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境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境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境的宋诗诗句
心境[xīn jìng]
释义:
1
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
2
犹心意。
3
心情;心绪。
列表:
-
1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释延寿《山居诗 其一三》 -
2
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
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三》 -
3
心境常同见自差,谁言不信波元水。
释延寿《定慧相资歌》 -
4
道场欣象伏,心境息猿奔。
宋庠《宿鹿门寺》 -
5
心境卧轮非别伎,少年狡狯赴无为。
苏籀《秋夜听雨一首》 -
6
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
释正觉《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 弥勒菩萨章》 -
7
诸邻定怪颠毛白,久客自怜心境清。
释正觉《清上人持钵求颂》 -
8
与人不竞春长在,对物无心境自清。
林季仲《乐寿阁》 -
9
心境达则机用活,事理达则人法空。
释慧空《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一》 -
10
唯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朱松《赠觉师》 -
11
心境两清妙,尺喙何由吞。
朱松《题临赋轩》 -
12
笑倾万斛付江流,所有尽空心境廓。
朱翌《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水予携以归令匠者广之疑其不返也书来见督以诗解嘲》 -
13
稍脱蒸鬰苦,顿觉心境空。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一六》 -
14
弃官了无事,饭余心境空。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一七》 -
15
萧萧衲帔冷,泠泠心境嘉。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六》 -
16
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
王铚《寄题真州扃岫寺》 -
17
诵公芗林诗,心境为澄澈。
王铚《向伯恭芗林诗》 -
18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王铚《剡溪王秀才画子猷访戴图》 -
19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仲并《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
20
萧然忘世虑,心境两相谐。
葛立方《次韵仲平病间斋祠 其一》 -
21
心境消融无一物,景从何得缀为谁。
葛立方《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 缀景亭》 -
22
清凉涤烦襟,尘虑脱心境。
王十朋《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二》 -
23
仙人心境无名利,笑我频年渡此溪。
王十朋《过仙人渡》 -
24
心境欲明凭贝叶,寿藏预卜傍祇园。
王十朋《刘府君挽词 其一》 -
25
胡床兀坐心境清,转觅湖山有风味。
王十朋《鉴湖行》 -
26
但令心境无尘垢,端坐斯堂便可观。
王十朋《观风堂》 -
27
-
28
铃斋倦卧眼界寂,诗社免陪心境闲。
王十朋《知宗游延福有诗见怀次韵以酬》 -
29
真如具是戏,心境一等平。
释印肃《颂断觜缾》 -
30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王灼《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
31
心境具清浄,能令五月凉。
汪应辰《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三》 -
32
迢遥眼界浄,妙处心境会。
韩元吉《题潘叔玠家达观亭》 -
33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洪迈《赠觉师》 -
34
心境两清妙,尺喙何由吞。
洪迈《题临赋轩》 -
35
廓然心境寂,一洗吏卒喧。
陆游《白鹤馆夜坐》 -
36
钟断心境寂,露下毛发清。
陆游《月夕》 -
37
梦不出心境,旷然成远游。
陆游《记梦》 -
38
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
陆游《题斋壁二首 其一》 -
39
风旛毕竟非心境,瓦砾何妨是道真。
陆游《示客》 -
40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陆游《秋日遣怀八首 其五》 -
41
病中心境两具降,犹忆江湖白鸟双。
范成大《病中绝句八首 其四》 -
42
地偏尘不到,心境两清绝。
喻良能《次韵伯寿兄残春即事》 -
43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具清。
喻良能《道中口占 其二》 -
44
尚嫌心境窄,更约九垓游。
朱熹《和季通昼寒韵》 -
45
-
46
金屑未除心境异,尼珠独耀古今同。
徐安国《题洪氏浴室院》 -
47
搜寻得所欲,心境顿明悟。
袁燮《游宝方山》 -
48
孱颜俨如故,心境两不触。
叶三锡《盛氏衔翠轩》 -
