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法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法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法的宋诗诗句
心法[xīn fǎ]
释义:
1
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2
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
3
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列表:
-
1
法要唯心法,浮生苦海中。
宋太宗《缘识 其二二》 -
2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陈与义《九日示大圆洪智》 -
3
教我安心法,入鸟不乱行。
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三首 其三》 -
4
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释正觉《偈十首 其四》 -
5
齐腰欲究安心法,乘兴当为访戴人。
王之道《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其二》 -
6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王之道《示隠静恭老》 -
7
丝桐得心法,二子入室亲。
李处权《听照旷尘外琴》 -
8
心法两忘诸说到,文章百炼古风回。
释慧空《和曾运使 其一》 -
9
诸缘只心法,鸥鸟亦忘机。
曹勋《题今是斋》 -
10
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具。
仲并《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辟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经者江都仲某为长句以纪之》 -
11
饱参平日安心法,自是长年却老方。
仲并《上孟郡王生辰三首 其三》 -
12
降魔能用无心法,六贼倾城尽倒戈。
释昙华《观道人求颂》 -
13
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挂衣冠不待年。
吴芾《再和四首 其三》 -
14
道人觅甚安心法,达磨当时带不来。
释宝印《偈颂十五首 其一》 -
15
在法眼得之,则曰惟心法门。
释玿《偈颂九首 其三》 -
16
孤云片片标心法,野鹤翘松表自容。
释印肃《偈颂十四首 其一一》 -
17
心法双忘性即真,夜来梦见一天星。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八四》 -
18
本无外,亦非内,心法无形无可对。
释印肃《显元歌》 -
19
岂离而今这皮袋,心法无形如大海。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四○》 -
20
心法无断灭,踢倒一浄缾。
释印肃《颂断觜缾》 -
21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释印肃《百丈先令庆上座礼拜求颂》 -
22
幸得安心法,聊为拥鼻吟。
周麟之《秋日坐寐觉而有作》 -
23
从谁更觅安心法,回首几经行路难。
李吕《题游少张逸老轩》 -
24
心法先当破巢窟,世缘最忌养萌芽。
陆游《明日复雨排闷二首 其二》 -
25
有个安心法,无时不可行。
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其二》 -
26
莫觅安心法,翻成揑目花。
范成大《次韵李子永见访二首 其一》 -
27
我来不问安心法,露柱风林说炽然。
李洪《国一禅师塔》 -
28
自从得个安心法,禅道先儒只此宗。
释崇嶽《赠蜀中李道士》 -
29
妙得安心法,绳床底用蒲。
许及之《次外舅遣侍人韵》 -
30
明教宗风留纸上,常庵心法见毫端。
虞俦《慈氏院僧了通欲以常庵所书嵩明教尊僧篇付诸剞劂以永其传以广其流布居士欢喜因为说偈言》 -
31
心法祇传书一卷,文华那用纸千张。
程洵《再用韵》 -
32
有人来问安心法,将汝心来与汝安。
楼钥《次韵十绝 安心》 -
33
-
34
会得楞伽印心法,不应来作画图看。
释道生《题庐山楞伽院》 -
35
殷勤浪说安心法,将取心来与汝安。
曾丰《张彦容病未安却问余病就报之》 -
36
水中放去炉中得,心法须知一镜空。
张镃《题左顾亭》 -
37
畴知自心法,本匪生化柄。
张镃《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
38
新来定得安心法,此事还胜未病时。
孙应时《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章答之 其二》 -
39
对境风幡具不问,安禅心法两皆忘。
韩琦《寄崔象之国博》 -
40
直上南山落发归,不传心法不传衣。
释居简《示徒弟》 -
41
领取单传心法去,会将佛祖一时呵。
洪咨夔《又答景扬》 -
42
若言面壁为心法,瞿老还输第一筹。
郑清之《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六》 -
43
竺干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郑清之《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御睡魔 其三》 -
44
孔门仁恕真心法,汉吏循良乃吏师。
真德秀《赠陈子长》 -
45
年来识得安心法,否泰元从随蛊看。
魏了翁《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其五》 -
46
橐驼种树安心法,且并闲功子细抄。
吴泳《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六》 -
47
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
