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忘言的宋诗诗句
描写忘言的宋诗诗句。
描写忘言的宋诗诗句
忘言[wàng yán]
释义:
1
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
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
3
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列表:
-
1
道在希夷不易寻,忘言息虑便知深。
宋太宗《缘识 其七四》 -
2
欲赞已忘言,拳拳自终夕。
宋庠《正月望夕供养大阿罗汉画像作》 -
3
忘言一相对,何处妄求空。
宋庠《过璨师房》 -
4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
宋庠《赠传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译场之盛》 -
5
论交共到忘言地,感别空惊易守年。
宋庠《和吴侍郎相从经岁忽有陕许之别见贶长句》 -
6
自有忘言记真意,不烦骚客赋衔枚。
宋庠《和子京旅况》 -
7
妙趣忘言心独覩,花好更教宫女妬。
苏籀《黄筌画金盆鸽孟蜀屏风者也一首》 -
8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一》 -
9
门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隐几心如水。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游山三首 其三》 -
10
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三五》 -
11
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
释正觉《虚禅人发心丐田》 -
12
世间万态古今同,政可忘言佯吃讷。
张元干《希道使君见遗古风谨次严韵》 -
13
灼见祸机宁有死,剖心立敌肯忘言。
张元干《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其二》 -
14
渊明遇佳趣,欲辩每忘言。
孙邦《和史经 其一》 -
15
省己知为政,忘言是读书。
林季仲《挽林潜圣先生词》 -
16
长日何以消,忘言书一束。
张九成《拟归田园 其五》 -
17
送别已凄断,握手何忘言。
晁谦之《送侄子靖还九经堂》 -
18
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
李处权《北禅》 -
19
应当如是观,客至亦忘言。
李处权《澹轩》 -
20
岁寒纡锡辱西临,一笑忘言意自深。
李处权《送密老》 -
21
此事恐无冀,忘言咏吾诗。
张嵲《风》 -
22
世事忘言外,群情一笑中。
张嵲《又次韵四首 其二》 -
23
物理安可齐,我今欲忘言。
胡如埙《后答吴尚书》 -
24
一尘不到忘言处,云在青天水在池。
朱翌《题水云亭刘升道福唐所居》 -
25
岂能遽造忘言地,应有沉吟得意联。
胡寅《寄唐坚伯》 -
26
我以忘言静思虑,子规犹道不如归。
刘锜《题村舍呈德瞻友 其三》 -
27
老钝依颓檐,忘言随四时。
曹勋《赠吴思道》 -
28
小筑幽深无伴侣,默坐忘言时独许。
曹勋《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其五》 -
29
阿俊平生友,忘言金石志。
曹勋《次韵程机宜感怀 其五》 -
30
真成好兄弟,言谢却忘言。
曹勋《小三侄远持兄嫂之命见访于荒寒寂寞中将归二诗为别 其二》 -
31
一笑忘言寻小隠,十年去国得双清。
曹勋《怀赵希元》 -
32
尝忘言激切,共叹老侵寻。
曹勋《杨和王挽章五首 其五》 -
33
妙高峯顶住,客到亦忘言。
王铚《题惠安寺增胜堂》 -
34
宛丘坐忘言,袖手岂深闭。
刘子翬《刘道祖江程万丘顺甫讲易孟子拾其意为二十韵》 -
35
欢伯解两家难,忘言一笑相亲。
范浚《忘言示曾仲思》 -
36
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
冯时行《忆渊明二首 其一》 -
37
何时逢画郎,忘言笑相视。
冯时行《题报恩方丈宋子展所作墨竹》 -
38
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冯时行《寄题庞宫使提举山斋二绝 其二》 -
39
伊余同赋却忘言,了知造物工相撩。
史浩《游西湖分韵得要字》 -
40
心融八极表,欲辩已忘言。
史浩《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霞外》 -
41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李石《一笑》 -
42
忘言亦忘默,第饮千杯醇。
员兴宗《题山月水月二亭》 -
43
结社高风思惠远,忘言真理寄毗邪。
宋祁《游白兆山寺》 -
44
问天宁有祷,依佛即忘言。
宋祁《夏日旧疢间发》 -
45
清言未到忘言处,正待裴家驿骑来。
宋祁《熊上人见过谈理颇未得尽忆王侍郎共加研讨》 -
46
共到忘言处,休论佛与心。
余靖《同李秘校谭员外月华长老谒慈济禅师会宿宝林道场》 -
47
冥坐不知年,了了忘言意。
余靖《游山五题 赠青林菴主》 -
48
案头贝叶忘言久,江上蓴羹引兴长。
林光朝《次韵贺邱国镇致仕》 -
49
杜门终日不通书,得意忘言总不拘。
释印肃《萍乡县丞求颂》 -
50
雪齐腰,求教诲,得旨忘言转不退。
释印肃《普菴歌》 -
51
殷勤为说西来意,得意忘言真不二。
释印肃《颂十玄谈 祖意 其七》 -
52
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释印肃《普菴家宝》 -
53
