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平津的宋诗诗句
描写平津的宋诗诗句。
描写平津的宋诗诗句
平津[píng jīn]
释义:
1
坦途;大道。
2
古地名。
3
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列表:
-
1
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
宋庠《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
2
司徒揖元叔,天子第平津。
宋庠《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见存访且寻先子之旧钦承风仪因为诗抒感云》 -
3
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
宋庠《郡斋多疾》 -
4
官衔温室殿,城垒富平津。
宋庠《寄长安端明王左丞》 -
5
请行多下客,答策有平津。
宋庠《诏下有感》 -
6
山口远衔遥白渡,水头斜略小平津。
宋庠《晚坐观风亭三首 其三》 -
7
晓雨廉纤仅压尘,落花长草小平津。
宋庠《春晦》 -
8
一闻丽唱情何极,心结平津旧阁东。
宋庠《宫保庞丞相以诗二首见寄次韵和答 其二》 -
9
明朝飞锡过平津,浩歌归耕陇上云。
邓肃《送丹霞》 -
10
中郎有贤子,遗泽擢平津。
王之道《哀徐朝义恭人潘氏 其二》 -
11
平津栏槛倚高秋,一掬寒波醉眼流。
朱松《答国镇见迓之什 其一》 -
12
百果若重推贡士,风流应不下平津。
朱翌《谢惠杨梅》 -
13
岂比平津侯,挟诈坐受嗤。
胡寅《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 布被》 -
14
开边擢卫霍,儒术用平津。
曹勋《乐未央》 -
15
不知云梦泽南日,得似富平津北无。
宋庠《睡足》 -
16
务擢平津对,无罪贾生恸。
宋祁《抒怀上孙侍讲学士》 -
17
所嗟经济事,不及相平津。
宋祁《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二首 其二》 -
18
安石风流今日是,平津宾客几人来。
宋祁《丞相庞公归政就第数有新诗传播都下偶成拙句上纪盛德二首 其二》 -
19
袍雪纷纷君莫顾,汉皇终自识平津。
宋祁《陈济赴举兼省觐》 -
20
愿与朱云斩邪佞,岂甘埋没延平津。
陈长方《古剑行》 -
21
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
王十朋《游天竺赠同年》 -
22
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
王十朋《赠第二人石察判》 -
23
逢迎要问平津邸,准拟来呼垤泽门。
林光朝《傅使君安道再有治莆之命取道城外还泉南得来书云已出十里》 -
24
久玷平津馆,叨陪北海尊。
周麟之《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九》 -
25
晚同柱后史,无心问平津。
韩元吉《送杨安止罢信幕赴调》 -
26
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陆游《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 其二》 -
27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陆游《书感》 -
28
归去平津开首燕,吐茵应复忤西曹。
陆游《送陈怀叔赴上皋酒官却还都下》 -
29
复闻丰城剑,已入平津渊。
梅尧臣《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 -
30
今朝欲何之,去去延平津。
梅尧臣《送河阳通判张寺丞从富公辟》 -
31
君不见汉家平津侯,东阁冠盖如云浮。
杨万里《云龙歌调陆务观》 -
32
平津六十策第一,刘君五十赐袍笏。
杨万里《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
33
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
杨万里《送王文伯上舍归丰城兼简何侍郎》 -
34
-
35
右相虚来三见春,都人日夜望平津。
周必大《次胡邦衡韵》 -
36
一元追董相,多诈耻平津。
喻良能《留别王状元二十四韵》 -
37
延平津上峰如削,剑去江空水自长。
喻良能《南剑道中》 -
38
鲲鱼飞北海,龙剑跃平津。
梅尧臣《送陈贤良忠正军签判》 -
39
未推壮邑赏平津,已采先知赦奉春。
陈造《高祖二首 其一》 -
40
遥想捻须时得句,又书尺纸报平津。
程洵《寄赠欧阳伯威》 -
41
知己平津老,传家删定郎。
楼钥《陆参议挽词 其二》 -
42
文物平津阁,风流太傅山。
文彦博《游东田八韵》 -
43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释契嵩《送章表民秘书》 -
44
西汉循良知贾谊,菑川父老送平津。
彭龟年《和临江丙午鹿鸣宴诗韵》 -
45
秦论旧闻追廼祖,汉庭那得弃平津。
赵蕃《去年过铅山一见季承自后邈不相闻秋试度必入城因成父行寄之以诗》 -
46
记终慷慨思盖公,平津东阁方穹窿。
赵蕃《题周袁州尊德堂》 -
47
终然不埋没,龙化延平津。
袁燮《送路德章芾三首 其一》 -
48
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
欧阳修《寄题相州荣归堂》 -
49
帝擢平津策,曾知有用才。
翁卷《送陈郎中棅知严州》 -
50
君如齐辕固,独不类平津。
孙应时《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 其四》 -
51
狗须侯舞阳,羝角相平津。
敖陶孙《次韵谢李秘校》 -
