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强弩的宋诗诗句
描写强弩的宋诗诗句。
描写强弩的宋诗诗句
强弩[qiáng nǔ]
释义:
1
强劲的弓;硬弓。
2
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
列表:
-
1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
张元干《挽少师相国李公 其三》 -
2
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强弩。
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 -
3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刘子翬《士特赠笔》 -
4
弱弧未及弯,强弩已穿札。
王之望《书白氏长庆集》 -
5
口占程文问中否,强弩破叶剑截泥。
李流谦《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
6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雀明珠戒轻用。
李流谦《挽王隠君》 -
7
小鸟不入眼,拳发强弩机。
梅尧臣《孙曼叔暮行汴上见鹘击蝙蝠以去语于予》 -
8
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
陆游《老境》 -
9
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陆游《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二首 其二》 -
10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陆游《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
11
何似即今云海上,千钧强弩射天吴。
陆游《醉歌二首 其一》 -
12
千钧强弩无自射虚空,六出奇计终难逃定命。
陆游《短歌行》 -
13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范成大《蟠龙岭》 -
14
俸余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范成大《廛居久不见山或劝作小楼以助登览又力不能办今年益衰此兴亦阑矣》 -
15
笔锋劲发若强弩,余力曾彻七重犀。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见寄》 -
16
手持能赋笔,势似强弩彍。
梅尧臣《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
17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梅尧臣《送僧惠思》 -
18
尺纸忽翻千尺练,断魂强弩控弦初。
释居简《酬王哦松八景 其六》 -
19
强弩叉镰迭相卫,长锹大䦆声琅琅。
赵万年《却敌凯歌》 -
20
千钧强弩一笑弯,万钱买尽江南山。
郑清之《赠许石田为僧》 -
21
毋倒太阿持,毋惮强弩末。
王迈《郑昂叔和余问盗诗末及山东事弟侄辈又问山东本末再用前韵答之》 -
22
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李觏《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鲁公碑 其一》 -
23
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
李觏《答缘概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 -
24
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
刘克庄《蜀捷》 -
25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柴望《钱唐》 -
26
气张中军旗,势疾强弩箭。
陈舜俞《遇便风》 -
27
危枰已属堕甑里,巧势争看强弩末。
艾性夫《解棋》 -
28
苍髯老翁百夫勇,蹶张强弩金仆姑。
艾性夫《射虎行赠张生》 -
29
戏禽试强弩,劝客满春酒。
刘敞《府公射堂饮酒辄陪尊丈侍郎兼揖诸孙拜献拙诗》 -
30
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王禹偁《射弩》 -
31
官军虎怒思吼轩,强弩一发山河穿。
路振《伐棘篇》 -
32
念此归思发,急逾强弩箭。
强至《呈屯田》 -
33
多置强弩手,如李广大黄。
徐积《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 -
34
增置强弩,多募土兵。
徐积《送蒋宪颖叔》 -
35
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
王令《令既有髙邮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诗云》 -
36
磨砮插羽注万矢,强弩竞发相联飞。
王令《甲午雪》 -
37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五》 -
38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苏轼《白水山佛迹巌》 -
39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孔武仲《数诗分题二首 其一》 -
40
百炼刚刀斫西夏,万钧强弩射单于。
孔平仲《熙宁口号 其四》 -
41
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
黄庭坚《发白沙口次长芦》 -
42
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贺铸《钱塘海潮》 -
43
戏令强弩飞劲箭,大堤屹立藏风桅。
程具《次韵和江司兵浙江观潮》 -
44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汪藻《即事》 -
45
天山挂雕弓,玉塞休强弩。
胡宿《边思》 -
46
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吕本中《赠孙广伯》 -
47
但语强弩末,不争驽马先。
吕本中《叔度季明学问甚勤而求于余甚重其将必有所成也因作两诗寄之 其一》 -
48
杀贼须长枪,防城要强弩。
吕本中《守城士》 -
49
中山控北陲,强弩号百万。
傅察《送承祖赴定州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