岁晚忘言除习气,寒灰试共拨阴何。
邓深《次韵答周公美》 -
54
且尽山斋一杯酒,此君相对已忘言。
洪适《再赋 其三》 -
55
应携忘言子,一和无弦琴。
韩元吉《子云兄命赋禄隠》 -
56
华发相看四十年,饱谙世事欲忘言。
韩元吉《留别傅安道 其一》 -
57
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无。
韩元吉《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其二》 -
58
佳处要领略,忘言心自怡。
朱岂《采菊亭》 -
59
得意自忘言,咸脢岂滕口。
崔敦礼《还孟郎中诗卷用元韵 其二》 -
60
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李吕《怀乌山柏庭僧宗文》 -
61
悟解向人难举似,见花微笑自忘言。
姜特立《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 其四》 -
62
低枕孤衾夜气存,披衣起坐黙忘言。
陆游《晓坐》 -
63
人生共如此,已矣两忘言。
陆游《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 其五》 -
64
独行宁有待,妙用本忘言。
陆游《赠隐者二首 其二》 -
65
心亲频握手,目击欲忘言。
陆游《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于山水间饮酒赋诗既觉仅能记一二乃追补之二首 其一》 -
66
相逢欲话旧,意极转忘言。
陆游《杂感六首 其一》 -
67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
68
渊明有意自忘言,真处如今底处传。
杨万里《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其二》 -
69
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
杨万里《读书》 -
70
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
史尧弼《游洛阳宝盖寺赠长老道琼》 -
71
相携亦忘言,一笑孤云岑。
史尧弼《同冯蓬州当可游中岩分韵得林字》 -
72
问之不我譍,嗒然而忘言。
李洪《过分水岭》 -
73
手携贝多口忘言,缾莹琉璃瞻舍利。
李洪《题水墨罗汉》 -
74
学诗少日赋梅花,诗老忘言借齿牙。
李洪《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二》 -
75
感时虽有恨,适意自忘言。
项安世《寄韩丈兄弟 其二》 -
76
相亲灯不厌,共坐意忘言。
项安世《夜坐》 -
77
景似邱园宜避俗,事非风月总忘言。
项安世《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其二》 -
78
丈人笑谢客,久矣欲忘言。
项安世《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 其一》 -
79
欲将冲静趣,与子具忘言。
朱熹《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 其一》 -
80
行旅非吾事,寄此一忘言。
朱熹《濯足涧水二首 其一》 -
81
珍重忘言子,高唱绝尘纷。
朱熹《寄题咸清精舍清晖堂》 -
82
遥忆忘言子,一写山水音。
朱熹《夜赋》 -
83
眷彼忘言子,鬰鬰西斋居。
朱熹《怀子厚》 -
84
隠几对寒碧,忘言心自闲。
朱熹《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其三》 -
85
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朱熹《方广圣灯次敬夫韵》 -
86
浊酒寒灯静相对,论心直欲到忘言。
朱熹《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一》 -
87
兴怀来赏趣,对景却忘言。
朱熹《次瑞泉诗韵》 -
88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考。
朱熹《秋华四首 蕙》 -
89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张栻《送杨廷芳三首 其二》 -
90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张栻《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
91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张栻《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
92
相对各忘言,岂但无机穽。
许及之《再次大用韵赋梅花》 -
93
不如两忘言,搔首孤山顶。
许及之《再次转庵用梗字韵赋梅》 -
94
境缘看渐熟,吾亦欲忘言。
许及之《煮茗 其二》 -
95
立雪家风真第一,我欲着句今忘言。
许及之《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二》 -
96
忘言老瞿昙,祇作空花观。
虞俦《和陈倅留题奉圣》 -
97
得意以忘言,象数求还错。
薛季宣《还返释言 其一○》 -
98
少陵昔漫称诗豪,忘言跨鲤输琴高。
薛季宣《东坡在齐安赋海棠诗为天下绝唱年来绝无此种许仲蟠取之武昌作诗寄示》 -
99
冥心遂无物,得意亦忘言。
薛季宣《记游诗》 -
100
弃智轻观世,忘言妙格非。
王质《送晁侍郎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