52
好俟乡人再推上,决科优等继平津。
韩琦《邵亢茂材南归》 -
53
平津期究业,疏傅已传名。
陈宓《挽杨尚书》 -
54
江湖多少盟鸥地,莫近平津阁畔行。
宋自适《句 其三》 -
55
舟移夜壑方遗恨,剑合平津自有时。
杜范《挽赵漕閤中》 -
56
汲公宁妄发,轩冕付平津。
程公许《挽潼帅许侍郎成子三首 其二》 -
57
当时惟有胶西相,不向平津閤里来。
刘克庄《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其四》 -
58
舒黯淹留守相间,平津千载有慙颜。
刘克庄《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五》 -
59
汾曲庐旋返,平津閤寖疎。
刘克庄《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其一》 -
60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慙。
刘克庄《送丁南一》 -
61
月华潇洒始徘徊,时起平津雅宴开。
张咏《阙下元夕令领寄大有》 -
62
池馆渐佳天渐暖,一游应许奉平津。
李至《尚欠四章别成十首强抽拙思更续残篇篇既一而意重气已衰而词困愿容衔璧自此投戈仰渎台慈不胜慙惧 其三》 -
63
昔一平津阁,今随孟博车。
刘克庄《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其一》 -
64
悬知董子天人对,一洗平津曲学羞。
刘克庄《□□□□ 其二》 -
65
玉立青规照眼新,封侯端合踵平津。
徐鹿卿《次韵史宰贺受荐》 -
66
我生不识平津阁,晚识老监犹绝伦。
释善珍《寿曾大监》 -
67
平津二三策,夫我则不暇。
方岳《山行 其二》 -
68
双桨去夷犹,延平津上州。
胡仲弓《延平舟中》 -
69
寻胜此时追曲水,赏芳良会属平津。
董士廉《兴庆池禊宴》 -
70
子之爵位,曲逆平津。
方回《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会忽焉告去直叙离怀为四言一首》 -
71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方回《送赵无己之临川》 -
72
来年决定化平津,坐中有客攀龙鳞。
陈襄《古剑谢李惟肖示所业》 -
73
平津开馆大道西,桃夭杳姹通园蹊。
韩维《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 -
74
白昼平津涌似雷,尽惊灵物出尘埃。
郑思肖《延平跃剑图》 -
75
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淄川。
黄少师女《送人赴举》 -
76
遽从下列居第一,当时颇似称平津。
刘敞《赏阁后小桃同景纯作》 -
77
博阳气度平津学,虽贱犹堪颂得人。
刘敞《至日宴水上呕吐先醉上府公》 -
78
诸公咸世杰,天子识平津。
刘敞《上夏太尉》 -
79
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刘敞《董相》 -
80
帝方惊主父,人已荐平津。
王珪《闻邵兴宗拜命》 -
81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王珪《依韵和曾侍中谢二府相顾》 -
82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司马光《和始平公贻一二宾僚》 -
83
只应朝夕平津阁,得向君前立胜筹。
司马光《济川有书见贻云以亲老须守远郡以便禄养不得如光在主人幕下因以诗答》 -
84
一尊重到平津閤,惆怅文窗旧绿纱。
苏颂《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其一》 -
85
蚤历平津馆,尝蒙鲍叔知。
苏颂《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辞三首 其三》 -
86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
苏颂《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其二》 -
87
仁圣隆儒有汉风,平津经术位三公。
苏颂《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其一》 -
88
贾傅少驰誉,平津晚遘时。
苏颂《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其一》 -
89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
90
不肯下儿童,敢言诋平津。
王安石《东方朔》 -
91
可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王安石《送何正臣主簿》 -
92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郑獬《挽吴宣徽 其一》 -
93
年未平津学晁董,伫观画并耀江东。
强至《次韵酬答胡一之》 -
94
当年直气吐虹霓,因使平津位晚跻。
强至《献知府张少卿》 -
95
许开壮观旧平津,今日还延相阁宾。
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上巳会许公亭》 -
96
康强钟卫武,爵禄茂平津。
强至《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韵》 -
97
聊借寿樽倾北海,久叨宾馆祝平津。
强至《韩魏公生日三首 其三》 -
98
卫国名亭缘伐叛,平津虚馆为翘材。
刘攽《两府新第》 -
99
右客游梁似司马,主人开阁等平津。
刘挚《次和次中简留守苏子容》 -
100
汲黯刚纯社稷臣,张汤巧诋更平津。
刘摰《汲黯》