雁,风雨又惊秋。
杨冠卿《秋日怀松竹旧友 其一》 -
42
离心落雁惊秋雨,醉眼开花昨夜风。
王炎《寄德莹弟二首 其一》 -
43
清樽烦卜夜,归鬓但惊秋。
袁说友《和丁端叔九日韵》 -
44
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
曾丰《辞东庙途中作》 -
45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欧阳修《鹤联句》 -
46
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欧阳修《送赵山人归旧山》 -
47
一官多是春风力,千里俄惊秋泪零。
黄榦《代王维谨挽李察院二首 其二》 -
48
菰蒲乍冷横烟淡,鸥鹭惊秋立水轻。
刘过《雨作妨登山 其一》 -
49
薄梦惊秋晓,穷原喜夕阴。
韩淲《赠赵十 其二》 -
50
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疎。
戴复古《再赋惜别呈李实夫运使》 -
51
杨柳萧疎多困雨,芰荷顦顇早惊秋。
戴复古《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
52
望夫乌臼浓于染,叶叶惊秋恨欲飞。
周文璞《暮雨》 -
53
望夫乌臼浓于染,叶叶惊秋恨欲飞。
李琏《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其六》 -
54
朔风搅宇宙,爆耳惊秋潮。
陈宓《南康大雪》 -
55
晓看鴈阵惊秋晚,夜听鹤声知月明。
高翥《秋兴》 -
56
老去惊秋白发添,不禁凉吹逼疏帘。
高翥《秋夜》 -
57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吴泳《送鲜于帅三首 其二》 -
58
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
岳珂《病中有感四首 其二》 -
59
霜空茂桧栢,惊秋笑蒲柳。
程公许《和大著何兵部 其一》 -
60
昔共从师未裹头,如今双鬓各惊秋。
王迈《寄陈起予宗夏二首 其二》 -
61
别来双鬓忽惊秋,一笑哦诗宽百忧。
王迈《参部至三山简王宗教子文野二首仍寄观潮拙稿子文旧诗名为碧云楼集 其二》 -
62
拟心更欲重提掇,一片惊秋叶堕空。
释智愚《示祖躬禅人》 -
63
石磴高轩榜静游,度年红叶少惊秋。
程师孟《静游亭》 -
64
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邵雍《高竹八首 其二》 -
65
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
邵雍《高竹八首 其六》 -
66
我如蒲柳惊秋早,君似芙蕖出水初。
刘克庄《次韵别宋希仁》 -
67
鹊桥犹纪节,鸾扇忽惊秋。
刘克庄《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其一》 -
68
庭梧惊秋风,叶叶彫萎红。
颜颐仲《桐》 -
69
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严羽《闻雁》 -
70
老柏惊秋子徧庭,寺深云冷屋如冰。
李龏《秋日题慈感寺》 -
71
枕簟惊秋客意悲,吴湖一望白云迷。
李龏《寄抱节》 -
72
惊秋镜里鬓边星,到处溪山皆洞庭。
白玉蟾《赋诗二首呈懒翁 其一》 -
73
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
吴潜《登镇海楼》 -
74
晚趁凉飔上小楼,忽看梧叶始惊秋。
王同祖《初秋》 -
75
心事惊秋。
宋伯仁《累字戏作解愁吟简旧同寮》 -
76
鹿车忽到苍厓底,老木惊秋亦向荣。
方岳《次韵滕和叔投赠 其一》 -
77
山下人家方酷暑,此中棋局自惊秋。
方岳《次韵郑佥判 其七》 -
78
白发自惊秋节序,黄花曾识晋衣冠。
方岳《九日集清凉佳处》 -
79
感时僧解夏,触事客惊秋。
李曾伯《题二水光华驿》 -
80
夜冷井边闻落叶,已惊秋色到梧桐。
释妙伦《偈颂二十二首 其四》 -
81
梦破惊秋短,愁多入鬓新。
萧立之《再韵答前人二首 其一》 -
82
诗名入社平生欠,乡梦惊秋昨夜圆。
萧立之《再韵呈云心》 -
83
忽经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
蔡襄《圣泉寺松径》 -
84
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鬓已惊秋。
蔡襄《方山渡口占》 -
85
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
蔡襄《杭州访吉祥璘上人追感苏才翁同尝牡丹》 -
86
山中才过雨,客里又惊秋。
胡仲参《入京第一程》 -
87
尺书春寄忽惊秋,未见新除入报邮。
姚勉《用乐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 其一》 -
88
万木惊秋各自残,蛩声扶砌诉新寒。
汪若楫《青山》 -
89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吴珩《法会院》 -
90
江头风雨连年恶,破屋惊秋复惜春。
陈杰《破屋》 -
91
杨柳忽惊秋色晚,芭蕉不耐雨声寒。
释行海《送寿芳恭三友归安吉》 -
92
两岩长溅雨,五月便惊秋。
姚嗣宗《畅岩》 -
93
青黄乱眼裂春锦,鸣声聒耳惊秋蝉。
金君卿《和李公素舍人真州通济亭诗》 -
94
山郡人来水郡游,雁惊秋色向南州。
释行海《述怀》 -
95
右军孙子总奇才,一别俄惊秋又来。
翟龛《寄王祥季昆》 -
96
更着雪添双短鬓,早惊秋隔两重阳。
方回《次韵寄川无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记二首 其一》 -
97
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
方一夔《次韵沃祥卿见谢 其二》 -
98
忽惊秋骨开成雪,谁遣香魂化作花。
方一夔《桂花》 -
99
白发惊秋晚,青云认故乡。
刘辰翁《秋景 风雨近重阳》 -
100
久客惊秋老,愁闻积日霖。
周密《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