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得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得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得道的宋诗诗句
得道[de dào]
释义:
1
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
2
泛指知晓事理。
3
符合道义。
4
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
5
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6
寻到道路。
列表:
-
1
最好静中无一事,翛然唯得道芽长。
释延寿《山居诗 其九》 -
2
得道超凡圣,逍遥本是缘。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六》 -
3
授得道心皆语默,四时八节顺阴阳。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五》 -
4
得道超凡圣,逍遥本是缘。
宋太宗《缘识 其四四》 -
5
此玄珠,何分别,超凡得道须自证。
宋太宗《缘识 其一三》 -
6
山中异事记今晨,杖藜得道孙与陈。
陈与义《游南嶂同孙信道》 -
7
鹦鹉鸬鶿具得道,螟蛉蜾蠃共忘机。
陈与义《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 其二》 -
8
山僧导我飞芒屦,要看渠师得道处。
邓肃《游鼓山》 -
9
莫言得道两尘隔,蓬岛只在拄杖前。
范浚《赠青城道人》 -
10
直饶说得道理分明,也须亲到一遭。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其四六》 -
11
闻说与君同得道,月明风静每相过。
史浩《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二》 -
12
会知明暗非关石,便是岩中得道人。
王衜《题天台明岩》 -
13
江中双石如弟兄,呼得道人为友生。
王十朋《道人矶 其一》 -
14
后人得道何穷数,万别千差同此路。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七六》 -
15
耳里忽闻,普菴得道。
释印肃《普菴家宝》 -
16
超凡得道从兹始,未减金华王子乔。
赵崇渭《大涤洞天留题 其一》 -
17
而况得道者,其间梅子真。
赵彦端《梅花》 -
18
周先早得道,所证非复常。
陆游《周元吉蟠室诗》 -
19
鼻观舌根具得道,悠悠谁识老龟堂。
陆游《龟堂杂兴十首 其四》 -
20
尧舜本得道,富贵何足捐。
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五》 -
21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
陆游《山家五首 其三》 -
22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陆游《示儿》 -
23
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陆游《梅》 -
24
浮名本是挻灾物,谢事宁非得道因。
陆游《月夕幽居有感》 -
25
老人新得道,处处见神通。
陆游《晨起》 -
26
得道身陪金母宴,应缘居近宝陀仙。
周必大《显学尚书楼大防奉九十六岁之亲戏彩未央古今鲜俪远蒙五诗皆和鄙句谨次韵为庆》 -
27
得道本无为,加餐亦应时。
周必大《端午帖子 太上皇后阁 其三》 -
28
得道西王母,思齐古太任。
周必大《同前 其一》 -
29
扶危正须尔,得道亦超然。
史尧弼《古松》 -
30
柳下煅工真得道,竹林酒友谩称贤。
张孝祥《和总得居士康乐亭韵》 -
31
地偏心则远,意得道岂否。
张栻《采菊亭》 -
32
广成得道自崆峒,少广功成阆苑中。
许及之《太上皇后閤春帖子 其二》 -
33
真人得道自崆峒,万国同归寿域中。
许及之《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六》 -
34
其遂蝉蜕尘埃而僊耶,其亦肥遁得道不死而隠于四窗之幽耶。
楼钥《雪谿仙隠》 -
35
甫也犹为老宾客,参乎独得道精微。
沈继祖《题归州黄教授鲁斋》 -
36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袁说友《至游堂二首 其一》 -
37
小憩山前路,清谈得道僧。
袁说友《景山寺古鼎》 -
38
古之得道士,住世讵可期。
彭止《四贤古风寿帅阃 赤松子》 -
39
瞠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
彭龟年《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 -
40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曾丰《寿广东帅潘直阁》 -
41
心从仁上勘得道,笔与民间点为春。
曾丰《陈删定日华除广东宪取告中志深考古之语扁斋曰考古斋》 -
42
陶谢得道者,其言且如斯。
赵蕃《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其五》 -
43
而况得道者,其间梅子真。
赵师侠《梅花》 -
44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陈文蔚《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
45
问山月兮今何年,月得道兮玄之玄。
高似孙《山中楚辞 其一》 -
46