49
心境本一如,美恶缘妄生。
张镃《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已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闲居诗一首聊见向慕之意云》 -
50
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
陈文蔚《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
51
心境互生灭,雅俗相移迁。
韩淲《十二月二十八日》 -
52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七一》 -
53
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
陈宓《开新池拟就僧僦地未遂》 -
54
西风从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赵汝鐩《仰山行》 -
55
佳士开幽轩,于此心境悦。
卢孝孙《梅雪堂》 -
56
纵心境界天和聚,一笑花开蝶满枝。
洪咨夔《戊子新元老人七十有诗自述敬和》 -
57
不求心境静,但取世俗妍。
袁甫《赠单判官秩满言归》 -
58
清兴比方心境妙,月明池浄白莲开。
晁逈《句 其二二》 -
59
道话忘心境,仙歌作步虚。
范镇《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
60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王柏《宿宝峰呈玉涧》 -
61
心境空时喜地偏,杖藜来勘点头禅。
叶茵《虎丘》 -
62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赵孟坚《诗谈》 -
63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具清即是仙。
李曾伯《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其三》 -
64
我生骨相□冰雪,心境相□生怿悦。
陈宗礼《澹山岩》 -
65
万象融心境,宁为目睫欺。
卫宗武《赋方寸春》 -
66
不闻耳边喧,但觉心境寂。
薛嵎《山居十首 其五》 -
67
一静心境融,飞跃昭上下。
刘黻《和张无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记 其一》 -
68
招提有宿缘,坐此豁心境。
刘黻《和杜老人龙门寺诗题宝界东柱》 -
69
携壶散游屧,心境同一春。
俞德邻《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 -
70
奇凉彻心境,幽芳清鼻观。
周密《游凉观谨次亲老韵》 -
71
一般门户无喧寂,花鸟不来心境空。
释云岫《寄东洲和尚西磵庵居》 -
72
高情春不染,心境尘难依。
沈佺《病中赠张玉娘》 -
73
颍水箕山一老生,漠然心境两具平。
韩维《致仕后次韵答张念七 其一》 -
74
林泉久安住,心境两无尘。
强至《赠净土嵩长老》 -
75
心境两忘真未易,登临便谓出尘埃。
韦骧《又和告成寺》 -
76
泠然心境空,仿佛来笙鹤。
苏轼《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
77
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绝。
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其四》 -
78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其一》 -
79
再过汧阳县,心境何寂寞。
张舜民《汧阳感事》 -
80
有见即心境,无时非道场。
彭汝砺《途中作》 -
81
了无忧患到心境,得失鸡虫良可嗟。
释道潜《郑元规秀才内乐庵》 -
82
心境顿开清浄想,客尘无复更相关。
郭三益《题多福院分翠轩》 -
83
想见城南葛藤老,又将心境示妻孥。
邹浩《戏舜俞游西湖》 -
84
人既无心境自幽,问渠何事世间游。
饶节《再用韵戏纪山中之胜》 -
85
半夜子,心境具忘正莽卤。
释咸静《十二时 其一》 -
86
谁令空阶响环珮,卧听泠然心境寂。
释德洪《游荐福题浅沙泉》 -
87
苦乐欣厌情,及分心境异。
释德洪《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二首 其二》 -
88
无复诗篇云锦段,但余心境木蛇形。
释德洪《秋晚同超然山行》 -
89
古今不隔尘都尽,心境具忘镜对明。
释德洪《宿香城寺》 -
90
倐尔情尘起,刹那心境彰。
释德洪《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 其四》 -
91
手搯珠轮,心境具寂。
释德洪《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
92
于菟对我,示心境真。
释德洪《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二那迦犀那尊者》 -
93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释德洪《枣柏大士画像赞》 -
94
世间孰真乐,心境遇相适。
苏过《九日诗》 -
95
小轩寂寞人,默视心境静。
蔡佃《豁然阁》 -
96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九》 -
97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 -
98
世人无乃笑痴绝,心境二妄交相纒。
程具《借叶内翰画令小江模写》 -
99
超然心境空,逸韵渺天宇。
李光《新亭》 -
100
夜深燕坐观心境,月到中天江自流。
李光《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