杜范《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朝口号并鞍马香茶 其二》 -
48
心法斯授,体势亦擅。
岳珂《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 -
49
谨严而稳惬,一笔之涉,足寓心法。
岳珂《王文定省中要津二帖赞》 -
50
万古圣贤心法,未饶西竺传衣。
程公许《和雁湖先生病起自警八章 其六》 -
51
趋庭领会传心法,一笑陈编万古春。
程公许《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 其五》 -
52
继今出处同,冥心法天运。
王迈《携筇出尤岭岭头坐俟舆夫不至》 -
53
且非心法妙,自是手头通。
释智愚《鍼生大阬》 -
54
射虱心法未亲,读蝇头字不真。
刘克庄《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四》 -
55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林希逸《题吴司户思忠堂》 -
56
守一而无疑,法法皆心法。
白玉蟾《鹤林传法明心颂》 -
57
见前鸥鹭移心法,何处鸱枭过耳音。
吴潜《喜雨三首 其三》 -
58
野夫别有观心法,不在深山独掩扉。
林尚仁《戏友人买侍儿归》 -
59
降伏吾心法,无如去外魔。
俞桂《偶吟》 -
60
心法操存毋不敬,治功显设在斯文。
宋理宗《赐马廷鸾四首 其一》 -
61
且尽修心法,休传却死方。
释文珦《梅柟》 -
62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胡仲弓《答青山阁见寄》 -
63
贯休铁画天下奇,芳庭心法今似之。
胡仲弓《芳庭为作希圣二字以诗谢之》 -
64
六十四卦字字是心法,八十一篇篇篇具易理。
家铉翁《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
65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
姚勉《赠石工二首 其二》 -
66
心法双忘,千化万变。
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二》 -
67
近来悟得安心法,菜饭蒲团一炷香。
刘黻《次酬胡编校赋竹屋 其二》 -
68
若还别觅安心法,客路漫漫何处归。
释道璨《偈颂十二首 其五》 -
69
心法先天易,盍于离位求。
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其二○》 -
70
觅安心法没来由,呆立庭前雪到腰。
释月磵《送恢侍者》 -
71
心法故能传,心印几能提。
吴龙翰《持敬堂》 -
72
近得安心法,蒲团学坐禅。
黄庚《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
73
问师乞取安心法,宴坐蒲团对佛香。
曾揆《题资福院平绿轩》 -
74
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
张伯端《圆通》 -
75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浄业。
张伯端《即心是佛颂》 -
76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张伯端《禅定指迷歌》 -
77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郭祥正《道林寺送别崔提刑》 -
78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苏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
79
心法幸相语,头然未为急。
苏轼《岐亭五首 其五》 -
80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苏辙《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 其三》 -
81
别无安心法,但复餠师馈。
苏辙《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其六》 -
82
疑君了心法,万物皆浮沤。
苏辙《重赠》 -
83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杨亿《威上人》 -
84
近知壁观安心法,亦拟平治不作诗。
张耒《己未早春有感》 -
85
为问安心法,禅儒较几何。
陈瓘《寄饶德操》 -
86
心法齐照,境智甚深。
释清远《标指六偈 入道》 -
87
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一》 -
88
心法双亡,如何则是。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一》 -
89
心法之妙传以粗,此理难与俗人道。
释德洪《次韵题兀翁瑞筠亭》 -
90
心法对峙,破碎真如。
释德洪《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
91
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
廖刚《题张延之觉寺亭》 -
92
心法双忘犹隔妄,色尘不二尚余尘。
妙普庵主《山居》 -
93
心法已传黄蘗要,形神自契赤松仙。
苏过《叔父生日 其四》 -
94
弃家学心法,感叹悟昨非。
葛胜仲《送同郡识上人游圆觉问道慈受》 -
95
唯以道腴从已味,肯将心法逐人安。
葛胜仲《伯父致政通直取谢灵运诗句作萧散堂赋诗次和寄二首 其二》 -
96
心法不实,莫谩追求。
释真悟《偈》 -
97
孤舟泛湛水,心法已圜融。
李彭《次文虎韵戏晖书记》 -
98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
王安中《无题》 -
99
十年迥悟空心法,万里归寻葬骨山。
李光《记梦一首》 -
100
心法两具忘,乌龟唤作鳖。
释善果《偈 其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