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心地的宋诗诗句
心地[xīn de]
释义:
1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2
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
3
居心,用心。
4
器量,胸襟。
5
心情,心境。
列表:
-
1
心地须教合死灰,藏机泯迹绝梯媒。
释延寿《山居诗 其五》 -
2
自然得到无心地,寂寂虚堂一景闲。
释延寿《山居诗 其五二》 -
3
冼涤要教心地静,狐疑勿类水萍翻。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八》 -
4
洗涤要教心地静,狐疑勿类水蓱翻。
宋太宗《缘识 其七》 -
5
扫教心地起自然,好看纵横如意手。
宋太宗《缘识 其二二》 -
6
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
陈与义《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 -
7
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三九》 -
8
不用安排只么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二》 -
9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释正觉《偈二首 其一》 -
10
心地净亡尘,肉山闲弗碍。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二○》 -
11
坐照少林墙面意,湛明心地莹如冰。
释正觉《出康庐渡江淮山拜诸祖塔道中作》 -
12
脱尽尘机真出家,平持心地是生涯。
释正觉《普渊行者请颂》 -
13
浄治心地廓无垠,一段光明破夙昏。
释正觉《江郎中求颂》 -
14
情田闲自廓,心地浄而光。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七》 -
15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张元干《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珪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 -
16
心地白莲具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
孙邦《白莲堂 其二》 -
17
草芟心地阔,苗揠世情分。
张炜《简耕月》 -
18
室中要自悟,心地方廓然。
李处权《戏赠巽老》 -
19
丈室传心地,安闲岁腊赊。
宋祁《善惠大师禅斋》 -
20
那识高人胜处,閴然心地能幽。
刘子翬《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其三》 -
21
且从乐处安心地,可向艰时触志兵。
范浚《次韵弟茂通晚晴》 -
22
眼根长寂寥,心地不崎岖。
范浚《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其一》 -
23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胡铨《逸贤峝》 -
24
飘流阅世故,早觉心地初。
冯时行《题苏庆嗣睡乐轩》 -
25
况因心地静,粗了佛家缘。
冯时行《山居》 -
26
处世从教眼似眉,自然心地绝支离。
释昙华《赠晦叔秀才二首 其一》 -
27
人人各安乐,淡然心地空。
曾惇《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 其二》 -
28
心地荒芜旷几春,朅来邂逅共耕耘。
吴芾《和沈子寿见寄》 -
29
闲去稍知心地适,兴来殊觉醉乡宽。
吴芾《和陈天予冠字韵》 -
30
已将止足安心地,更把吟哦乐性天。
吴芾《和泽民二首 其二》 -
31
但存心地平如砥,胜买黄牛教子孙。
吴芾《观十二弟种德堂诗和其韵》 -
32
静观心地浑无事,只有君王恩未酬。
史浩《还乡后十月作 其二》 -
33
久坐方知春昼长,静中心地自清凉。
宋高宗《赐僧守璋二首 其二》 -
34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
左璵《题马世功豁野堂》 -
35
心地虚明檐外竹,舌声长广眼前溪。
员兴宗《游西林寺》 -
36
人生异草木,百念起心地。
王十朋《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二》 -
37
花枝法雨润,心地佛灯光。
王十朋《次韵题宝印叔兰若堂》 -
38
刑清本无术,心地要先清。
王十朋《十八坊诗 刑清》 -
39
穿杨不在手,心地要须端。
王十朋《州宅杂咏 穿杨亭》 -
40
子随心地赤,叶到岁寒心。
王十朋《州宅杂咏 荔》 -
41
古屋数椽犹庙食,伤心地近永安宫。
王十朋《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昭烈庙》 -
42
坐来酬万务,心地自虚凝。
曾协《送王炎弼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韵十首 其八》 -
43
二十四向绝遮栏,非舌头人云心地。
释印肃《偈颂十四首 其二》 -
44
八解六通心地印,晃晃恢恢非远近。
释印肃《证道歌 其五四》 -
45
佛性戒珠心地印,婬坊酒肆光迥迥。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七》 -
46
与他南面乐非轻,不知自己无心地。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二六》 -
47