花得道兮无妍,鸟涉仙兮何愁。
高似孙《蓬莱游 其一》 -
47
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高似孙《秋兰辞》 -
48
已是成仙了,全然得道长。
高似孙《寄天台萧练师》 -
49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高似孙《石桥纹蕈》 -
50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姜夔《昔游诗 其二》 -
51
水晶宫里成仙女,香醉山中得道人。
葛天民《水仙》 -
52
因看瓜蔓吐,识得道心长。
徐玑《题薛景石瓜庐》 -
53
此途得道亦连袂,迟晚须乘八景舆。
张方平《读混元经》 -
54
淮南得道岭南行,岭上回头作么生。
戴复古《题梅岭云封四绝 其二》 -
55
耕田可无田,耕道岂得道。
苏泂《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 其二》 -
56
怪得道人常不睡,一瓯唤醒梦魂清。
倪思《游黄蘗山三首 其三》 -
57
住住,诸方闻得道,我说老婆禅。
释智愚《偈颂二十五首 其七》 -
58
乐天自得道中术,时引清风吹万松。
释智愚《万松山赠张省元》 -
59
几人曾得道,是草即通灵。
张咏《依韵答人九华山图》 -
60
得道加殊称,超天自在公。
晁逈《具足观修诀》 -
61
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62
伯经得道□泉兮,乘云气于木杪。
孙因《越问 神仙》 -
63
珍重君王能记忆,予麾犹得道家山。
方岳《郡斋即事 其三》 -
64
先生得道医牙齿,痛令不痛消弹指。
释普度《赠医牙道人》 -
65
水泥脚下转深深,究竟何曾得道成。
释智朋《出山相赞》 -
66
简师得道不参禅,燕坐常居古色轩。
王谌《为简上人赋古色轩 其一》 -
67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切不得道大家在这里。
释子益《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八》 -
68
共论妙道得道枢,天地万物指马如。
释文珦《有美一人行》 -
69
向来阳刺史,留得道州人。
胡仲弓《矮道人》 -
70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吕溱《饯光禄两张卿退居 其一》 -
71
古人得道多深隠,贤守知名贵早收。
杨蟠《次韵奉酬》 -
72
因之得道妙,花与诗具玄。
周密《问梅北山》 -
73
得道无求幻与真,一筇一衲似闲云。
陈襄《和定慧超胜长老寄谢紫衣颂三首 其三》 -
74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陈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其二》 -
75
瑞云深处碧玲珑,得道高人在此中。
王镃《登开元宫德和楼》 -
76
全家童女在云边,都是人间得道仙。
王镃《游仙词三十三首 其一六》 -
77
高年头未白,得道骨全青。
黄庚《赠皎上人》 -
78
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
黄庚《送慈州茅主簿入道》 -
79
真如得道人,形槁神独王。
丘葵《同景仁芝山赏梅》 -
80
岂无得道者,一饮淩八极。
邓牧《九锁山十咏 丹泉》 -
81
古来得道人,一往无留踪。
王易简《九锁山十咏 其六》 -
82
丈夫自有大还丹,得道不分今与昔。
范良龚《妙庭观》 -
83
辞荣如弃躧,得道去乘箕。
刘敞《杜祁公挽词二首 其一》 -
84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王安石《杂咏八首 其一》 -
85
心挠迹固喧,求得道已枉。
强至《题婺源胡氏翛然堂》 -
86
得道丈人如可遇,秋风挹袖上瀛洲。
蒋之奇《浮丘山》 -
87
文升蚤得道,山下多灵芽。
沈辽《谢履道天麻》 -
88
徐言得道先辟谷,二年粒米不入腹。
袁默《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 -
89
道人得道每如此,倐来忽往非生死。
郭祥正《和守讷上人五峰见寄之作》 -
90
得道迭相度,不闻嫉贤良。
郭祥正《游仙一十九首 其八》 -
91
逢人少说瑶台事,得道宁要俗子知。
郭祥正《次曲江先寄太守刘宜翁五首 其五》 -
92
道人得道万缘灰,栏下幽花手自栽。
郭祥正《静明轩》 -
93
安得道人挥玉麈,一宵清语响圜庵。
郭祥正《和北山泉老三首 其三》 -
94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苏轼《后十余日复至》 -
95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苏轼《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隠醉归呈景纯》 -
96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苏轼《寄刘孝叔》 -
97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臯。
苏轼《赵阅道高斋》 -
98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
99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 -
100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苏轼《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