心地光明浄土圆,一切人见我无言。
释印肃《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一二》 -
48
心地平坚尘不入,修罗万亿手难摸。
释印肃《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二七》 -
49
如是真如是,无□不心地。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善现起请分第二 其五》 -
50
如今心地也无,六道凭谁拟。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如理实见分第五 其一》 -
51
未明心地印,难透祖师关。
释子涓《偈三首 其三》 -
52
萧然无俗累,心地湛虚明。
邓深《躬耕》 -
53
心地清凉无热恼,炎天直与冷秋同。
邓深《夏日寓山斋》 -
54
公退远世氛,心地莫与京。
洪适《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二》 -
55
此日耳尘静,几人心地闲。
洪适《清音亭》 -
56
当机撞着恶聱头,直教心地顿休歇。
释咸杰《偈颂六十五首 其五三》 -
57
默识眼界浄,忘忧心地宽。
韩元吉《龚敦颐芥隠诗》 -
58
且喜眼中无逐臭,自然心地发清香。
李吕《己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其二》 -
59
节物惊心地,主人留客情。
李流谦《郭及之佥判招饮雅安同僚也》 -
60
独观心地初,皎若虚室镜。
陆游《寄陈鲁山正字》 -
61
心地安平晓梦长,忽闻鱼鼓动修廊。
陆游《寺居睡觉二首 其二》 -
62
烂熟思来怕热官,退飞心地喜轻安。
陆游《初春遣兴三首 其一》 -
63
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
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七》 -
64
萧然濯手坐盘石,心地平安体纾适。
陆游《东园晚兴》 -
65
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来宽。
陆游《病思六首 其六》 -
66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
67
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周必大《端午帖子 太上皇后阁 其五》 -
68
坐久方知春昼长,静中心地自清凉。
宋孝宗《赐圆觉寺僧德信 其二》 -
69
闻君读书胡乃尔,政恐心地忘芟锄。
熊克《韩魏公读书堂》 -
70
心地陂千顷,生涯酒一巵。
喻良能《挽商元鼎》 -
71
平生心地夷坦,一旦足跟崄巇。
喻良能《题李通判断桥图 其一》 -
72
敛我气马浮,广我心地窄。
项安世《送叶参议知蕲州》 -
73
发毛似霜纷纷白,心地如砂炯炯丹。
项安世《以霜柿饷郑检法》 -
74
江阁论心地,重来感慨多。
朱熹《哭罗宗约二首 其一》 -
75
此日拨开心地印,了无佛法可商量。
释崇嶽《示丁都院 其一》 -
76
莫向堂中觅寿芝,主人心地本平夷。
张栻《赋郑子礼寿芝堂》 -
77
器资铜百炼,心地兰九畹。
陈造《题陈守宰仁和无倦堂二首 其一》 -
78
杯渡老师相悉否,野僧心地宰官身。
陈造《游隠静往反四首 其三》 -
79
道人心地古为徒,野鹤昂藏白月孤。
陈造《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其二》 -
80
万事心地存,百夫火宅驰。
许及之《次韵叶德友苦热吟》 -
81
火平文武宽心地,酒远圣贤疏肺家。
许及之《病赤目从薛山甫借荷叶巾》 -
82
善根植得桥梁固,心地均教役使平。
许及之《钱致政挽词》 -
83
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虞俦《和郁簿》 -
84
傥能心地明,万事一毫发。
周孚《公佐索诗次别仲时小诗韵遗之五首 其二》 -
85
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为灵府助。
程洵《张衡山南山瑞芝》 -
86
圣门虽高远,心地当恢宏。
程洵《汪节夫解官东归赋此赠行》 -
87
语辄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钧鸣。
楼钥《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
88
君真乐山者,心地尤平宽。
楼钥《石时亨饱山阁》 -
89
悠飏心地翛然,生清凉。
楼钥《七月上浣游裴园醉翁操》 -
90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楼钥《陈文懿公挽词 其一》 -
91
平生心地直,流庆尚无穷。
楼钥《曾侍郎挽词 其一》 -
92
平生好心地,持以遗诸郎。
楼钥《从姑太令人挽词》 -
93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楼钥《李公执挽词 其一》 -
94
固穷吾辈事,心地要逍遥。
王炎《清化寓居》 -
95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王炎《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
96
句挟冰霜堪却暑,令人心地亦清凉。
王炎《舟行到𦭵莪和清老韵 其二》 -
97
归来怀妙语,心地转清凉。
袁说友《同周可大莫子章同游证通寺》 -
98
我欲直从心地见,来看磊磈听淙潺。
赵汝愚《石桥》 -
99
要将心地同山色,莫放烟岚翳上头。
钱闻诗《登云锦阁有感 其二》 -
100
矫矫摩云性天高,亭亭傲雪心地直。
曾丰《题通州通判陈日华二友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